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绿色青浦"的重要一年。青浦区审计局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大事项,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四个率先"、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以及加快"绿色青浦"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008年审计项目计划拟安排32个,具体如下:
一、预算执行审计
1、区财政局组织2007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以建设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开展2007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重点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及项目细化程度,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及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性、效益性,重点关注农业、水利、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资金的形成来源、规模、使用效益。延伸审计城建资金、基建资金、政府还贷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关注其决策可行性、政策效应。通过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权和使用权的监督。
2、区地方税务局2007年度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审计。以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为目标,对区地方税务局2007年度地方税收征管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区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情况,本区房地产行业税源管理现状和区地方税务局对各项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有税不征、征收不及时或层层调节收入情况等。通过审计,强化对税收征收权的制约和监督,促进税务部门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保证税收完整入库。
3、区级部门2007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区环保局、区卫生局、区建委、区民防办、区文化行政执法大队等5户单位2007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预算执行的真实性、有效性,非税收入的规范性,专项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管理的合规性、使用的效益性、政策的效应性等。通过审计,重在把握预算项目的确定、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预算执行的真实、合法,促进区级部门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
4、镇级财政预算、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过程,严格预算执行和决算行为为目标,对华新镇、重固镇、赵巷镇等3个镇级财政预、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预算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区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尤其是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分配情况,执行财税法规情况等。通过审计,反映政策执行不规范,挖挤财政收入和违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等问题,促进镇政府和财政部门依法规范财政收支,建立和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区与镇的财税体制,正确处理好区与镇之间的财政关系。
二、专项资金审计
5、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运营情况审计。以促进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保障基金安全完整,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为目标,对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2006、2007年度筹集、管理、运营情况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基金收入是否真实完整,基金征缴部门有无延压、截留和挪用资金,各项基金支出是否合规,有无将基金投入股票市场、委托理财、投资房地产和违规出借,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开设基金账户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审计,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促进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机构加强基金管理,规范资金运营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6、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使用、管理情况审计。以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加强资金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2005-2007年度本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建设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投入是否足额、及时,有否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情况。通过审计,促进各部门协调配合,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落实。
三、经济责任审计
7、党政领导干部及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审计为基础,围绕领导干部在经济发展、经济决策、经济政策执行、经济管理和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对区安监局、区市政管理局(城管大队)、区文广局、区规划局、区体育局、区财政局、青浦报社、区投资公司、区淀山湖开发公司、练塘镇等单位11名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重点审查部门(单位)事业发展状况、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情况、被审计领导干部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等。通过审计,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8、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以促进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性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毓秀学校建设工程、纪鹤路建设工程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进行审计。重点审查项目建设程序是否合法、各项建设费用是否合理、前后期费用核算是否准确等。通过审计,揭示建设单位在项目预决算过程中的高估冒算、建设过程中的随意增量、资金管理中的挤占挪用等情况,促进建设单位加强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企业审计
9、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以促进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对区供销社、工业园区2007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检查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经济效益情况、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和成本管理情况等。通过审计,促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自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六、专项审计调查
10、关于区2007年度本级政府还贷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为加强我区政府还贷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提高还贷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还贷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区2007年度本级政府还贷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调查政府还贷资金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是否有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或挪用情况,资金是否按照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项目内容使用,是否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监控等。通过审计调查,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促进正确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11、关于行政单位专项资金结余情况审计调查。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规范部门结存资金监管,强化财政职能,发挥沉淀资金效益,减轻财政负担为目标,对行政单位专项资金结余情况开展审计调查。重点反映专项资金结余长期挂宕、沉淀情况,分析专项资金安排项目是否必需、真实,立项依据是否充分,资金结余是否合理,揭示资金使用效益不佳、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等情况。通过审计调查,促进行政单位规范专项资金核算,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2、关于我区政府代建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审计调查。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建设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为目标,开展我区政府代建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政府代建项目的招投标情况,政府代建项目的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情况,政府代建项目形成资产的入账情况等,分析我区代建项目模式及管理范围,揭示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项目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建设工程资金拨付、管理、监管不力、项目移交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审计调查,促进加强代建制制度建设,探讨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和监督方法,促进代建单位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提高代建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13、关于区2007年度居住房物业管理及资金收取、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确保物业管理收费行为公开透明,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为目标,开展区2007年度居住房物业管理及资金收取、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重点检查物业管理部门在物业管理及配套设备、公共设施等项目开展日常维护、修缮、整治服务上是否到位、规范,物业费收取是否遵循合理、公开及与服务内容、质量相适应的原则等。通过审计调查,揭示我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监管力度,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形成质价相符的物业管理机制,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14、关于区2007年度商品住宅维修基金收取、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以进一步促进规范住宅维修基金的收取、管理和使用,为房屋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利益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目标,开展区2007年度商品住宅维修基金收取、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重点检查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的收取是否合规,由开发商代收的维修基金是否及时、足额地上交政府管理部门,维修基金的管理是否安全,确保保值增值,维修基金的使用程序是否合法、规范。通过审计调查,分析我区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模式,促进建立健全维修基金的收集和管理制度,明确维修资金管理、使用原则,实现住宅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5、关于本区公车改革运行情况及资金管理审计调查。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服务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运行及加强资金管理为目标,开展本区公车改革运行情况及资金管理审计调查,重点检查本区公车改革运行状况,公车改革资金回收、使用、管理情况等。通过审计调查,分析和评价公车改革效益和效果,有效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七、完成区委、区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审计任务,以及人民来信来访审计(调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