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QE6001000-2016-015

主动公开

华府〔2016〕93号

2016.11.10

 

 

 

  

各村(居)、公司、事业单位,机关各办: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及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青浦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镇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依托华新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促进辖区内有关组织、资源、信息和队伍的高效整合,建立健全我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村居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应急联动功能,促进社区网格工作站与社区城市管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二、工作原则

坚持“寓应急管理于常态管理”的原则,立足应急抓常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准备、预案准备、队伍准备以及物资准备,完善管理运行体系,以高标准的常态工作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突发事件的处置效能。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1.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成立华新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决定和部署本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主任由镇长担任,副主任由相关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为相关职能部门,下设应急办,由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应急办主任,网格化中心、城管中队负责人兼任应急办副主任。各单位也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确定应急管理工作负责人,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按照镇应急办的统一安排,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完善应急队伍建设。建立1+4+22+X应急队伍体系,1是指依托民兵预备役、网格化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专业人员组建一支由60人组成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突发公共卫生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4是指采取合作共建、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积水抢排、堤防抢险、泵闸抢险、绿化(广告)抢险四支专业抢险队伍,每年定期开展演练。22指各村居委分别组建了一支15人组成应急救援队伍。X指根据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发动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在教育培训、隐患发现、先期处置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

1.严格应急值守制度。建立机关和网格化中心联合值守制度,实现24 小时应急值守无缝衔接。工作日白天由镇政府办公室行使值守应急工作职责,由办公室人员轮流担任值班员,负责镇政府与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络联系、紧急公文传递、信息汇总上报、应急统筹协调等工作。双休日全天、工作日夜间及节假日夜间由网格化分中心派员进驻值班室,承担值守应急事务工作,派驻人员原则上保持相对固定并定期交流。其中节假日和特殊敏感时期及重要活动期间,应严格执行市、区政府值班工作规范,由镇领导轮流在岗带班,机关科级干部轮流值班。值班员应保持值班电话和手机随时畅通,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完善交接班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有关信息,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先期处理。

2.落实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要求,及时准确地将突发事件信息和各类应急信息报送到区应急办(区总值班室)。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求实为本、依法处置” 的原则,严格落实事发后30分钟内以口头方式方式、1小时内以书面方式向区应急办(区总值班室)书面报送,严禁出现迟报、漏报和瞒报现象。

(三)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制定华新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使用于本镇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以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等日常管理工作。村居应急总体预案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全镇22个村(居)分别制定村(居)应急管理总体预案,搭建和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空间上不留死角。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制定和完善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进一步细化应急处置流程,明确应急处置措施。

2.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各职能部门和村(居)根据年度计划积极组织各类应急预案演练,高风险地区、高危行业年度内需完成1-2次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修订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战性。

(四)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1.强化应急设施配置。根据上级政府系统值守应急管理要求,完善镇值班室应急设施,配备有线、无线通信联络、视频点名设备、800 兆通讯终端以及录音电话、传真、复印、打印、计算机等其他一般办公设备,建立健全应急值守相关制度规范,配齐值守应急工作必备装备器材。同时,将应急管理延伸到村(居)委,帮助村(居)委建设一批贴近市民群众需求的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利用现有资源,设立“应急宣传栏”,宣传应急常识,开设社区风险预警提示;配置“应急小广播”,为每个村(居)委分配备预警信息收音机;配备“应急急救箱”。结合社区特点,组建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居民、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应急响应力量;建设“应急实训点”,利用现有村(居)活动场所,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包扎、灭火和逃生器材使用等基础自救技能训练。

2.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按照“街镇统筹、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调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抓好应急物资品种、数量、质量和经费的落实。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的调查、登记、核实工作,准确掌握本辖区物资储备实情,探索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针对重点物资和救援装备储备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和更换。

(五)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应急宣传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应急知识的宣传,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环境日”、 “119消防日”、 “安全生产月”、 “全民国防教育日”、“法制宣传日”等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宣传日(周、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使公众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工具,通过各种形式,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企业职工、学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推动应急管理知识进课堂、进社会、进企业,加强自救逃生演练,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加强人员培训。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分期分批组织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六)建立应急工作机制

在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设镇应急联动中心,将应急处置网与治安巡逻防控网、群防群治守护网、管理服务网充分结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功能整合的基础上,明确网格化综合管理职能,主要承担镇域范围内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工作,涉及城市管理、市场监督和社会治安等三大领域十七类可巡查发现问题的协调处置职能。具有应急管理职责的镇级协调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作为专业应急机构,承担党委、镇政府和镇应急委部署的相关工作。

附件:1.华新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2.华新镇总值班室工作流程

 

 

华新镇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