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换真心 2016-01-04
在班主任的工作上我已经走过9个年头。“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人生信条使我对班主任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班风学风建设上,以“不给别人添麻烦”达到学生自律,以“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达到学生自尊,以“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达到学生自爱。
在班级管理上,善于用赞赏唤起学生的善根焕发学生的人格正气、用尊重维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用宽容拉进师生距离、用信任培养班干部能力。
在爱的滋润下,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促进班风班貌和谐向上发展。
第一,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超强的教学能力征服学生, 融洽师生关系。
因为爱运动,网络语言丰富,亲和力强,所以很容易做学生的朋友。作为物理老师,严密的逻辑思维,快速、敏捷的反应,对问题精辟、透彻的分析,加之课上时而出现的“东北式幽默”,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心里有点小小的崇拜。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遇事沉着冷静,从不以偏概全使师生关系平等而融洽。
第二,用宽容维护学生的自尊、用信任培养学生的自信,形成良好班风。
1.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被称为“刺头”的多动但聪明的戚顺超同学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班级却有着超强的号召力。高三第一次月考后的家长会,“刺头”的妈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嗖的一个箭步冲到我面前满脸笑开了花说:“林老师,戚顺超这次月考成绩真不错,进步好大,按这个成绩应该可以奔奔一本了,真是感谢你林老师,你多多费心了。” 愕然的我不知所措。因为我知道这一定是他又用了之前“偷梁换柱”的本领,将别人的名字用自己的名字覆盖,重新复印之后才将成绩单给了家长,以致家长说了看似没头没脑的又在情理之中的话。我并没有当着众多家长的面戳穿该学生的谎言。原因有二,一方面不想伤害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不想家长在众家长面前颜面扫地。第二天课间,我偷偷的将戚顺超带到小会议室,还没等我开口,他眼神中充满焦虑,语调中充满狐疑,迫不及待地问到:“老师,你告诉我妈妈了吗?”“没有,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老师,我……”“我知道你正在进步,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本科的。”“老师,我一定……”“我知道了!”从此,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检验进步的标尺。一年后上师大的录取通知书上“戚顺超”三个字格外醒目,那一夜,QQ聊天记录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快乐。
2. 信任和鼓励是产生奇迹的基础。
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干部的重要作用。在选拔班干部上有三原则,即自愿申请、富有热情、兼有特长。但来到东湖中学的学生几乎很少有做“领导”的“前科”,所以班干部培养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在竞选班干部的时候,常因为缺乏自信而职位空缺。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开导学生说,零基础的班干部可塑性强,不给自己压力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不给自己机会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干部不是天生的,都是慢慢做起来的,相信自己就是给自己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一段时间之后,经常听见任课老师说:“6班的干部能力很强”“6班的课代表收作业特别快”“6班总是整队最快的,第一个到达操场的。”……校演讲比赛、校朗诵比赛、校运会开幕式、新年晚会、区级班会课等大型活动中,他们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老师的信任,学生的自信,奇迹就会发生。
第三,利用家校互动形成合力,温暖学生心灵。
每次接到新生档案,我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档案上的地址,开始家访之旅,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就读中学时的学习、生活、爱好等等。电话家访更是贯穿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从去年开始实施了网络“家访”,寄宿生的家长可以时时通过E-mail、微信语音留言、QQ留言等方式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
李小伟,是留级到我班级的一个双差生。离异再婚的家庭里,有残疾的做协管的妈妈,有游手好闲无一技之长的“爸爸”,有玩世不恭、惹是生非的小霸王—李小伟。每一次“纠纷”的背后,我都苦口婆心,可收效甚微。最后我通过书信和他进行沟通,了解家庭带给他内心的挣扎与叛逆;通过走访、网络家访和小伟的爸爸妈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这个家庭的不幸,尽己所能,引导这个家庭重拾信心。当看到妈妈每天早出晚归,爸爸也不是在家玩游戏而是出去开出租车,孩子学习越来越上进,笑容也越来越多的情景时,不得不感叹家校的合力有时是1+1>2的。
第四,积极创建班级QQ群,打造特色班级。
新生报到第一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姓名和QQ号。学生不得其解,等我把班级群号给他们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从此在网络上安了家“一路有你”。对于寄宿制高中,不让学生带手机已经不现实,带了不让用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堵不如疏,只要正确引导,网络就会为教育教学所服务。按学校规定白天手机一律关机,违者按班规处理。晚上9:10—9:40可以进群交流一天心得、白天课上不懂的问题、亦或各种困惑等。我也会每天放学之前把作业拍成照片或者留言发到群里,以免忘记的同学可以及时到群里去查找。遇到班级大小事情,可以全班在群里进行交流讨论。个别学生不好当面直言的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等等。QQ群的留言板、相册集、心情驿站……充满了喜怒哀乐。班级QQ群的创建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更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高三毕业,那里留下了曾经的各种欢乐,它也将继续演奏着我们爱的乐章。
对学生育“情”,对家长尽“情”,对工作用“情”是我的立班理念。我将继续走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用对学生细致入微的爱心、对工作勤勤恳恳的恒心、对教育踏实肯干的真心,诠释着班主任的平凡与伟大,展现着教育的艺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