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52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0.09.22

农工党区委:

您在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52号委员提案“关于青浦城区居民小区非机动车规范有序停放及安全充电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电动自行车充电存在的主要情况

前期,由于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缺乏,大多数居民将电动车推至楼道内充电,即堵塞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又存在电动车过载充电引发火灾的极大危险,甚至乱拉乱接电线为楼下电瓶车充电,形成“飞线”火灾隐患。火灾隐患十分严重,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仍不可避免,究其原因有以下主要3点:

1、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善,仍有部分小区未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或者还不能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2、居民安全意识较薄弱,从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事后调查情况看,部分居民明知在楼道内充电存在高危的安全隐患,为图便利等因素仍会一意孤行,采取私拉乱接的方式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缺乏基本的公共安全意识。

3、物业日常巡查不到位。部分物业公司没有真正落实管理者的责任,未能及时制止居民不规范、不安全的充电方式;未能及时制止居民无序停放行为。

二、针对性的工作举措

1、推进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根据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印发《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为7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沪精推办【2019】5号)要求,我局制定了《青浦区关于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实施方案》(青房管〔2019〕165号),对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全区共需要新增建设涉及170个小区,1810处。2019年,我局计划增设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21个,年底实际完成50个,完成率238%。

2、落实排查整改制度化。结合创全检查,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内现有电动自行车数量进行清查统计,建立车主信息动态档案;对小区内存在私自乱拉电线进行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情形进行全面排查,责令车主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通过居委会、业委会主动上门沟通、劝导。同时,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整治行动。

3、落实日常管理规范化。各物业服务企业制定严格的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管理规定,有条件的小区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存放、集中管理、定时巡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维护,建立电动自行车充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4、组织开展安全专项宣传。加强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常识性宣传和警示教育,各住宅住宅小区利用小区的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宣传,提醒居民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注意防范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宣传电动自行车违规存放、充电的火灾危险性和安全常识,全面提升业主安全意识。

5、多频次组织电动自行车楼道“清零”活动。配合消防救援支队已多次对高层住宅进行楼道“清零”行动,多次对物业不作为进行行政处罚,起到一定震慑督促效果。

6、配合消防支队开展高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目前,在香花桥街道、徐泾镇等街镇部分小区已开始推行阻碍电动车上楼的电梯模块安装,此方式通过在电梯内设置红外感应模块,自动识别电动自行车,一旦发现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内,电梯无法运行,通过此种新科技实现电动自行车的疏堵结合式管控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

1、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已开展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因地制宜、便民实用、合理规范、安全保障”的原则,有序推进本区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从源头上解决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

2、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结合各项专项行动,对信访举报多、物业管理混乱的居民小区进行监督检查,通过采取约谈、警告、行政处罚等措施督促隐患整改,对发生类似火灾事故的一律从重处罚。结合119消防宣传周、防灾减灾日等节点,通过媒体网络、户外视频、公告栏、消防宣传品等途径载体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告知,提升群民群众的此类消防安全意识。

3、继续督促开展试点工作。适时对接街镇部门,收集相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完善丰富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和技术指引。

衷心感谢您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