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班育人,用“心”做班主任 2015-11-16
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任职于青浦区实验中学,英语教师,班主任。工作踏实认真,勤奋上进。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秉承着以真诚的心与孩子们“平等交流,分享成长”的理念。工作中,始终相信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逐渐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前行中,不断积累提升自我,曾三次荣获区记功奖励,2008年荣获青浦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同年,所带班级中的“满天星小队”荣获区优秀小队称号。2010年在班主任青春期主题教育课比赛中获区级特等奖、市级三等奖。2012年撰写的班主任故事《用“心”沟通》获得区二等奖。工作中,我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审视自己,也映射我的学生。不断寻求进步和变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和特色。
作为一名班主任,置身于学生中间,能够准确及时的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自大学阶段,我就对心理学和学生心理辅导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课程,阅读相关书籍等。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参加了全国骨干班主任育德能力培训,市级班主任心理辅导指导培训,区0-3年青年班主任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等。所以我自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在解决叛逆厌学,转化亲子疏远,调整学习心理和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建班育人,用心理辅导技能辅导学生问题。
(一)积极尝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平时,我善于运用自己的心理辅导技能技巧,针对学生和班级出现的心理问题,设计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1.巧妙设计预备班中小学衔接的心辅活动
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围绕“调整自我,适应新环境,热爱新生活”这一主题,设计了“导游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尽量少讲大道理,而是以“导游”的身份,将学校的各类设施,教室所在位置、学校课程设置和其他年级的情况,为学生们做了精心的讲解,使学生像游客一样跟着我感受新环境,让学生们既消除了紧张感,又充满了新期待,较好地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
2.做好厌学情绪的调适
当我发现班级里突然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时,我多方了解,精心设计了一个团体心辅活动,为学生们介绍这位老教师的成绩,以及他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的故事,又组织学生讨论,不喜欢老师而导致厌学这门课程的危害性。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懂得了调适心理的方法,学会了接纳这位数学老师,学习数学的热情又回来了。
3.引导学生走出青春期的困惑
针对本班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出现的一些迷茫与困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团体心理辅导。在课前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与统计,通过一个小故事和七个小组,以“听—议—评—编”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少男少女恋爱和交往问题的讨论,既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充分体现出班主任老师的主导性及教育基本功。
不仅如此,我很会抓住一些小块的时间,对一些突发状况,做好心理疏导,甚至是心理预设,让学生的心有所托。
(二)做好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心理辅导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我对学生暴露出来的一些负面思想和行为不是一味批评指责,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运用自己掌握的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1. 化解紧张的亲子关系
学生小朱,是我班级里一个成绩较差,但行为习惯还算可以的孩子,但是初三刚开学,他开始无故迟到,偶尔还有旷课。在经过与其父母多次电话沟通,无果后,我对其进行了一次家访,真正了解了这件事和这样一个家庭。孩子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直到初二才真正意义的回到小家庭中,亲子关系疏远,父亲在工作中屡受压抑,同事间的攀比带给他巨大的压力,采取埋怨甚至不恰当手段对待孩子,使孩子找不到家庭归属感和幸福感。因此,我首先对他进行了鼓励教育,并给他一些改正错误的坡度和扶手,偶尔的迟到可以,但不可以不来读书。并多次到他家里,与他父母一起聊聊小朱在校表现,帮助他们融合亲子关系,甚至还在几次家访中,带上了我的家人,尽量让气氛轻松和谐,几次之后,不但我们和家长间成了朋友,孩子的叛逆也在这种愉快氛围中得到了舒缓和释放,情况越来越好。
2.培养学习滞后生的自信心
男生小C入学时英语单科成绩在及格线下,学习上较为懒惰,但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我在和小学老师及家长做过沟通之后,当即大胆地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建议让担任我班英语课代表,当我征求学生意见时,所有人都很震惊,包括他自己,当同学们看到我期待的目光报以热烈的掌声时,小C同学流露出复杂的神情。我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他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性格,首先让他多为班级服务,同时也受到同学们的督促。这个方法对于小孩子是很有效果的,他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懒惰的情绪逐渐减少,但学习过程需要长期积累,我也因势利导的开导他,不要心理压力过重,老师还是允许他偶尔的疏忽,要慢慢来,把英语学习当成快乐,逐步把步子迈大,并带动其他学科。事实证明,收效明显,甚至由于他态度的转变,也带动了不少班级里其他的同学,班风学风也变得越来越进步。
二、开拓多元方式,密切师生、家校联系
1.运用家作本,命题式周记沟通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我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深入学生,甚至是家长和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例如,家作记载本上随意的一个问与答,解决每日偶发事件,时效性很强。并善于利用周记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讨论时事新闻,班级大小事务,偶发事件看法等,及时透过评语反馈,合理引导和疏导。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2.运用家长资源做好班级管理
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利用有效的家长资源,结合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或是集体性的班级管理建设,例如,我在家长会时,会邀请家长做自己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在我召开《我与青春有约》主题教育教育课时,请小姚同学的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并当场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建立家长QQ群,邀请吴同学爸爸(社区民警)进课堂做消防知识讲座,请身为高中物理教师的周同学的爸爸走进初三家长会,为家长同学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总之,我用心做班主任,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始终认为,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虚心学习,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