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华新镇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QE600100020240018
主动公开
华府〔2024〕25号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人民政府
2024.05.23
各相关单位:
现将《华新镇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华新镇人民政府
2024年5月23日
华新镇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
根据区农委《关于青浦区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快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经过镇党委政府研究,结合华新镇实际,现就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农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以激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二、组织领导
成立华新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许伟明
常务副组长:徐剑峰
副 组 长:莫林明、冯柏亭、杨新治、
唐文倩、江 辉、徐晓兰
成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瑾怡(党群办)
王卫民(财政所)
石敢峰(信访办)
许大为(社区办)
许晨冬(党建办)
杨 铭(华新派出所)
吴玉强(规建办)
张晓伟(农服中心)
武 杰(武装部)
金晓萍(妇联)
周卫忠(综合行政执法队)
周亚军(平安办)
顾裕彬(凤溪派出所)
钱佩玉(社发办)
徐 俊(人房办)
浦建飞(安全管理及应急联动中心)
薛 涛(融媒体华新分中心)
各村主要负责人。
三、工作目标
以乡村治理积分制为载体,通过区、镇、村联动,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促进村级事务管理标准化、具体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引导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到2024年底,全镇19个村基本实现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全覆盖,同时在试点村庄内形成1个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示范基地。
四、实施内容
(一)积分对象。以具有本地户籍、有宅基地房屋以及至少一人常住的家庭户为积分对象。范围包括十九个行政村,及八个中心村,中心村归纳于属地行政村。
(二)积分内容。针对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设置积分项目,围绕村民议事、平安建设、文明建新风、人居环境等方面。
(三)积分评定。村党组织牵头组建村民积分管理自治小组,自治小组由两委成员任组长,组员包括安全、卫生、民政相关条线工作人员及村民代表、退休党员等,人数原则上不少于6人。每月原则上满分为100分(附加分除外),每月完成本村积分评定。
(四)积分公告。推行积分制的行政村完成积分汇总,每季度在村内公告栏等渠道,对认定积分进行公告。
(五)结果运用。要树立正确导向,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正向激励为主、奖惩结合的原则,结合各村经济水平和群众需求创新奖励方式。各村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借助村集体经济收入、社会捐赠、企业爱心捐赠等方式,大力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工作。
五、工作步骤
推广积分制分四个阶段:
(一)工作部署阶段(2024年5月)
结合本镇情况,制定华新镇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成立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
(二)推进阶段(2024年6月--11月)
根据区级要求,杨家庄村、叙中村、北新村为华新镇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工作试点村庄。为更好推进华新镇乡村振兴工作,对其余16个村同步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
1.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动员部署工作,制定本村积分制实施方案,并组建村级积分管理自治小组。(2024年7月中旬前完成)
2.镇相关部门指导各村制定“一村一方案”,建立切实可行的积分规则和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宣传。(2024年8月中旬前完成)
3.各行政村开启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工作,依照本村积分制实施方案,有序进行,基本实现各村的积分制管理稳定运行。(2024年10月中旬前完成)
(三)考评阶段(2024年11月底前完成)
各行政村总结上报积分制典型案例,镇级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选,在试点村庄内选出一个积分制推广示范基地。
(四)总结阶段(2024年12月底前完成)
完成全镇乡村治理积分制的推广,对积分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形成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组织保障
成立华新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华新镇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明确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结合村内实际,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动员,多样化多形式的进行推广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家门口服务点、宣传栏等群众身边的阵地,将积分内容、预期成效等宣传到户,培养群众自治意识,充分发挥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的带动作用。
(三)规范考评,加强监管
积分制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公示,实现“落地到村、公示到组、知晓到户”。乡村治理积分制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有序推进全覆盖,形成日常管理机制,并将相关任务推进材料上报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