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金泽镇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幸福社区样板间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3.03.31
近年来,金泽镇持续以青浦区新时代“幸福社区”建设为引领,以率先打造长三角乡村治理样板为目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契机,全面深化“一站两中心”建设成果,着力打造权责下沉、功能融合、便民服务、宜聚宜动的共享空间,构造“安全、和谐、美丽”的“温暖家”。
炼好“基本功”,挖掘本土特色,建设“特色”幸福社区。
以创建“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一村一阵地”为方向,从建筑风貌、区域定位、功能布局、文化宣传等方面,各村居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阵地。一是深入田野,开展前期调研。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方案设计思路,满足社区中心多元化整合需求,真正体现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便民性。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场所还给老百姓,让百姓真正体验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为。二是量体裁衣,构思专属主题特色。依托村居地理优势,利用自然景观和本土特色,为各村居设计独有的方案主题及氛围布置。如雪米村依托村内350多年的古银杏树,取谐音“盈幸”,意为圆满幸福,打造“盈幸雪米”品牌。如爱国村以俞仿莲、张文裕、陈阿友等一批英雄人物及烈士光荣事迹和革命精神为载体,通过“党建阵地”+廉政教育,突显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红韵爱国”红色教育基地。三是共融共享,凝聚共建合力。以幸福社区建设为契机,把多方力量凝聚在一起,促使多部门合作,共同参与到幸福社区建设中。通过把每个村居不同的特色、品牌和主题匹配到各职能部门进行再对接、再协商、再确认,各部门根据实际各认领一个村居作为本部门的阵地,形成了资源共享、阵地共建的良好格局。
聚焦“出实效”,强化阵地融合,建设“功能完善”幸福社区。
充分利用幸福社区力量共聚、资源共享、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幸福社区建设2.0升级版。一是优化功能设置,强化幸福社区“硬核力”。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服务阵地融合建设,进一步明确社区中心基本服务功能配置,不断拓展设施、设备等数字化应用,丰富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自选服务功能,提高社区中心服务功能集成度。二是深化阵地融合,形成幸福社区“共治力”。秉持“党群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服务共融”的建设理念,注重在功能融合上做文章,力争建设一批布局优、功能全、品质高的社区党群服务综合体。三是细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凝聚幸福社区“向心力”。线上通过“幸福云”、多功能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进行创新宣传、法制警示、党建文化教育等活动,自“幸福云”开展以来,工作端累计活跃用户数134,占比33.25%,2023年居民端功能累计访问频次5453,物业报修处置率和完成率均为100%。金泽镇城运平台2023年1-4月共受理案件33459件,结案33298件,结案达到率99.52%。线下以建设幸福社区为实体,把社区中心打造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党建阵地、事务办理、工作平台和公共空间,真正让幸福社区在基层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使金泽35个村居能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运用“新途径”,整合社区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幸福社区。
深度挖掘社区在人才、资金、服务等领域可撬动资源,积极吸引市场化参与社区中心公共服务项目,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中心运营模式,丰富和拓展幸福共建计划,构筑个性化社区治理参与平台。绘就幸福“同心圆”。充分利用幸福社区共建力量,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指导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队。持续吸引优质企业、社会组织、人才持续入驻社区成为“幸福合伙人”,目前,有157家社会企业成为了我们社区中心的“幸福合伙人”,2022年完成纳税38.2224万元,2023年新入驻44家,目前新增2家已纳税0.49万元。例如东西村的“虹桥画廊”、岑卜村的“微笑草帽”、三塘村的“哈玛匠”。提升经济“软实力”。近年来,在幸福社区建设的加持下,不断引进各类企业,打造一个个属于金泽的“网红点”。在东西村,虹桥画廊为村民打造“家风林”和“清凉亭”,把不足百户的村落打造为网红打卡点;在三塘村,“哈玛匠”果品种植为村提供优质桃子、金柿、葡萄等果品种植销售,拉动了村的经济效益;在岑卜村,与“微笑草帽”签订了“整村运营”合作协议,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经营农家乐、民宿以及集体经济分红等多渠道实现“宅经济”增收,真正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打造文旅“七彩图”。探索以幸福社区阵地为依托,以各片区的示范型社区中心为标记点,以点连线、以线成片、以片绘图,串连起金商西莲4个片区的社区中心建设点位,利用沿途中的景点进行串联最终形成7种不同的路线,着力推出有金泽特色的“幸福七彩旅游路线图”,盘活周边资源、带动旅游发展,真正让幸福社区在基层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