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塘镇“三所联动”构筑基层稳定和谐“新防线”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03.07
练塘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的工作理念,积极整合司法所、派出所与律师事务所等基层法治力量,持续完善“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关心群众、化解矛盾,构建矛盾纠纷化解“闭环链”,推动矛盾纠纷“群防群治”,全力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打造具有练塘特色的“三所联动”新“枫”景。
“立足三源”,从源头减少矛盾增量
立足警源,化解易激化的风险矛盾。从派出所接报的“110”警情出发,注重从无法当场化解且易产生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入手,引入“三所联动”机制化解。对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或刑事案件,按照规范程序,将原始纠纷纳入“三所联动”化解,从当事人内心根源出发消解矛盾,防止同一矛盾纠纷再次爆发,引发次生案件或更为严重的违法犯罪事件。立足地源,化解主动发现的基层矛盾。针对基层矛盾易发、多发情形,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作用,指导并协助村(居)委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动发现潜藏风险、主动介入矛盾调处,经过村(居)委会提请即可启动“三所联动”,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遏止于发展进程。立足事源,化解党委政府关注的复杂矛盾。重点关注涉众型矛盾纠纷,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履职过程中和重大政策调整与群众短期利益发生冲突引发的矛盾纠纷,在镇平安办统筹协调下,“三所”从源头介入,同步开展工作,全过程介入事件处置。
“三所联动”,全过程加速定纷止争
派出所牵头搭台,全程控场。立足“有事找警察”的群众基础,派出所推动打造“三驾马车”解纷格局,在所内设立“三所联动”工作室,助推社区民警、调解员、签约律师“拧成一股绳”,牵头组织,上下联动。司法所统筹资源,穿针引线。司法所落实人民调解员定时坐堂接待机制,对纠纷调解的时限、文书和程序等开展业务指导和把关,引入公证、仲裁等机构,并与法院加强诉源对接,各项流程衔接顺畅有序。律师事务所专业支撑,居中说法。明确签约律师入驻“三所联动”工作室,每周2个半天会同民警、调解员坐班开展咨询接待和矛盾化解,加强疑难矛盾的法律指导,为群众厘清法律关系和责任。
“调访”闭环,根源上助力纠纷平息
建立健全接案、调解、执行、后续跟踪的工作制度,努力实现矛盾纠纷缓和后不反复。定期开展纠纷排摸分析,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摸分析联席会议,通过“110报警”“调解受理”“村居排摸”三大渠道,将矛盾纠纷分类、通报研判,实现快速分流,实现派出所民警在接处警中遇到的矛盾纠纷类警情,尤其是民事类小纠纷交由司法所进行调解受理;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的纠纷交由派出所重点关注;涉及复杂法理问题的纠纷交由律所律师进行分析建议。定制个性差异调解方式,针对当事人个性特点,将当事人安排至派出所或协调至司法所调解室进行调处,切实遏制矛盾激化并引导化解方向,促进矛盾双方互相理解、理性沟通。建立“30天回访跟踪机制”,矛盾纠纷化解后,一般类矛盾纠纷至少回访1次,关注类矛盾纠纷至少回访3次,重点类至少回访6次,督促当事双方履行调解协议,严防矛盾反复。未化解的矛盾纠纷,落实一名案件专员,跟踪案件办理进程,定期上门走访关心当事人。
练塘镇“三所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派出所公安机关的权威性、司法所调解工作的群众性、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依法化解、高效化解,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2022年以来,练塘镇“三所联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已接待受理矛盾纠纷60余起,成功化解50余起,解答法律咨询60余次,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升级激化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效维护了辖区安全稳定。
下阶段,练塘镇将持续深化推广“三所联动”机制,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充实基层法治工作力量,提升依法调解能力,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压实工作责任,整合叠加“三所”力量横向协同、上下贯通,优势互补、无缝衔接,强化科技赋能,注重宣传推广,切实推动“三所联动”机制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