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审计局2012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管理意见
QC1104000-2011-023
主动公开
无
青浦区审计局
2012.01.10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审计理念和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不断拓展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加大投资审计力度。结合当前实际情况,2012年主要对投资审计质量、中介机构管理、基础工作管理三个方面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以提高投资审计质量、加强中介机构监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一、政府投资审计质量方面 紧紧围绕本区经济发展和投资体制改革实际,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重在质量”的原则,坚持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并重,规范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照《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及《上海市审计机关2010-2012年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发展计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投资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审计。 (一)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一个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方案,对指导全年审计工作、规范实施程序、提高审计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方案》的完善,增加、细化审计重点内容,进一步提升2011年工作方案,指导审计工作,从而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拟于2012年1月前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方案》的完善工作。 (二)调增、细化审计工作重点。 2012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方案重点关注七大块内容,其中相比去年方案调增了2项审计内容,细化了3项审计内容。一是关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情况,其中细化对项目建设程序的审核,重点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及施工许可等开工前期文件是否齐全;二是关注项目概算编制及执行情况,其中细化对概算执行情况的审核,重点审查项目建设内容是否按批准概算内容进行,有无概算外项目,并编制概算、决算对比表;三是关注建设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情况;四是关注项目建设成本及财务核算情况;五是关注项目建设管理及工程结算情况,其中细化对相关职能单位履职情况的审核,重点审查设计、工程监理、财务监理等单位履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因履职不到位引起项目成本增加或损失浪费;六是关注项目有关内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七是关注建设项目效益情况,调增对项目经济效益情况的审核,重点审查建设项目是否存在设计不到位、中途停工等造成损失浪费;调增对项目环境效益情况的审核,重点审查建设项目开工前是否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防治污染的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等。 (三)改进审计方式、方法。 通过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以多种审计方式开展政府投资审计工作,2012年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竣工决算审计两种审计方式,进一步提升投资审计成效。对于政府重点关注、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如国家会展中心前期动迁、外青松公路南段工程等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于区重大实事项目,如淀山湖大道新建二期工程、白鹤中学迁建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等按年度审计计划开展竣工决算审计。 (四)加强质量过程控制。 通过项目质量全过程控制,强化审计组组长审核和业务科室复核工作,保证审计工作方案落到实处。项目审计采取主审负责制;审计通知书发出后,根据年度工作方案编制可操作性实施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审计,如遇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汇报,审计组长对中介机构工作底稿、所附审计证据及审计报告初稿进行审核;项目完成后,加强对中介机构进行考核,并作为支付审计费用的依据。 二、中介机构管理方面 为了进一步规范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提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和效率,2012年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业务培训。 通过组织中介机构业务培训,帮助专业人员及时转换角色,从原本单纯的审价工作向工程项目管理审计理念过渡,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拓宽审计思路。 2012年1月~2月,召开中介机构会议。通报中介机构2011年项目考核情况,对中介机构好的做法加以肯定,重点点评考核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下发本局2012年投资审计工作方案并进行解读,强调审计重点关注内容,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项目审计质量。 2012年3月~4月,进行中介机构业务培训。邀请市局相关职能科室,讲解投资审计最新的发展方向及审计技术方法,向中介机构阐明国家审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帮助中介机构拓宽审计思路,更新审计理念。 (二)完善考核制度。 项目考核是检验中介机构质量的必要途径之一,通过考核工作,可以发现项目中存在普遍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结合本次考核,发现中介机构审计实施方案还不够细化、审计取证还不够规范、审计内容偏重于项目造价等,因此,对于考核中发现的不足部分加大分值比重,并对考核内容进行细化,拟于2012年2月形成《青浦区审计局2012年对定点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办法》。2012年的考核方式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考核范围为重大实事项目、200万元以上项目。对200万元以下委托审计项目,年终抽取不少于30%组织考核;考核主体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内审机构、项目建设单位;考核内容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对定点中介机构工作纪律、业务基础、审计质量三大方面的23项内容进行考核;内审机构和建设单位对定点中介机构审计纪律、服务质量两大方面的10个内容进行考核。 (三)强化日常管理。 对中介机构的工作要求,通过强化日常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以落实,促进项目进度,保证项目质量。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后,业务科室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的审核;项目实施中,加强现场指导,同时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实施结束后,加强对审计报告审核。 三、内部基础工作管理方面 为了保证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项目基础数据也随之增长。根据《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提高审计管理数字化水平,完善并推广审计管理系统。将通过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数据库》,基本形成以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利用为主线的审计管理数字化,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管理方式。 (一)数据整理阶段(2012年1月)。对政府投资项目申报阶段、实施阶段、结果汇总阶段3个阶段8张表格进行整理,统一格式、统一字段名,为数据库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学习考察阶段(2012年1~2月)。到市审计局和其他已建立数据库的审计局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数据库建立经验,把成功的做法运用到我局的数据库建立中。 (三)提出需求阶段(2012年2月底)。根据学习考察情况,结合我局实际,进行汇总分析,并向局办公室提出建立数据库的实现需求。 (四)数据库建立阶段(2012年3~4月)。配合局办公室,根据数据库实现需求,协助相关软件公司对政府投资项目数据库进行设计。 (五)调试应用阶段(2012年5~6月)。数据库设计完成后,将历年数据进行导入,利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检验数据库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如有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六)正式运营阶段(2012年7月)。正式启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计划、实施、结果汇总进行分析,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保证数据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