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印发《青浦区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QB5306000—2021—011

主动公开

青农委〔2022〕239号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11.29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提升青浦区乡村治理水平,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关于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农社发〔2022〕5号)、市农委等6部门《关于我市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通知》(沪农委〔2022〕248号)要求,研究制定了《青浦区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组织部

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宣传部

上海市青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青浦区民政局

上海市青浦区妇女联合会

2022年11月29日

青浦区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关于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农社发20225)、市农委等6部门《关于我市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通知》(沪农委2022248)要求,在我区前期移风易俗调研摸底基础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各部门重点工作的开展,有效遏制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持续蔓延势头,明显减轻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在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区、镇、村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制度基本完善,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优秀传统美德得到更好弘扬传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二、治理重点

(一)高价彩礼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

(二)人情攀比: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

(三)厚葬薄养: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活人墓”、埋乱葬等问题。

(四)铺张浪费: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等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移风易俗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执行移风易俗相关规定。专项治理期间,将党员践行移风易俗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通过村“两委”班子成员示范引领,共同推进村民移风易俗工作,形成良好乡风。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报告制度,并将专项治理开展情况列入街镇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负责单位:区委组织部)

(二)推进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全域化覆盖。优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农村的设施布局,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推动文明实践品牌内涵式建设。加大“一区一特色”“一分中心一品牌”“一站一亮点”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彰显青浦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特色品牌。瞄准治理重点领域,选树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秀团队、优秀项目、实践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文明实践在青浦”经验模式。

推动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提升。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推动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物理空间、工作力量、服务项目整合到位,结合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的动员、整合、引导、服务、创新、保障能力,提高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便捷度和体验度,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感。(负责单位:区委宣传部)

(三)结合创建工作大力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尚

持续推进市级文明村镇创建。对标市级标准,组织开展上海市文明村镇创建的申报工作,开展往届复审检查,好中选优推出一批新创单位。结合“温暖家”“幸福社区”建设,宣传推广本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案例。在文明村镇探索推出一批“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止餐饮浪费”等移风易俗特色做法。

持续推进文明家庭创建。依托国际家庭日、家庭文化节等节点,广泛开展“三个注重”系列活动。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聚焦文明创建先进阵地,挖掘发布一批凡人乡贤的家风故事。分层分类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抗疫家庭、绿色家庭等系列评选,丰富家庭文明内涵建设,润化社会基本细胞。(负责单位:区文明办、区妇联)

(四)加强村规民约与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内容,发挥村规民约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杜绝散埋乱葬、破除丧事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规范村规民约制定程序,指导基层按照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备案公布等程序规范制定。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通过将村级管理要求同奖惩挂钩,促进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

促进农村殡葬观念转变行动。坚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树立良好乡风、带动淳朴乡风。常态化开展散埋乱葬、“活人墓”等违规行为的整治,加强生态节地新型葬式的宣传,切实转变传统殡葬观念、破除丧葬陋习,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在清明、冬至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加大以“绿色殡葬、生态节地、文明祭祀”为主要内容殡葬文化宣传。

规范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试点探索村级议事协商平台载体在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等方面发挥规劝、约束作用。村委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民主协商并搭建平台引导议事协商,用好“社区小客厅”“客堂间”等阵地,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开展。(负责单位:区民政局)

(五)开展农村运用积分制推广工作推进移风易俗

在总结积分制示范基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积分制示范工作推广应用,调整补充2022年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培育单位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增加入积分制工作实践,推进移风易俗内容在积分制工作中推广应用。

通过有效积分制管理实践,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探索形成符合本区农村实际、切实管用的移风易俗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将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创建作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有效抓手,及时总结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完善我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提升乡风文明水平。(负责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六)集中公益服务点建设行动

以美丽乡村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幸福社区创建为契机,以空间综合利用、资源整合配置、服务精准供给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街镇公共服务综合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助推有条件的村积极整合各条线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多样化的农村集中公益服务场所,打造符合乡风民俗、厉行节约、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农村集中公益服务点,为村民举办婚丧宴席提供便利。(负责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七)弘扬家庭美德推进移风易俗进家庭

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提升妇女儿童和家庭认知度。紧抓5.15国际家庭日、家庭文化节等节点,弘扬家庭美德,引导妇女儿童和家庭革除陈规陋习,积极向善向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好家风好民风好社风蔚然成风;依托“青浦女性”微信公众号发布移风易俗宣传信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强化典型引领,提高先进家庭美誉度。开展各类先进家庭评选和寻找活动,丰富家庭文明内涵;开展妇女议事活动,将村规民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纳入议事范围,提高妇女参与基层治理创新的积极性。(负责单位:区妇联)

四、工作安排

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年8月启动,2023年12月基本结束。

(一)进村入户了解情况,确定治理重点。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委、区文明办、区民政局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实际情况,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领域,形成青浦区移风易俗调研材料。2022年9月底已完成)

(二)制定青浦区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调研摸底基础上制定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建立专项治理推进机制,成立专项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委、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区妇联。2022年10月底前完成,区农业农村委牵头)

(三)全面实施落实专项治理工作。

专项工作组成员根据职责全面落实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项举措,开展常态化巡查和督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农民群众身边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移风易俗良好社会氛围。(持续开展,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政部、区农业农村委、区妇联负责)

(四)总结评估专项治理成效。对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总结经验成效,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2023年12月底前完成,区农业农村委牵头)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镇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全区总体实施方案,针对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对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索新措施、 新方法,保质保量落实好移风易俗工作各项任务。

(二)加强工作协同。强化“区、镇、村”三级联动,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牵头、负责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加强对镇、村的业务指导;镇、村要全面履行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

(三)加强宣传引导。依托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报道一批 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尚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注重发挥各类平台的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强化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自觉性和认同感,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