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审计局关于2015年度内部审计项目质量考核情况的通报
QC1201000-2015-020
主动公开
青审字(2015)37号
青浦区审计局
2015.09.24
各内部审计机构:
为了加强对全区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根据《青浦区审计学会关于开展内部审计优秀项目评选的通知》(青审学〔2015〕5号)、《青浦区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与考核办法》(青审字〔2014〕28号)的要求,评选工作小组于2015年8月25日至27日对各内审机构报送的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自行开展的项目进行考核评比。现将评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报送内审项目共计27个,实际参评项目26个(1个由中介开展不符合参评要求),其中:街镇项目20个、行政单位项目4个、区属公司项目3个;涉及的项目类型:经济责任审计23个(占选送总数的85.19%,其中:离任14个,任中9个)、专项审计调查2个、财务收支审计2个。考核小组根据2014年的考核标准按10大类42个关键控制点进行打分,主要是:组成审计组、发送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审计实施、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发出审计报告、审计整改及成果、审计档案。此次考核的结果是:26个项目平均得分81.53分(与去年平均得分81.69分基本持平),最高89.75分,最低63.50分,其中:15个项目高于平均分(具体情况见附表)。
二、考核项目的特点
今年考核项目相较于历年考核项目在审计内容拓展、项目规范开展、审计成效等方面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为:
(一)适应当前形势,拓展审计内容。
1.结合八项规定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本次考核的2个专项审计调查,在健全内部控制、预防腐败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如:青发集团实施了本部门和下属公司公用业务费专项审计调查,从业务费总额控制、审批手续规范性、附件的齐全性、款项支付形式等方面查找问题,提出了规范公用业务费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建议;淀山湖新城公司通过抽查5个零星工程项目,审查其招标、合同签订、项目签证、工程管理等情况,发现了一些操作流程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等建议。
2.结合资源环境的理念开展项目审计。
重固镇在对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针对生活垃圾量大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垃圾清运费收费标准和将菜皮作为农业有机堆肥处理,减少有机垃圾产量的建议,引起镇领导的重视,镇长给予了批示,取得较好成效。
(二)项目紧扣主题,围绕“审什么评什么”展开。
公安分局开展的对夏阳派出所所长龙建华同志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虽然该单位小、涉及经济业务少,但项目紧紧围绕所长的履职情况,以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涉案财务登记管理、票据管理四方面为重点开展实施审计,评价贴切紧扣主题,报告逻辑性较强、叙述严谨,做到了“审什么评什么”,取得了较好成绩;朱家角镇对新胜村原党支部书记朱亚泉同志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白鹤镇对胜新村原支部书项兴元同志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按照经济责任审计要求的六大块内容展开,审计重点明确,报告内容完整。
(三)内审项目成效明显,成果得到提升。
1.六个项目有重要批示,得到领导重视。
白鹤镇对白鹤村财务收支审计、重固镇对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经济责任审计、金泽镇对雪米村经济责任审计和对淀山湖房产实业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公安分局对夏阳派出所经济责任审计、淀山湖新城公司对零星工程专项审计调查6个项目都得到领导的重要批示。其中:针对白鹤镇白鹤村违法出借资金的问题,领导要求“村集体组织立即收回,没有商量余地”;针对金泽雪米村加强租赁合同管理、积极催讨各类租金及往来款项的审计建议,领导要求“对债权债务进行清查盘点,积极催讨各类租金及往来款项,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相较于历年内审项目成效明显,体现出各级领导对内审工作的高度重视。
2.三个项目建章立制,成效显著。
本次考核的3个项目从内部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反映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被审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三个项目共促进建章立制7项,其中:赵巷镇通过对环境卫生管理所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了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工业园区通过对商城实业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青发集团通过对本部门和下属公司公用业务费专项审计,建立了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单位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三、项目评审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成审计组
考核结果反映,各内部审计机构能按年度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和时间,成立审计组,明确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成员,实行组长负责制。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2分(标准分2分),都符合要求。
(二)发送审计通知书
考核结果反映,各内部审计机构能规范编制审计通知书,按时送达审计通知书且有签收证明。审计通知书要素基本齐全,格式规范。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 5.67分(标准分6分),主要扣分原因是通知书中未注明“可能追溯和延伸的事项”、个别单位承诺书没有财务人员签字等。
(三)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考核结果反映,实施方案基本由审计组长负责编制,方案中包括审计范围、审计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等内容。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11.88分(标准分14分),主要扣分原因是方案中缺少适用的政策法规收集、领导的分工及履职范围、基本情况等方面审前调查了解资料,个别实施方案审计重点、审计目标、编制依据、人员分工和编制日期不明确,未见主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审核记录签字,方案不是审计组长编写等。
(四)审计实施
考核结果反映,审计组能按方案内容实施审计,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获取的审计证据基本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并经被审计单位盖章予以确认。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 10.30分(标准分12分),主要扣分原因是原始取证资料未以复印件为主、绝大部分还以摘录的为主,未按方案确定的分工实施审计,未见内控测试、访谈记录,部分审计证据未见审计组长审核等。
(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考核结果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过程中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记录,对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编制了工作底稿并进行了分级复核,工作底稿后附有证明性材料。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13.10分(标准分14分),主要扣分原因是未见政策法规的执行、领导干部遵守廉政规定等情况的审计记录和工作底稿,未按方案的审计实施重点和内容完整编写工作底稿且做到一事一稿,个别底稿结论不明确或结论有错误,部分问题的工作底稿无法律法规的引用等。
(六)编写审计报告
考核结果反映,内审机构均能在审计实施结束后提交审计报告,引用法律法规基本正确。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20.24分(标准分24分),主要扣分原因是未见报告复核记录,审计报告要素不齐全,如:正文中未写明审计内容、重点和方法,未写明主送对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未对被审计对象进行抄送;审计报告格式不够规范、结构不够合理、层次不够清晰,如:审计报告中的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相混淆,将基本情况中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写在评价中,评价不简洁明了,逻辑性不强,结论不明确;审计查出的问题未按审计评价内容进行归类,问题与评价未对应;个别报告没有审计发现问题或将审计发现问题直接写在审计意见段;个别报告将审计发现问题放在其他需要揭示的情况中,避重就轻;个别审计问题未引用法律法规;审计建议无针对性等。
(七)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考核结果反映,各内审机构的审计报告均向被审计单位、对象征求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了被征求对象的书面回复。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3.81分(标准分4分),主要扣分原因是个别项目无回复意见,个别回复意见单未见被审对象签字和单位盖章。
(八)发出审计报告
考核结果反映,审计报告大部分经上级领导审核后签发。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1.82分(标准分2分),主要扣分原因是报告未附拟稿纸,未能全面反映报告拟稿、复核、签发情况。
(九)审计整改及成果
考核结果反映,各审计机构督促和帮助被审单位落实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取得了相应的整改原始资料。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5.98分(标准分14分),主要扣分原因是未制定审计整改方案,部分问题未整改到位、审计成效提升还不够明显,审计报告未得到上级部门批示,未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等。
(十)审计档案
考核结果反映,审计项目基本能按照审计档案要求组卷归档。参加评分的26个项目平均得分6.73 分(标准分8分),主要扣分原因是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未按照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进行排列,个别资料排列顺序前后颠倒。
四、改进建议
鉴于本次考核中发现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一) 强化项目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
内审机构要认真对照《内部审计操作规程》以及年度项目考核标准,找准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特别要着重做好审前调查工作,认真收集审前资料及法律法规,规范审计方案编制,落实审计实施方案的工作重点、内容、分工等,避免有“两张皮”现象,及时准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质量,规范现场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
(二)强化审计成果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内审监督和服务作用。
内审机构应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上,注重从机制、制度、管理等层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提升审计报告的层次与质量;注重提炼与项目有关的信息或专题报告,提升项目信息质量;要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举一反三,健全相关制度。
(三)强化“两个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审计整改。
内审机构要建立并落实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负责人直接分管制度,依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和审计整改联席会议“两个平台”以及纪监、党务等部门的作用,抓好审计整改落实工作,促进建章建制,提升审计成效。
(四)强化审计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联系指导。
相关职能科室应结合联系制度,在内审日常指导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并将本次审计考核结果形成通报和点评材料进行反馈,通过培训,纠正存在的普遍性和突出性的问题,提高报告撰写能力,提升审计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