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印发《2021年青浦区“三秋”工作意见》的通知

QB5302000—2021—034

主动公开

青农委〔2021〕279号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10.21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现代农业园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三秋”工作,对于确保本区秋粮丰产丰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将《青浦区2021年“三秋”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10月21日

2021年青浦区“三秋”工作意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全力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秋粮的丰产丰收不仅是守住了“米袋子”,也是牢牢稳住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现就做好今年的“三秋”农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今年“三秋”工作形势

(一)有利条件

1.政策力度加大,农户种粮积极性又有新的提高

农业是基本盘,稳住农业生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全局就没有后顾之忧。为缓解今年春播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中央及区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87万元,向全区粮食种植户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在保证各类肥料、农药等农资储备充足的基础上,做到农资供应到位,确保农业生产有序推进,使农民真正受益。

2.秋粮又获丰收,粮食生产水平又有新的提高

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米袋子”责任,保障粮食安全。区农业农村委印发了《关于下达2021年粮食生产任务的通知》(青农委〔2021〕57号),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街镇和现代农业园区,要求应种尽种,杜绝抛荒、非粮化。今年全区水稻实际种植面积12.47万亩,超额完成市下达我区的12.2万亩粮食生产指标任务。目前水稻长势良好,经测产单产每亩565公斤,比去年略增,秋粮有望再迎丰收年。

3.各项准备充分,粮食抗灾能力又有新的提高

“三秋”准备工作抓得早,真正做到思想发动早、物资准备早、措施落实早。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及早做好绿肥种子供应与调剂工作,已完成57.65万公斤绿肥种子发放。二是完成各类农机具的维修、保养,油料、配件添置、农机手培训工作,全区现有中型拖拉机365台、收割机152台、铧式犁150台、开沟机87台、粮食烘干设备94台(烘干能力1881吨)已全部准备就绪。三是及时研究制定生产技术意见,细化科技入户、入社的服务措施。

(二)不利因素

今年“三秋”也面临着各种考验,一是“三秋”期间仍是台风等灾害频发的时期,气候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二是对于零散、杂边田块的秸秆禁烧工作监管难度较大。三是受台风“灿都”以及近期连雨大风影响,导致水稻倒伏,增加了机收难度,同时,倒伏会引发水稻穗发芽,对品质也有影响。

二、今年“三秋”工作主要任务

(一)及时抢收水稻,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一是适时抢收水稻,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2.47万亩,其中,国庆稻、银香38等早熟品种约0.32万亩已完成收割,青香软粳等中熟品种约7.85万亩已开始收割,杂交稻约4.3万亩预计11月中旬完成收割。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合理安排收割顺序,最大发挥农机效率,确保颗粒归仓,对发生倒伏的田块,要尽快完成收割,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二是要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狠抓农机作业质量,千方百计减少粮食生产环节的损耗,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三是切实做好水稻种子的选留、精选和储备工作,确保明年水稻用种的质量和数量。四是加强与粮食收储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及时、收购,缓解规模经营农户(单位)的售粮困难,确保丰收到手。五是强化稻米产销对接,要充分利用“淀湖源味”公用品牌和“青浦薄稻米”地理标志,加大对地产优质大米的宣传和推介,实现地产稻米优质优价,提升我区稻米产业化率。

(二)强化科学指导,确保绿肥种植质量

一是结合绿肥作物生长特点,充分利用好早稻茬口优势,适时播种好9.3万亩绿肥。要求绿肥11月15前完成播种,播种量标准按照紫云英每亩6斤,青蚕豆每亩15斤,景观油菜每亩 1.5 斤。二是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落实适时播栽施肥、开沟排水等相关技术措施,提高绿肥生物学产量,达到养地效果。三是强化质量考核,在绿肥面积核查时,继续实施种植质量与补贴标准挂钩的政策,按考核结果给予60%、80%、100%的补贴资金,2022年区级将对绿肥种植质量全覆盖核查。

(三)科学谋划布局,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应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在抓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增加地产农产品供给。一是谋划布局全年粮食生产。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入挖掘潜力,在今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面积,提高产能,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同时,加快推进稻米产业化,提高地产优质大米市场占比。二是保障“冬淡”期间蔬菜生产和供给。稳定常年菜田的秋冬季生产能力,同时,针对早熟水稻品种收割时间早和适合绿叶菜生长的特点,增加青菜等品种种植面积,确保秋冬季绿叶菜市场供应。三是稳定水产品生产。充分发挥规划保留场的生产能力,提高水产品供给水平,丰富市民“菜篮子”种类。

(四)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充分利用网格化日常巡查、生产信息直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方式,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重点整治蔬菜、禽蛋、水产品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等突出问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及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等方面执法办案,严打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农机作业安全。“三秋”期间是农机作业、运输的高峰期,各街镇、现代农业园区要开展农机驾驶安全培训宣传,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杜绝农机带泥上路,坚决防范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第四届进博会即将召开,保障空气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各街镇、现代农业园区是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细化完善禁烧工作预案,切实抓好工作目标落实,成立秸秆禁烧督查小组,加强日常巡查,确保不发生焚烧现象。

(五)落实环保措施,确保生态持续改善

要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长江经济带审计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断改善。一是扎实做好减肥减药工作。继续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施肥设施装备水平,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二是抓好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秸秆禁烧巡查与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扩大秸秆离田利用量,推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推广。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农业生态循环相关的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和集成示范力度,促进产业融合、生产清洁、资源循环、产品绿色,实现生产环境友好,生产资源可循环利用,循环模式可复制推广。四是开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创建。按照“分步推进,全域创建”的原则,逐年推进,到2022年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到35%以上,促进我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五是推进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控。根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要求,对规划保留的鱼塘开展养殖尾水治理,研究制定青浦区生态渔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常规渔药统供配送,明确散户退养政策,加大科技渔业投入力度。

三、今年“三秋”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各级领导要从政治的高度,加强对搞好当前秋季农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组织、指导和推进秋季农业工作,并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明确目标任务,研究思路对策,及时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

(二)强化协调沟通,完善各项服务

由于“三秋”工作涉及环节多、时间跨度长,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完善各项服务。要加强与粮食收储部门的对接,保障粮食烘干、加工有序开展;“三秋”期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协调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及时向农户发布天气信息;如遇降雨天气,加强与水务部门的沟通,及时预降水位,做好排水排涝工作;如遇灾害性气候使农作物受灾,要第一时间联系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做好受灾农作物的定损理赔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三秋”工作重点,加强工作调研和工作指导,搞好典型引导和信息服务。要落实好中央、市、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增加政策透明度,为“三秋”工作搞好政策保障。同时通过媒体做好“三秋”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三秋”生产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