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度审计项目考核情况的通报
QC1201000-2014-008
主动公开
青审字〔2014〕24号
青浦区审计局
2014.06.04
各科室:
为进一步增强审计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审计目标,根据局年度工作计划,局考评组于
2014年1月9日
至10日初步完成了对2013年度审计项目的考核,并结合项目整改情况,最终于2014年4月中旬完成了全部考核工作。通过梳理汇总考评组成员的原始考核记录,对考核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从汇总情况来看,考评结果总体良好,但对照2013年度项目考核标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具体通报如下:
一、 考核工作基本情况
此次参加考评的项目共计57个,其中:列入年度计划项目47个,包括预算执行审计10个、专项审计调查5个、经济责任审计9个、政府重大和实事投资项目23个;未列入年度计划项目10个,主要是500万元以上的一般政府投资项目。考评组成员按照2013年的项目考核标准,对列入年度计划的47个项目所涉及的调查了解、审计方案、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汇报与审计报告、项目审核、审计程序及进度、AO审计、绩效审计、审计整改等十四大类内容43个关键控制点进行了考核,对扣分原因进行了说明;对未列入年度计划的5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选取其中的20%且送审额较大的10个项目按照简易程序进行了考核。
二、 考核结果分析
(一)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考核情况
1、调查了解情况
审计组进一步提高对调查了解重要性的认识,调查了解过程中能认真编制记录,并运用访谈、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内控测试等多种方式。2013年项目都能完整收集相关资料,特别是审计调查项目的调查了解较深入,能关注项目特点、关键点、薄弱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对策。总体来看,调查了解工作比较到位。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有36个项目得满分,仅11个项目被扣分,占23.40 %,扣分率仅3.46%。扣分的主要原因是有的项目内控测试表未签名。
2、审计方案情况
审计实施方案制定得如何决定着审计项目的成效。各项目审计组不断充实完善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等内容;进一步细化审计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将调查了解的结果体现到实施方案中,力争实现方案的个性化。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有17个项目的方案内容完整细化、审计措施与分工明确,得满分。但有些项目对照标准还存在一些差距,有30个被扣分,占63.82 %,平均扣分率20.85%。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方案签字手续不全、分工不够具体等。
3、审计取证情况
随着审计结果公开力度的加大,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保证审计证据的质量对降低审计风险尤其重要。通过项目考核,大部分项目都能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以及被审计单位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考核结果表明,各审计组对审计证据的证明力高度重视,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进一步提升。47个项目中26个项目得满分,总体较好,但审计证据的规范性还需强化。有 21 个被扣分,占44.68%,平均扣分率7.66 %。扣分的主要原因是有些项目勾稽关系反映不够清晰、有的项目承诺书未签日期等。
4、审计工作底稿情况
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各审计组都能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基本反映了审计认定的事实摘要和审计结论,但未按规定在实施阶段及时上传。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全部被扣分,占100 %,平均扣分率38.65%。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工作底稿未在现场审计实施结束前及时上传至OA系统,部分工作底稿审计过程记录较简单、阐述不够清晰等。
5、重要管理事项记录情况
重要管理事项记录是记载与审计项目相关并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各审计组都能较完整地记录重要管理事项,收集齐全相关资料。47个项目中46个项目得满分,重要管理事项的记录完整齐全,仅有1个项目被扣分,平均扣分率0.35%。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实施方案审核单未签字。
6、审计汇报与审计报告情况
审计项目业务会议审议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实现审计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审计项目业务会议审议结果的有效落实最终体现在审计报告这个载体上。各审计组均能执行审计项目过程汇报、审计项目业务会议审议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能积极进行沟通,对审议结果要求能有效落实。从考核结果看,47个项目中23个项目被扣分,占48.93%,平均扣分率7.18 %。扣分的主要原因是有的项目汇报记录未签字。
7、项目审核情况
项目审核对规避审计风险至关重要。考核结果表明,项目都能体现审计组组长、业务科室负责人、综合法规科等三个环节复核审理的痕迹,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有12个项目被扣分,占25.53%,平均扣分率10.64 %。扣分的主要原因是个别项目工作底稿审核后未签名确认。
8、审计程序及进度控制情况
本次考核的项目中,审计程序都符合规定,但时间把控不强,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能按方案确定的时间要求及时完成,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度未能有效控制,未能在方案确定的时间内完成。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有37个被扣分,占78.72 %,平均扣分率38.12%。扣分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按审计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
9、AO审计情况
今年的项目做到了计算机审计全覆盖,推进了计算机审计基本实现“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的目标。各审计组能积极尝试计算机审计,“民政局经济责任审计”、“卫生局经济责任审计”、“区残联经济责任审计”、“本区义务制学生午餐管理运营情况的绩效审计调查”、“本区公交运营情况绩效审计调查”、“本区集体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项目运用计算机查出了问题,取得明显的成效。但计算机审计实例未能在项目结束后20天内上报。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被扣分,平均扣分率46.81%。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结束后未能在20日内上报计算机审计实例、有些项目运用AO实效还不够明显。
10、绩效审计情况
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2013年我局尝试开展了独立型绩效审计调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考核结果表明,审计干部的绩效审计理念得到不断增强, “本区河道黑臭专项整治资金使用管理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本区义务制学生午餐管理运营情况的绩效审计调查”、“本区公交运营绩效审计调查”等9个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得满分,但其他项目绩效审计成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中38个项目被扣分,占80.85 %,平均扣分率49.29%。扣分的主要原因是结合型绩效审计项目体现绩效的成效不够明显。
11、落实整改情况
审计整改工作已列为局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审计人员对要求提交审计整改方案、审计整改检查报告的时间节点已形成共识。经审计组及时跟踪督促,被审计单位能及时提交审计整改方案和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审计人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回访,有些被审计单位还通过审计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扣分,平均扣分率30.70%。扣分的主要原因是有些问题未能全部整改到位、部分项目未能通过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
12、信息专报情况
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专报体现了审计工作成果,更加突出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为政府出谋划策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重要载体,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3年各科室信息的数量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审计专报的提炼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考核情况看, 46个项目有不同程度的扣分,平均扣分率86.17%。扣分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项目信息未被上级有关部门录用,大部分项目未能撰写相关专报或信息。
13、审计影响力情况
审计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上。2013年,各科室更加注重从政策、机制、制度、管理方面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推动了审计成果转化利用。今年向区政府上报的“本区河道黑臭专项整治资金使用管理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201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等11篇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专报,引起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一进行了专门批示,但在查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案件移送上还存在一些差距。从考核情况看,47个项目均有扣分,平均扣分率89.36%。扣分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项目未能查出重大违法违规线索、未得到领导批示等。
14、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部分主要是从项目总体考核情况来考量项目的质量,从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成效是否有亮点,是否审深审透,是否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等方面来进行评判。47个项目中有42个项目均有不同程度扣分,平均扣分率34.47%。
(二)一般政府投资项目考核情况
此次参加考核的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共10个,对简易操作程序十三大类38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考核。从考核组考核记录情况看,总体执行情况还可以,但审计方案分工不具体、审计影响力、进度控制、绩效审计等方面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经对考核组考核记录情况进行汇总,此次考核十三类内容总分60分,平均扣分率32.48%,具体情况详见附表。
三、 改进建议
一是各科室要认真对照项目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意见以及年度项目考核标准,找准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特别要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分工并细化落实、及时编制及上传审计底稿、加强审计项目进度管控等,避免同类问题在2014年项目中再次发生。
二是各审计组要重视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加强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沟通,认真编制计算机审计案例,并严格按规定时间及时上报;注重推进绩效审计,突出绩效审计重点和内容,促进绩效审计成果的进一步体现;注重从机制、制度、管理等层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提升审计报告的层次与质量;注重提炼与项目有关的信息或专报,提升项目信息质量,更加突出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
三是各审计组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按照审计结果整改认定标准,帮助和督促被审计单位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提升问题的整改率,提高审计整改的执行力,促进审计结果有效落实,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体现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