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青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专家论证情况报告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3.01.30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规则》等相关规定,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青浦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上海市青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专家论证活动。现
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家论证的形式
2022年11月17日,邀请刘春玲(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马珍珍(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程建华(原青浦区教育局小教科特殊教育分管科长)等专家进行书面论证,12月14日,专家意见反馈。
2023年1月9日,邀请刘春玲、马珍珍、程建华等专家参加专家论证会,会上收集到7条意见建议。
二、事项的论证意见
(一)必要性
青浦区特殊教育发展存在融合教育资源不足、特教教师编制不足、财政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不足,以及家长和社会对特殊教育认识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行动计划》是必要的。首先,融合教育资源不足导致部分普通学校无法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特教教师编制数量严重不足,影响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偏低,经费保障不足,严重制约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缺乏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导致特殊教育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面临困难。此外,家长和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足,社会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行动计划,可以加强融合教育资源的配备,改善无障碍设施,提高特教教师编制数量,增加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升家长和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支持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进青浦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特殊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可行性
1.区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教育领域。区政府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并连续多年将特殊教育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区委区政府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2.区财政教育经费持续增长,可以为行动计划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区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稳步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教育经费投入会有更大幅度增长,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提供保障。
3.区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组织实施行动计划的能力。区教育局下设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专门负责特殊教育规划指导、督导检查等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具备制定实施特殊教育发展规划的经验。
4.区内特殊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可以为行动计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新增多个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不断加强。专业特教师资队伍壮大,为行动计划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科学性
1. 《行动计划》的制定背景基于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等,因此具备合法性和依据性。
2.在确定目标和内容时,根据当前青浦区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研,如融合教育资源不足、特教教师编制数量不足、特殊教育经费保障不足等,因此目标的确立和内容的设定是有科学依据的。
3. 《行动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包括政府支持度高、财政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行政部门具备实施能力、特殊教育资源丰富等,这些因素为计划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
4.在保障措施方面,计划提出了完善法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导考核等,这些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安排也是有科学性的。
三、修改意见
专家组经过审核,提出如下建议:
(一)总体评价
1.本计划通过调研分析了解青浦区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经费不足、师资力量弱等,提出的解决目标和措施直接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特殊教育的基本运行,改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该计划在这两个方面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
3.本计划时间跨度为3年,既可推进当前特殊教育发展,也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时间安排合理,工作可持续推进。
4.本计划内容包含经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内容充实,各部分相辅相成,整体系统性强。
(二)完善建议
1.明确各部门在计划实施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过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进展情况。
2.总结实施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青浦特殊教育发展模式。
3.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推进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
4.建议着力提高特殊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上,如开展宣传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等。
以上建议1、2、3条被采纳,4未被采纳,理由是:因为资源有限、效果难以衡量、存在其他优先事项以及社会认知度的提高不一定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青浦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202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