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实战化、无脚本”检验“真功夫” 上海举办“一河一策一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拉练 2025-06-28

“在沪青平公路新杨路交叉口以西500米新池家港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肇事柴油罐车发生侧翻,请立刻安排人员设备赶往现场……”

6月25日,崇明、青浦、松江等8个区应急值班室陆续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警电话。

自此,2025年上海市“一河一策一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拉练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拉练由生态环境部太湖东海局指导,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安全应急处及市环境监测中心组织,以“无脚本、无预告”的实战模式,真实检验了太湖东海局监测科研中心、青浦区、松江区、嘉定区、金山区、奉贤区、闵行区、崇明区、宝山区生态环境局等生态环境应急队伍的“硬核实力”。

1.jpg

无预告拉练:一场没有“事先准备”的实战


为真实展现各区环境应急队伍响应能力,本次拉练不预通知,拉练指挥部突击拨打各区应急值班电话,仅通知事件基本信息,各应急队伍立刻集结出发赶赴现场。

2.png



无脚本拉练: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实战

“没有预设的情节,没有提前泄露的‘考题’,甚至连‘突发状况’何时出现都不知道——这才是最贴近真实的应急场景。”现场一位参与拉练的应急队员坦言。各支队伍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应急接警、队伍拉动、信息报告、应急监测四大核心科目,每一步都考验着应急响应的“真功夫”。

未命名.jpg

“这次最大的挑战是‘未知’。”某区监测人员坦言,“比如在应急监测方案制定环节,各应急队伍需要自己收集事故点水文、风险敏感点等数据,还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这要求我们既要熟练掌握监测相关要求,还要考验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现场评审组根据《拉练考核表》逐项打分,从接警时效到报告完整性,从监测方案的准确性到数据分析的精准度,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检验能力的“标尺”。

12.jpg

拉练结束后,拉练总指挥、市局安全应急处负责人表示:“无脚本拉练不是‘表演’,而是‘实战预演’。”此次拉练既看到了亮点,部分队伍信息报送“又快又准”,监测方案“完整详实”;但也暴露了短板,个别队伍应急出动较慢,信息报告“迟、漏、简”,应急快速监测操作“不熟练”。

下一步,市、区生态环境应急队伍要进一步严格落实“政务值班”及“应急值守”,坚决做到突发环境事件“半小时口头报,1小时书面报”;加快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加强快速应急监测设备配备,力争达到“1小时响应、同时应对两起突发环境事件”目标;强化区域环境应急联防联控,常态化开展环境应急实战拉练,共同促进跨区应急协作能力提升,守牢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