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提案建议办理情况总结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3.10.31
提案建议办理是尊重代表权利和人民权利的具体体现。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提案建议办理工作,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各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区教育局密切与代表沟通,强化办前、办中、办后对接交流,不断提升办理实效,将办理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点带面促进提案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教育局2023年提案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案建议总体办理情况
2023年,区教育局共收到提案建议37件,其中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六届一次会议委员建议15件,主办12件、协办3件;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委员提案22件,主办15件、协办7件。从提案内容看,今年的提案建议重点关注学校规划设施改善、深化体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这些提案调研充分,提出的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所提意见的办理落实对推动和促进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答复情况看,提案建议交办率、答复率均为100%。主办件中,答复意见为“解决采纳”的27件,占比100%;所有提案建议的答复均以现场走访的形式当面回复了代表,并将办理结果在青浦区教育局官网上公开。其中,有一件人大建议初次答复不满意,即凌娜代表提出的“关于改善学生伙食的建议”,建议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改善学生用餐体验。因办理过程中与代表沟通不充分,未能准确回应代表意见,初次答复代表不满意。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围绕改善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加强学校食堂供餐全流程管理、改进学生食育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答复。经二次沟通后,凌娜代表表示满意。
二.具体建议办理情况及办理成效案例
(一)高度重视,明确分工,确保每件提案建议办理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办理体系。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提案建议办理工作,3月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对一些重点、难点建议提出办理要求,明确办理时限,明确责任,协调矛盾,有力地推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牵头协调、各承办科室各负其责的建议办理体系,确保每一个建议提案都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任务到人,责任到位。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办理责任。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交办会,对办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督促各承办科室把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分管领导积极协调分管科室、部门的办理工作,并亲自督办。各承办科室认真落实办理职责,按照业务科室职能将每一件建议分解落实到各条线、各部门,有效推动了办理工作。三是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办理流程。重点从规范答复、办结率、满意度等方面,加强对提案办理各个环节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多次对提案分办情况征求意见,并及时对部分提案的承办科室、协办部门进行调整,确保提案分办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由教育局办公室对各承办科室办复文稿从文字、格式、内容上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
(二)认真调研,结合实际,进一步提升议案建议办理质量。
提案建议不仅是人大、政协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青浦教育的要求和期望。2023年,区教育局强调通过建议办理促进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聚焦教育资源优化,完善学校基础建设。《关于将上师附中东面的空地作为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议》,代表建议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中学学校东面空地作为学生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目前该地块已完成收储,且存在浇灌大量用水难题,不宜用作学校劳动基地。经多方协调,在徐泾镇支持下,已将徐泾镇农业基地划分一块地供学校使用,切实解决了学校劳动基地需求。《关于推进公办学校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建议》,代表建议加大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全区公办学校校内视频监控全覆盖。区教育局积极与区有关部门沟通,系统规划了全区学校、幼儿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方案。 “青浦区教育局公办小学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8月18日完成政府采购流程,公办幼儿园视频监控项目也已纳入发改委大本预算。后续将继续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公办学校视频监控全覆盖。
二是强化招生服务保障,满足入园入学需求。《关于增加公办幼托机构的建议》,代表建议有条件的公民办幼儿园开设幼托班以满足人民群众幼托服务的需求。当前,我区已实现普惠性托育点11个街镇100%全覆盖;开设托班的公民办幼儿园总数为42家,占全区公民办幼儿园比例为44.2%。2023年教育局继续加大公办园“托幼一体化”工作力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必须开设托班,加强区域统筹,协调需求旺盛区域的公办幼儿园积极创造条件新开或增设托班。今年全区已经增加7所公办园、16个托班,新增托位320个;同时根据民办幼儿园今年的招生情况,鼓励有资源的民办幼儿园应开尽开托班,19个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托班31个,新增托额620个。2023年初,教育局依托区幸福社区推进办平台,制发了“宝宝屋”建设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标准,目前已经有8个宝宝屋投入运营,增加了托育学额。《关于对青西地区农业合作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实行差异化政策的建议》,代表反映青西地区来沪人员子女就学困难的情况,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办理入学。根据市教委招生政策,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区教育局与代表深入沟通,根据来沪人员实际情况给予了专业指导,凡符合政策条件的均予以安置入学。同时利用青浦教育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相关宣传和引导,提醒家长提前做好入学准备。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稳步推进高职院校创建。《关于进一步加强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校企优秀年轻人才联动的建议》,代表建议强化建立半导体企业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区内跨企业的联合研发和创新平台。2023年区教育局持续推进校企合作项目,申请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323万元用于本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旨在组织中职校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实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进一步理顺优化区内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创建实训基地集群,提升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能力,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体系构建,加强内涵建设,继续做好新型高职创建工作。提案《加速推进我区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打造长三角匠人集群》建议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多层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2023年区教育局持续推进长三角教一体化招生工作,计划向示范区吴江、嘉善招收以上3个专业各30名初中毕业生。积极参与长三角示范区职教联盟的各项工作,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共同推进示范区职业教育发展。申请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323万元用于本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旨在组织中职校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实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与企业遵循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以培训和就业为导向,将生产和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探索和建立我区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体系构建,加强内涵建设,推动本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是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案《关于促进青浦区中小学体教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加强体育资源共享和家校互动,推进中小学体教融合平台的建设。区教育局和体育局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根据各校体育项目发展实际,选择学生喜爱、适合学校开展,具有一定基础的项目作为学校布训项目联合办训;定期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将阳光大联赛纳入区运会赛事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增强学校体育发展活力和育人成效,积极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加强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落实开放期间每周平均开放时长原则上不低于16小时要求,更好地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服务.
(三)坚持标准,接受监督,注重提案建议办理实效
一是加强沟通,主动跨前。各承办科室在着手办理前,对代表反映的情况不够明确的,及时采取电话或上门方式进行沟通,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所提建议的原意、背景和办理要求;形成初步答复意见后,主动沟通联系,征询对初步答复内容的意见,意见一致后正式答复。同时加强主协办单位之间的沟通。对协办件给予密切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向主办单位提交答复意见;另一方面,抓好内部沟通。对涉及两个以上科室办理的提案,由主办科室牵头将意见综合整理后及时办复。
二是全程跟踪,加强督办。对提案建议办理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和定期催办,使建议提案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结。按照时间节点,督促各承办科室及时落实办理措施,并积极跟进了解办理进度,帮助协调解决办理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在青浦区教育局官网公开办理情况并组织办理“回头看”活动,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针对不满意件,第一时间联系代表,就代表所关心的问题重新做了答复,令代表满意,较好地完成了二次答复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阶段打算
教育局完成了2023年提案建议办理工作,但对照新时期对教育的新要求,在沟通和探索创新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协商需进一步加强。《关于改善学生伙食的建议》,初次沟通时未能准确理解代表意见,导致初次回复代表不满意。教育局第一时间走访,围绕改善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加强学校食堂供餐全流程管理、改进学生食育工作等方面,推动意见建议落实落细,最终使代表满意。下一步,教育局将高度关注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协商和解释,最大限度的寻求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办理工作上达成共识,同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办理责任,完善工作措施,推动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