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法律援助分队2020年度志愿服务方案
QB0305001-2020-007
主动公开
沪青司〔2020〕22号
上海市青浦区司法局
2020.06.0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法律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根据《中共青浦区委办公室印发〔青浦区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委办〔2020〕15号)要求,结合实际,指定本志愿服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法律服务促进文明实践为核心,着眼新形势、新要求,关注百姓生活热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打造和完善一支具有专业性、功能性、社会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援助志愿队伍,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最坚实的志愿服务力量,点亮城市温暖,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和需求,让人民真正有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一)志愿服务+法治教育,深入推进全民学法普法
法治教育宣传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特殊人群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法治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基层、进企业、进楼宇、进校园、进网络。为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搭建学法平台,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基层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二)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加大基层法律援助服务供给力度
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原则,重点关注贫困人员、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打造一支有温度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化便民服务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主动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定期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经常性、面对面、家门口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案件受理服务,让基层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得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志愿服务+人民调解,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坚持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基层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问题,依法稳妥地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志愿服务律师与人民调解工作站、工作室相互协作,积极参与调解过程,及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努力共同提高纠纷调解效率。充分利用调解员培训和援助律师培训平台,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的专业互补,提高法律援助办案律师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水平和办案技巧。
三、项目安排
1.“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基层工作人员有效化解纠纷的需求,为以村居委会干部、居民区楼组长、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基层群众自治力量开展法律知识学习,调解技巧培训等志愿活动,提升基层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主要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工作人员,服务时间:6月)
2.“他山之石,援调互助”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法律援助律师提升调解技能和人民调解员提高法律储备的需求,组织优秀律师和优秀调解员互相提供培训交流讲座,援助律师以“接单”形式不定时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提供法律帮助,促进调解工作顺利进行。(主要服务对象: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律师,服务时间:6月培训,长期不定时参与调解)
3.“精准扶贫,法援律师面对面”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困难群体的生活难、维权难法律需求,开展律师一对一免费法律咨询、开展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讲座、志愿者结对跟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志愿活动,切实提高困难群众就业能力和维权效率。(主要服务对象:特困户、低保户,服务时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4.“以法育人,法律进课堂”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未成年人法律素养培育的需求,开展志愿队进课堂为小、中学生上一节生动的法律课,选用影片播放、模拟情景展示等有趣形式让孩子们提高学法的兴趣,建立守法的自觉。(主要服务对象:学生,服务时间:9月至11月择期)
5.“送法进工地”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工地农民工安全务工需求,志愿队进工地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即时建立个人劳务用工风险档案,通过与用工单位协商、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方式切实确保农民工减少务工法律风险。(主要服务对象:农民工,服务时间:9月,视疫情防控情况待定)
6.“法援夕阳红,温暖老人心”志愿服务项目。针对空巢老人的法律需求,组织志愿队主动上门倾听老人的法律援助诉求,一站式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律师办理法律援助委托手续,方便老人足不出户获得有效的法律援助。(主要服务对象:老年人,服务时间:10月)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青浦区司法局负责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组织落实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分队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形成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建忠担任队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尤海东担任副队长的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服务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基层,紧贴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人均每年从事志愿服务时间达到20小时。
2.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三级文明实践阵地的平台功能,加强与各级阵地工作人员的交流配合,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系统跨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高效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发挥各法律服务业务特长的同时,形成法律服务合力,根据不同公众的需求特点,对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确保志愿服务有序开展,进一步实现志愿服务实效化。
3.加强督导激励。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成效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文明律师事务所创建标准,引导各部门、各律师事务所积极稳妥、富有成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强化对各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完善激励机制,对文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纳入各项先进评选优先考虑范围,对活动开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附件: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分队人员组成名单
青浦区司法局
2020年5月19日
附件:
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分队人员组成名单
青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分队由以下人员组成:
队长:朱建忠(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队长:尤海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组长:刘晓平(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楠(促进法制科科长)、吴婷(普法治理科科长)、各司法所所长。
成员科室和部门:法律援助中心、促进法制科、普法治理科、赵巷司法所、徐泾司法所、华新司法所、白鹤司法所、重固司法所、朱家角司法所、练塘司法所、金泽司法所、盈浦司法所、夏阳司法所、香花桥司法所。
今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律援助分队组成人员职务如有变动,由其接任领导自然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