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人员挂职感悟合集 2025-10-25
实践求真 知行合一
青浦区教育局 陈辰
在审计局挂职锻炼的这段时间里,通过深入参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我不仅提升了业务能力,更对审计工作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挂职锻炼期间,系统学习了审计程序与方法,从规范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到精准分析查证疑点,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各类审计方法,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访谈和现场沟通,在解释审计依据及反馈初步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提炼问题焦点、灵活调整沟通策略,有效协调解决争议问题,沟通表达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其次,锻炼了我的宏观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审计工作不能仅仅关注账面数字的对错,而是将项目置于政策落实的大局中去审视。
通过这次挂职锻炼,我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审计绝非简单的“查账”,而是通过规范化的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其内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岗位,更好地履职尽责。
物于实践中淬炼 于感悟中升华
区城运中心 王晓薇
今年很荣幸我可以参与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挂职锻炼项目,这段时光短暂却充实,挑战与收获并存,不仅让我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更在思想淬炼、专业提升和作风养成上获得了宝贵财富,可谓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一、深化认识,体会到审计工作的“高度”与“温度”。挂职之初,我对审计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查账”、“找问题”的层面。深入其中才发现,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的工作,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财政资金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对建管委审计项目中,我了解到如何追踪政策红利是否真正惠及百姓,公交政策补贴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审计报告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条建议,背后都可能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二、锤炼本领,感受到专业能力的“挑战”与“提升”。面对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高强度,我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锻炼。我系统学习了审计法规、准则和操作流程,在组长和同事的悉心指导下,逐步掌握了审计程序的应用、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发现的分析与定性等核心技能。
三、砥砺作风,领悟到审计队伍的“严谨”与“担当。挂职期间,我深深被审计人身上特有的职业精神和优良作风所感染和熏陶,见到同事们为了一个数据反复核对,为了一个疑点多方求证,为了一个结论字斟句酌。这种对细节一丝不苟、对真相孜孜以求、对质量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此次审计挂职锻炼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经历和人生历练。它拓展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能力,锤炼了我的党性,使我更加理解了审计监督的重大意义。我将把这次的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今后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更过硬的本领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力求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审计淬炼 责任铭心
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张绿叶
为期两个月的审计挂职经历,如同一扇窗,让我在财务专业的实践中窥见了行政单位经济管理的全貌,更让我对“审计”二字背后的责任与意义有了深刻的体悟。
初入被审单位时,我对“应急管理”的认知还停留在灾害救援、应急演练等直观场景中,却忽略了这一领域背后庞大的经济活动网络。从应急物资采购、专项资金拨付到日常经费使用,每一笔账目都关联着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更关系到应急响应能力的“底气”。
审计初期,面对繁杂的凭证、报表和项目资料,我曾一度陷入“数据迷宫”,但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从“合规性”和“效益性”双重视角切入,比如在核查应急物资储备资金时,不仅要核对采购流程是否规范、票据是否完整,还要关注物资的周转率、保质期是否合理,避免资金沉淀或资源浪费。
挂职期间,被审单位工作人员在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中的忙碌身影,也让我对审计的“服务性”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审计建议并非“挑刺找茬”,而是通过规范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应急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两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但这段经历赋予我的专业成长和认知提升却历久弥新。它让我明白,财务审计不仅是与数字打交道,更是与责任、规范和公共利益相连。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在专业道路上继续深耕,以更严谨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践行审计人的使命与担当。
物在审计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
金泽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金昭羽
今年,我有幸参与到区审计局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挂职锻炼。通过这段时间的挂职学习,我接触到了许多可以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新方式和新方法,深刻体会到了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于宏阔处驭全局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初期,如何在短时间内发现关键信息是一大挑战。这要求我们先熟悉街道的规章制度、内控资料、财务资料等相关情况,从中锁定重点,才能展开有针对性、有策略、系统性的全面审查。在此基础上,我协助老师们进行了查阅账户资金动向、翻阅凭证和协议资料、记录访谈信息等工作,并利用表格工具对比信息、筛查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提升问题识别能力,充分发挥有重点、有策略、系统性的全面性审计。
于细微处见知著
在挂职锻炼期间,我还深刻感受到了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即每一个审计结论都必须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撑。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运用多种新方式和新方法,强化信息源、完善证据链,使逻辑更严密、结论更科学。例如,在筛选补贴发放人员时,我们与数据局合作,获取数据并进行大数据查找;在审查投标单位时,运用启信宝查看企业间的关联关系;在确认河道长效管理项目记录表中的重复照片时,借助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字化和量化分析。未来,我将始终保持审计的严谨性,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新方式、新方法,提升搜寻审计证据的能力,使审计工作更加细致严谨。
智慧之树常青,源于持续学习;专业之峰高耸,得益于不断进步。审计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汲取新知识,保持探索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学习审计理论和实务操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审视和解决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持之以恒,研精覃思
青浦工业园区 於子聪
参与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让我对 “寸土寸金” 有了更深刻的实践认知。从翻阅土地审批台账、比对卫星遥感图斑,到实地核查闲置工业用地、跟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每一项工作都在倒逼我跳出 “纸上谈兵” 的局限。

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也是挂职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审计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需要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改、住建等部门进行沟通,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各部门对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作的重视,但也发现由于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同、信息共享不及时等原因,有时会出现工作衔接不畅的问题。这让我明白,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发力,只有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挂职期间,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次挂职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政策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 并非易事,审计不仅是监督,更是以专业力量打通政策堵点,让集约利用的理念真正扎根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