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2020年华新镇政府工作报告

主动公开

2021.01.25

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对接两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青东联动发展大局,全面铺开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速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团结奋进,勠力同心,着力谋划好“十四五”发展宏伟蓝图,全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镇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力以赴,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牢牢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建立防控工作指挥体系,坚决执行“三个覆盖”“三个一律”,织严织密基层防控网络,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举措。累计设防设卡198处,启用集中隔离点3个,发动志愿者1万余名,累计排查20余万人,开展集中观察5900余人,居家医学观察1.3万人;主动帮助企业协调防疫物资、推进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总体稳中有序,始终控制在低风险水平。

齐心协力,开启物流枢纽建设元年

全力推动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蓝图落地。会同区商务委梳理的10个国家物流枢纽暨青浦区新基建项目全面启动,优递爱韵达总部项目、中通吉智能制造项目破土动工,引入鲜丰水果、德铁物流等总部经济项目,华腾路、华南路、新协路等枢纽内主干道路启动提标升级。全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巩固,枢纽经济发展动力不断汇聚。

迎难而上,稳固经济良好发展态势

面对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全镇经济工作扎实稳健。2020年全口径税收实现59.68亿元,同比增长11%,蝉联全区八镇首位;区级财政收入14.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42%。投资创业的热度持续升温,经济复苏的成绩令人鼓舞。

腾笼换鸟,推进重点区块转型深化

锁定三个产业园区内52个项目地块,根据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违法违规行为治理,在清退基础上开展收购收储。三大区域完成签约32户,腾出土地300余亩,嘉松中路、纪鹤公路两侧面貌得到改善。全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企业60家,调整面积339.9亩。建设用地减量化立项38.2公顷,验收39.3公顷。全镇转型发展持续深入,用地效能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抢抓机遇,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招商、上门招商、平台招商,引进合同外资3812万美元,实到外资6121万美元,内资实体型项目注册资金到位1.31亿元。好中选优,新增新朋、博隆、摩学、唐诚等用地项目12个,引大引强引实13户,发展动能稳步集聚。精准发力,新增有效纳税企业421家,对15家中小微企业、8家区重点商业企业和5家电子商业企业经济进行运行监测。全镇经济运转态势平稳向好。

惠企服务有力开展

积极落实疫情期间惠企政策,减免135家企业、商铺租金总计1052万元,扶持2215家企业3490万元;组织申报5批43家企业申请疫情纾困贷款6.69亿元。开展线上政策培训,新增、复审高新技术企业31家,新办、复审专精特新企业17家,新认定区级技术中心2家,市、区技术改造4家,获区级财政扶持资金226万元。推动洲泰轻工申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另培育小巨人企业4家。

规划建设并驾齐驱

凤溪社区控详规划已报市规资局审批通过,城中村改造方案已基本形成,正逐级报批,现状排摸工作已先行开展。全年征收工作完成农户53户、企业105家,腾出土地441亩,崧泽高架西延伸项目涉及16户居民全部完成签约,确保了市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完成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120户。完成了74.9公里农村公路、19处下立交、32.4公里市政道路、2122盏公共路灯及414公里雨污水管网的养护工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1万吨,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

城市管理创新深化

全力保障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办,出动平安志愿者1.1万人次,进一步完善了“1+8+N”工作体系。三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取得圆满成功,集中力量解决了动静态问题13947件。各类信访同比大幅减少,完成突出信访矛盾销项攻坚10件。保持扫黑除恶动态排查常态化,开展排摸行动412次,办结涉黑涉恶线索3条。全年刑、治案“110”报警数1386起,同比下降50.5%。网格与城运平台共受理案件13.6万件,结案率100%。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工单6600件,结案率97.3%,市民满意率79.7%,同比上升17%。受理“110”非警务类警情案件899起,结案率100%。制定推行《华新镇人口治理实施办法》,创新人口治理模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多项整治重拳出击

持续推动“三大整治”,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2.97万平方米,30个村居成功创建“人居环境先进村(居)”,开展群众大讨论活动320场次。开展“五违四擅”专项整治与“1+5+8”安全综合治理,共排查全镇626个实地经营区域1348家企业,约谈严重隐患企业62户,立案23件,查封严重隐患企业8户,拆除占用防火间距27处约4.39万平方米;推动“厂改冷库”专项治理,疏堵结合关停整治冷库20个,启动冷链科学化布局研究,为高规格冷链建设提供依据。落实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清理乱埋乱葬81穴。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八个农民中心村实施统一管理,农村一体化养护保洁全覆盖。推进周浜村、嵩山村创建农村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村。14个村合作社开展收益分配,分红总额1219万元,共惠及2.1万人,户均分红1625元。推动蔬菜标准园建设,打造“公司+基地+物流”新型农业业态,完成绿色食品认证481亩,认证产量3061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完成9个村的基础设施改造,惠及农户2915户。梳理完善了经联社为主体,村镇公司代管的集体资产管理模式,完成上福塑料等6家企业回购签约。制定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上海农交所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华新镇分中心正式挂牌。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全力推进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森林(陆域)覆盖率达14.04%,持续加强第三方公益林养护监管考核。推动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67个投放点改造有序完成,17个垃圾分类精品场所实效显著,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建立。加强固体废物闭环管理,整改问题点位55处。完成环保“两违”整治79家,中小河道周边企业污染源整治复核96家。完成40公里河道整治,打通3条断头河,开展各级河长巡河2738次,中小河道轮疏达标率100%,市考断面水质目标达标率100%,全面消除劣V类河道,市级河长制标准化街镇创建工作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稳步提升

疫情中建立文化娱乐经营性场所、公共体育场所常态化巡查机制,创新开展“防疫文艺作品连载”“线上运动会”等云端文体活动。下半年顺利承办了长三角、市、区各级赛事与活动共5项,组织开展了各级文艺配送63场,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快乐村民秀”“第二届群众文艺周周演”“第十四届篮球联赛”“第十届花样跳绳锦标赛”等品牌活动和赛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线教学、分步复课平稳有序,11所公办学校在区级统考中均名列前茅,凤溪幼儿园晋升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开展科普“六进”系列活动50余次。

保障体系日益强化

不断夯实基本保障体系,做好各类弱势群体受理审批,及时发放各类补助金与政策福利。购买“银发无忧”意外险1.2万人,长护险申请1561人,老伙伴志愿者结对服务高龄老人546人,建设区级示范型睦邻点35家。对2314位残疾人上门采集信息,向260余人提供居家养护。各类节日期间慰问残疾人、退役军人、高龄老人1480余人次,累计发放帮困补助金2130万元。募集慈善公益资金2056万元。帮助创业56家,新增就业岗位1811个。城乡居保贫困人员参保94人。成立华新镇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和巡回仲裁庭,共受理立案1539件,涉及金额3377万元。

民生实事惠民暖心

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居民小区天然气落户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动迁安置房二期项目基本完工,三期项目正式开工,华隆公园建成开放。“三个美丽”建设齐头并进,镇区道路修缮、“白改黑”工程有序推进,拆除老旧店招店牌471块,改造老旧住房10.3万平方米,为9个老旧小区安装55处电瓶车充电桩,叙中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杨家庄通过区级美丽乡村验收。社区自治架构不断完善,完成194家客堂间组建,申报星级客堂间154家,持续推进村居事务管理新载体建设。智慧安防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新纳入3个老旧小区与7个农民中心村。推进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应建尽建。积极开展应急防汛,成功防御“黑格比”台风、“810”强暴雨及雨雪冰冻等多次灾害性天气。

过去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和“三个责任制”,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监督,办理五届七次人大代表建议23件,解决采纳17件,代表满意率100%。

2021年主要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建党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国家物流枢纽与青东联动发展的重要机遇,全面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等各项工作,推动华新商贸服务枢纽城镇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口径税收实现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2020年基本持平。

新的一年,我们要着重把握好“1+1+6”的工作思路,即贯穿“一条主线”,围绕“一个中心”,推动“六个更高”。

贯穿“一条主线”

围绕国家物流枢纽蓝图,全力推进商贸服务枢纽城镇建设。

围绕“一个中心”

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这一理念切实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在人民城市建设中实现担当作为。

推动“六个更高”

推动更高质量谋发展,加快物流枢纽建设;更高起点定格局,推进城镇风貌更新;更高标准抓细节,塑造生态环境优势;更高要求促成效,提升城镇治理水平;更高层次树品质,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更高水平建体系,加强政府治理能力。

更高质量谋发展,加快物流枢纽建设

丰富物流枢纽内涵

厚植创新创业热土

拓展招商引资维度

更高起点定格局,推进城镇风貌更新

打造城镇发展新引擎

凝聚产业转型新动能

打通区域路网新脉络

更高标准抓细节,塑造生态环境优势

抓好碧水蓝天工程

抓好三个美丽建设

抓好卫生健康事业

更高要求促成效,提升城镇治理水平

坚守疫情防控底线

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夯实城市管理基础

更高层次树品质,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丰富文体服务品类

加快民生实事落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更高水平建体系,加强政府治理能力

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

推进规范型政府建设

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