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9年青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QB5306000—2019—005
主动公开
青农委〔2019〕30号
青浦区农业委员会
2019.04.24
各镇(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服务中心,各街道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委机关各科室、各基层单位:
现将《2019年青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按要求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
年青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
2019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巩固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形势意义重大。根据《
2019
年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文件精神,本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四个最严”要求,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将
2019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
工作要点通知如下:
一、
持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加强生产过程管控。
继续采取签订责任书、定期走访宣传、定期抽检等手段来避免不正规肥料、农兽药的使用。深入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工程,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规范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建立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示范基地。
(二)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标准园规范化建设试点。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进一步完善具有本区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制定质量安全内控制度,实施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明确试点单位,制定规范化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
(三)大力推进按标生产。
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发挥设施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示范作用;将建成的标准化园、场与
“
三品一标
”
证后监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
“
三品一标
”
在制度规范、技术标准、全程控制、档案记录、包装标识、质量追溯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按标生产。
(四)加快推进绿色农产品发展。
在巩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础上,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认证。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研究,确定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发展计划,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提升本区绿色食品的覆盖率,年内绿色认证率不低于
21%
。加强
“
三品一标
”
证后监管,开展多种形式营销促销、宣传推介活动,提高
“
三品一标
”
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强化科技支撑。
依托科技兴农项目,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急需的投入品使用、质量安全控制、检测技术提升等关键技术和整合以及前沿引领技术的研发,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团队及科研院所力量,开展品质、营养标准研究工作。
二、系统组织监测评估,强化风险隐患排查
(一)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充分发挥监测的“雷达”作用,结合生产实际对监测类别、参数、频次、主体部分等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区级监测方案。强化风险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地产农产品例行监测,全年定量监测数量不少于
1100
件,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增加检测参数。
(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强化舆情监测,实施区域联动,做到第一时间监测预警、调查核实、会商研判、正面发声、系统处置,防范出现大问题,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突出重点领域监管
(一)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开展春、秋季种子市场、农药、水溶性肥料、转基因食用油、卫生杀虫剂等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使用“瘦肉精”和禁用兽用抗菌药、非法收购屠宰病死畜禽、私屠滥宰、注水等行为,坚决切断违法犯罪利益链条;开展渔业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电、毒鱼等违法捕捞行为及落实禁渔期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抽检,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普及识假辨假、科学种养殖和依法维权知识。
(二)加大执法查处力度。
充分利用监测、投诉举报、暗访、检查发现等机制,依法调查处理,及时汇总案件信息。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追根溯源,违法必查、查必到底。强化“行刑衔接”,对线索明显、时间清楚的案件,商情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涉嫌犯罪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积极曝光典型案例,发挥警示作用。
(三)强化日常监管。
区级监管人员、街镇(园区)监管服务机构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要充分利用上海市农产品网格化监管平台
APP
,进一步规范日常监管工作。强化基层监督,督促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合理用药、科学施肥,落实禁限用规定和休药间隔期、生产记录等制度,实现基层监管日常巡查、“三品”证后监管痕迹化。开展主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切实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以产地证明、合格证明、二维码等形式明确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等相关信息,落实主体责任。
四、加快推进制度建设
(一)推进平台建设。
积极参与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将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产品检测、“三品认证”及证后监管等内容上传信息化网络平台,全方位监管农产品生产主体。
(二)继续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对各条线的电子化管理方案进行完善,加强信息管理,真正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推进农产品准出管理。
督促生产者加强生产标准化管理和关键点控制,完善生产档案登记和追溯制度。研究制定地产农产品准出和准入衔接的管理制度,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要求,把好产地准出质量关,出具产品产地证明、检测合格证明,与流通环节实施的准入制度对接,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
(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积极引导媒体、公众、社会组织等方面参与,在更大范围聚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正能量,大力宣传绿色优质农产品。鼓励社会监督,强化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利用“青浦三农”微信平台、青浦农业网,畅通信息投诉举报渠道,推动社会共治。
五、切实提升监管能力
(一)强化机构队伍建设。
调整领导小组,根据现有组织架构,重新合理分工,健全完善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推进街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进一步加大村级协管员队伍建设力度,督促散户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
(二)推进制度规章建设。
在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上,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如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定期培训考核制度等,以明确的文件规范监管工作的落实。
(三)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管理。
以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区农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各镇、街道建立的蔬菜快速检测点为骨干,以企业、农业基地自律自主检测为基础,构建区、镇、企业(基地)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体系。
(四)提高监管能力。
加大区监管科室、街镇监管站和执法能力建设力度,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监管培训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培训,提升监管水平。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战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研究。
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根据各自职责,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不断创新监管方法,切实保障好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