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爱让孩子变美、使工作出彩 2016-05-16

 

    15年前,怀揣着梦想,陈新老师踏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岗位,走进了幼教这块神奇的沃土。在这十几年中,陈老师每天都认真地工作着,辛勤地耕耘着。她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答案似乎很多: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陈老师坚信最重要的还是心中要有“爱”——对工作满腔的热爱,对学生无私的师爱。

一、孩子因爱而变美

    爱,在陈老师眼中,意味着自身良好形象的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孩子相处,陈老师一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她知道孩子们总喜欢把教师看作模仿的对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不仅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而且还拉近了孩子们与她的距离,让他们知道老师和他们是同等的,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

    从教这么多年,陈新老师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尽力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她从心里喜欢孩子,为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她经常深入孩子当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声。她总是蹲下身子倾听每个孩子的话语,并仔细去观察、准确解读孩子的行为,努力与孩子共建一个轻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她知道爱是教育的灵魂,同时也是师幼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幼儿心智的钥匙。

    不论是漂亮、聪明的孩子,还是邋遢、调皮的孩子,她都会百般呵护,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安全和满足,获得激励和自信。她从不以能力强弱评价孩子,更不以相貌作为喜好标准,她从不放弃班中的任何一名幼儿。

    记得有一年,陈老师的班中转来了一位新生萌萌,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没什么文化,在菜场卖卖蔬菜,生的子女又多,家庭条件比较差。记得萌萌第一天到班上时,穿着宽大破旧的一条连衣服,把原本较小的她整个套在里面,显得非常瘦弱,还非常胆小,躲在妈妈的身后。陈老师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虽然萌萌没有哭,但是眼泪已经在孩子的眼眶中打转。陈老师拉着萌萌的小手,把她带到桌面玩具旁边,和她一起拼搭着。晨间谈话时,又把她介绍给了全班的孩子,让孩子们和萌萌做好朋友,和她一起玩。为了让萌萌尽快适应这个新集体,陈老师总是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谈心、游戏。

    由于家庭原因,萌萌的穿着和同龄的小伙伴是不能相比的,总是穿着姐姐们穿下来的衣服,看上去大大的、破破的,还不太干净。那时陈老师的女儿正好和萌萌一般大小,于是陈老师会挑选女儿的一些衣服给萌萌。过新年了、“六一”儿童节了,还特地买一些学习用品和玩具送给她。看着自己的穿着变得得体、漂亮,拿着自己崭新的学习用品和玩具,萌萌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在陈老师的细心呵护下,萌萌变得自信,变得合群,家长也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变化。一次来园活动时,萌萌的妈妈竟然从小袋子中掏出了两个生的鸭蛋,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家也没什么好东西,就这两个自家鸭子生的蛋,边说边把蛋往陈老师手上送,然后转身就离开了。陈老师拿着这两个鸭蛋,心里沉甸甸、酸涩涩的,因为她知道,这两个小小的鸭蛋代表着家长浓浓的谢意,是家长对她教育的肯定。放学时,陈老师将两个鸭蛋重新送还给家长,并且表示她们的心意已全然接受,但是礼物却不能收。

    快毕业了,一天早上,陈老师和往常一样在教室门口迎接着每位孩子的到来。只见萌萌笑眯眯地叫了声“老师早”,还悄悄地递给她一张纸条,纸张并不漂亮,但很醒目,一看就是萌萌从姐姐的练习本上撕下来的,上面画满了爱心,还写着:“陈老师,我爱你!谢谢你!”虽然上面的字都是萌萌的姐姐帮忙写的,但是上面的每一个字仍深深地触动着陈老师。作为教师,你付出了,同时你也收获到了无价的礼物。

    对于班中那些“特殊”的孩子,陈老师总会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充分理解他们,宽容地对待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不断地激励他们,从而让这些孩子将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孩子也因为陈老师的爱而变得更自信、更美丽!

二、工作因爱而出彩

    爱,在陈老师,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必须通过踏实的工作去实现,必须通过智慧的教学来诠释。在陈老师的课堂,她努力地践行着“为学而教、少教多学、鼓励挑战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思考着如何让教师“少教”,让幼儿“多学”;开始把关注点从孩子“学会”变成“会学”,开始考虑如何建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更多,陈老师认真钻研,努力领会二期课改的精神,潜心备课,研读教材,让孩子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每次活动前都会做足文章。如: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客观分析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已有经验;思考并确定每次活动的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全面、具体、可行,符合课程的要求和孩子的实际;同时分析每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加以突破;还会思考活动情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每次活动过程中也都注重多引少教。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位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和推进者;同时注重多维互动。除了关注师幼间的交流和互动,还关注到了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动的机会,让幼儿相互学习,发现问题,共同解决,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如此,陈老师还会尽量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能力差异,在活动和区角中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每个孩子在操作中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另外,在教学中陈老师也会抓住每次外出和园内听课、学习的机会,博采众长,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

    近几年,陈老师还负责着师训、教科研等工作,她总是及时让教师了解市级、区级培训的情况,帮助教师报名参与学习;认真安排好外出培训,开展好各类园本培训(舞蹈、美术等),以此提高教师全方面的能力;经常参与青年教师的活动,与她们一起分析、改进方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教科研方面,陈老师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头申报区级课题、带头参与各类科研征文,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帮助教师修改文章,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由于陈老师在工作上的锐意进取、努力创新,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她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曾荣获区园丁奖、区行政记大功、行政记功、镇优秀教师等荣誉。在各级各类的教学评比中也屡获佳绩,如在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中获一等奖,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等等。但是在成绩面前,陈老师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作为进步的新起点,她一如既往地在幼儿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着,她相信“学无止境”。

    教师付出着,但同时她也在收获着,收获着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收获着家长和同伴给予的肯定,收获着社会的认可,收获着桃李芬芳的教育之春,收获着爱的奉献带来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