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10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4.10.11

朱丽娟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10号委员提案“关于扎实推进“两旧一村”改造,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凸显民生保障获得感的建议。

小梁薄板房屋和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是民生工作,也是民心工程,积极推动小梁薄板房屋和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是解决居民住居安全隐患的重要保障。根据市委相关要求,我局已制定本区小梁薄板房屋和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计划。为更好的推进我区小梁薄板房屋和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工作,我局对全区范围内的小梁薄板房屋和不成套职工住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排摸,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意见,采用拆除重建、异地置换、征收等方式进行改造。在改造推进过程中,我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能改愿改则应改尽改”的原则,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实现房屋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厨卫功能全面完善、配套设施综合提升。

二、针对注重因地制宜,着力打造高品质未来生活的建议。

老城厢是青浦联系上海、长三角的文化纽带,对于老城厢的改造,将以老城厢的保护更新为核心,结合艺术岛、南门地区的规划,将城市的节奏感与水乡幽静感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挖掘青浦文化精髓,继承江南水乡特有的灵韵,打造满载江南记忆的文化活力区。第一,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结合风貌甄别文化挖掘,切实保护历史建筑,延续地区的传统文脉,延续文化底蕴,同时,植入现代元素,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文化复兴,新老融合注活力。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兼顾战略定位和服务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完善各级配套服务设施,完善15分钟生活圈。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打造亲自然城市,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建设城市更新型低碳社区,通过布局步行可达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活动空间,鼓励打造低碳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建设,保留和更新地块的建筑积极采用被动式技术。

三、针对加强学习借鉴,积极探索改造提升新路径的建议。“

我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统筹安排、共建共享,同时采取多项积极措施,科学借助市场力量,充分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努力形成多元供给的格局,切实增强城市更新项目的可行性,取得了若干“青浦经验”。

(一)“一个好的合作单位”

在项目开发、运营和资金方面,合作单位较强的开发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丰富的商业运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凤溪项目的合作伙伴、蟠龙项目的合作伙伴,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进行集约高效的改造,能够更好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全功能提升,促进站城融合与空间格局优化。

(二)“一个好的合作方案”

一张蓝图保品质,彻底改善城市形象。在项目启动规划初期,青浦区政府考虑到项目所属地区的长远发展,会邀请意向合作单位对此片区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合作单位全程参与方案策划、控制性详规编制及调整,从运营的角度统盘考虑了绿地、河道、商业和住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活性宜居、诗意生活的城市形态打造。

(三)“一个好的工作机制”

项目实施方面,统筹全生命周期资金平衡。在“城中村”实施方案制定初期,提前对“城中村”涉及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全盘梳理,包括开发时序、前期审批流程、资金平衡情况、整盘运营财务测算,确保“城中村”项目可实施、可落地。

项目推进方面,提供政策指导支撑项目落地。为保障“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行,区级层面成立“两旧一村”专班,以“协调不出专班”为目标,对全区立项申报、控规调整等方面提供指导,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