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浦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QB5302000—2020—005
主动公开
青农委〔2020〕53号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04.09
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现代农业园区,区农技中心、区农机站:
为做好2020年度本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农业农村环境,现将《青浦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4月9日
青浦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为继续推进本区农作物秸秆高效循环利用,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农村环境改善,助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 总体目标
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及本市第四轮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区农业生产实际,进一步推进秸杆还田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利用,逐步形成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2020年全区粮油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5%以上。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优化秸秆还田技术路线,提升还田质量;确定合理的秸秆收集利用方案,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秸秆收集、贮运、离田利用。
二、 支持政策
继续落实本市《关于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沪发改规范〔2019〕8号)精神,对本区水稻、油菜、茭白秸秆的综合利用给予支持。
1.对水稻、油菜秸秆实施机械化还田的本区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及相关农业企业,补贴50元/亩,其中,市承担60%、区承担40%。
2.对收购本区水稻、油菜秸秆,并实施秸秆离田利用的单位,按照实际利用量,给予300元/吨的资金补贴,其中,市承担80%、区承担20%。
3.对收购本区茭白秸秆,并实施离田利用的单位,按照实际秸秆利用量,给予25元/吨的资金补贴,其中,市承担80%、区承担20%。
4.对于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具体按照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政策执行。
5.对购置秸秆利用相关农机具给予定额补贴,具体按照上海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
三、 重点内容
(一)持续推进机械化还田
按照本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机农艺配合,进一步完善作业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提高还田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强化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机具的配置,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指导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按照规范技术标准和作业要求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
(二)拓宽离田利用渠道
继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鼓励有机肥生产企业购置秸秆处理和生产有机肥的装备,扩大全区秸秆制作有机肥消纳量。支持秸秆饲料加工企业购置秸秆饲料加工设备,提升秸秆“过腹还田”水平。
(三)建立秸秆资源台账
各街镇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统计,摸清资源底数与利用情况,认真做好数据采集、数据初审和上报等工作,确保数据质量科学有效,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
(四)完善收贮运服务体系
各街镇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合理的秸秆收集处理方案,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秸秆收集、贮运,构建和完善区域秸秆收储供应网络,推进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专业化和市场化,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
四、 重点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协调、推进、监督、检查工作。一要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秸秆焚烧;二要制定推进、监督、定期抽查等制度,并将每次审核、抽查结果等材料收集归档。区级在监督抽查中发现故意虚报等现象,取消该企业的补贴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广泛宣传引导
各街镇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网络,悬挂条幅标语,组织召开现场会、培训班和技术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有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及时总结和积极宣传本区域内的有效做法和典型案例,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环境。
附件: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
附件: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秋熟作物秸秆露天不焚烧的工作目标,本市农机与农艺部门在总结历年水稻秸秆还田试验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结合本市近几年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要途径的秸秆综合利用,并拟定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械化耕作技术模式。
一、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特点
(一)秸秆量大,机具配置要求高。水稻秸秆谷草比为1:1.1-1.2,按照水稻亩产550公斤计算,亩秸秆量达到为606—660公斤,平均每平方米秸秆量为0.91—0.99公斤左右,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机具配置要求和动力消耗比较高,作业成本增加。
(二)腐熟时间长,农艺技术要求高。稻秸秆收获以后为秋冬季,后茬主要是绿肥和休闲地,低温和旱作减缓秸秆的腐熟,会出现下一年水稻种植时上一年水稻秸秆未完全腐熟,依附在水稻秸秆上病虫草害发生率会有所提高,不利于下一年水稻绿色种植,必须通过各项农艺措施促进作物生长,有效防止病虫草害。
(三)气候和土壤条件差,还田作业难度高。水稻收获后常遇秋雨,不利于农机作业,特别是松、金、青地势低洼地区,土壤粘性强,水稻收获后如遇秋雨不利于深翻深耕,机械还田难点较大,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选用秸秆还田方式,提高作业水平。
二、技术方案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应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后茬作物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秸秆还田技术路线,科学制定适合本市区县秸秆还田的各项技术措施。以下以绿肥为主要后茬作物拟定技术方案,不成规模的二麦和油菜可根据种植特点作相应的调整。
(一)深翻深埋秸秆机械化还田
1. 技术路线:机械收获水稻→切碎均匀抛洒→深翻深埋→耙平镇压→机械撒播绿肥→机械开沟
2. 特点:①秸秆还田效果好。通过圆盘犁、铧式犁、翻转犁等机械可以将作物秸秆埋入20厘米以下的泥土中,有利于后茬绿肥的种植。②前期机械作业要求低。机械收割的割茬可适当提高,切碎的长度可适当加长,抛洒的均匀度可适当降低,有利于发挥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③对后茬作物生长影响小。由于秸秆埋入深度超过20厘米,其在地下腐烂过程中挥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离绿肥根系较远,对绿肥生长造成的伤害较小。④农机装备投入大。需配备圆盘犁、铧式犁、翻转犁等深翻深埋机械和重型耙整地机械,同时动力配备在75马力以上。
3. 适用范围:深翻深埋秸秆还田适用于水稻收获期间气候条件好、土壤含水量低、后茬作物种植时间较为宽裕且机械配置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冬季闲耕的田地。本市松、金、青地区及逢收种期秋雨集中时慎用此技术方案。
(二)复式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
1. 技术路线:机械收获水稻→切碎均匀抛洒→机械化复式作业(浅耕灭茬、条播、开沟)
2. 特点:①作业环节少。由于使用复式作业机可以实现浅耕灭茬、条播、开沟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减少了作业环节和成本的支出。②动力配置低。一般采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即可以带动机具进行正常作业。③作业要求高。前期收获要低茬收割,需进行切碎和均匀抛洒。④还田效果一般。秸秆只能埋入田地3—5厘米。若要提高秸秆还田效果,可在复式作业前增加一次旋耕作业。⑤对绿肥的种植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还田效果一般,部分经切碎的秸秆还滞留在地表上,影响播种质量。
3. 适用范围:适合多种土壤环境,为绿肥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方式,本技术方案必须配置复式作业机械,有关区可以在秋季机具补贴中适当增加复式作业机具。
(三)旋耕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
1. 技术路线:机械收获水稻→切碎均匀抛洒→旋耕(正、反转)→人工撒播→开沟覆土
2. 特点:①作业环节增加。与传统人工种植模式相比,增加了一次旋耕作业。②动力配置低。一般采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即可以带动机具进行正常作业。③作业要求高。前期收获要低茬收割,需进行切碎和均匀抛洒。④还田效果一般。秸秆只能埋入田地8厘米左右。⑤对绿肥的种植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还田效果一般,部分经切碎的秸秆还滞留在地表上,影响播种质量。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好且习惯于绿肥人工撒播的区域或田块。
(四)套播免耕作业秸秆覆盖还田
1. 技术路线:人工撒播(收获前3-5天)→机械收获水稻→切碎均匀抛洒→开沟覆土
2. 特点:①作业环节少。采用免耕作业,开沟覆土,减少了旋耕作业环节。②动力配置低。一般采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即可以带动机具进行正常作业。③作业要求高。前期收获要低茬收割,需进行切碎和均匀抛洒。④还田效果差。秸秆一般覆盖在泥土表面。⑤对绿肥的种植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大部分经切碎的秸秆还滞留在地表上,影响绿肥出苗和后期生长。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晚熟水稻田块并且土壤耕作条件差的田块或区域。
三、其它技术要点
(一)使用半喂入或带切碎抛洒装置的全喂入联合收割进行收获作业。
(二)不带切碎抛洒装置的收割机作业可进行高茬收割,再使用秸秆切碎还田机增加一次作业,达到切碎和均匀抛洒的效果。
(三)低茬收割,割茬高度不大于15厘米。
(四)秸秆切碎,切碎长度不大于10厘米,进行均匀抛洒,保证后序播种质量。
(五)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
(六)作业质量要求:耕深稳定性≥85%、碎土率≥80%;埋茬深度应在4 厘米以上,覆盖率≥55%;大田地表经平整后,田块高低落差不超过3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