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三次会议 第131号建议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3.04.27

拟办结果:解决采纳

董贞洁代表:

关于您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31号建议“关于加强农创青年作用发挥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主办意见答复如下: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数字中国、数字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青浦区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在农业数字化、科技创业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农业数字化工作

一是开展神农口袋信息直报工作。为强化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市农业农村委推出了神农口袋信息直报系统。区农业农村委持续开展神农口袋系统管理工作,督促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资农药、农事操作记录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区神农口袋入网经营主体825家,入网面积21.2万亩,入网率89%,其中菜田面积4.36万亩、粮田面积13.27万亩、经作1.04万亩、果园0.64万亩、池塘1.89万亩。经营主体填报数据258万余条。二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农码工作。按照《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对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农码”赋码与发牌的通知》的要求,我区大力推动“申农码”在亮码买药、扫码监管、扫码溯源等方面的应用。第一季度,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工作部署,我区第一批申农码申报主体572家,目前申报数量450家,完成率78.7%。下一步,我区将进行申农码第一批制作的标识标牌发放工作。三是建设数字化农场示范基地。2022年度,我区开展数字农场建设项目3个,分别是上海世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青菜无人基地应用场景研究与示范、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鱼菜共生系统研究与集成示范、农科院长三角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上海)项目。目前,三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世鑫项目已完成硬件设施设备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设施设备安装工作;绿椰项目已完成前期方案设计、采购计划;农科院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前期已投入1000万元。

二、科技创业服务工作

一是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规模不断扩大。自2016年起,我区制定并实行了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区级众创空间的认定评审制度,实现了区级创新创业载体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区级新创业载体申报市级、国家级载体。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经认定备案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42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上海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上海市级众创空间3家、区级众创空间7家;孵化场地总面积31.6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2071家。二是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区一些民营企业、园区等各类社会力量都参与到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中来,打破政府建设的单一格局,逐步发展成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同时,根据青浦产业发展状况,鼓励一些具有特色化、专业化的行业企业、园区建立专业载体。目前我区42家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涵盖了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物流行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我区重点发展产业的专业孵化器。通过这类专业化的孵化器,能够为与其相对应的创新创业者和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为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大众创新创业。三是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在扩大孵化服务范围方面,区内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在原有仅仅提供研发、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为在孵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和股改上市等专业服务内容,为在孵企业提供更为精准且专业的增值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诸如西虹桥北斗园区、e通世界、移动智地等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逐步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建设工作,为科技企业从诞生、成长、壮大提供全过程的助力服务。四是理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体制。从2016年起,我区开展青浦区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认定评审工作,明确了青浦区科委为全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推进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制定了青浦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认定条件以及考核制度,开展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年度考核工作,逐步完善孵化器的长效管理制度。此外,利用青浦区科技孵企业孵化协会这个平台,通过行业自治来规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管理工作,帮助各个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健康有序发展。五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五年来,依托区内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服务活动1400余场,累积服务企业2万余家次;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了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青浦分赛区比赛,四年共有1668家科技初创企业参加比赛,有343家企业最后入围获得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主办单位: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