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文字解读:《青浦区练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主动公开

2021.01.2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是“十四五”时期练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规划,是指导练塘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规划》编制工作从2019年开始并完成了基本思路研究。2020年4月至5月,课题组进行了广泛的部门访谈和实地调研,并与镇领导多次进行深入沟通,形成了《规划》初稿。2020年7月,完成《规划》编制成果中期汇报。9月,镇政府召开《规划》大讨论与专家评审,《规划》成果顺利通过评审。之后,课题组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青浦区委关于制定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相关文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规划》回顾了练塘镇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练塘镇要牢牢把握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以及生态价值转化的机遇,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为此,《规划》确立了练塘镇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首位战略,要主动对标一体化示范区“四个新高地”要求,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围绕建设“长三角‘绿色赋能中心’和新一代绿色创新发展社区样板”,紧扣“绿色”和“融合”两大关键词,充分发挥腹地支撑作用,以绿色发展为丹青,绘融合发展之画卷。

“十四五”时期,练塘镇的总体定位是打造“以绿为底、融合发展”的功能腹地。具体包括以绿色珠链为载体,打造区域融合的生态腹地;以绿色创新为核心,打造三产融合的产业腹地;以绿水清波为重点,打造治理融合的保障腹地;以绿色田园为抓手,打造城乡融合的人居腹地;以绿色城镇为切入,打造三生融合的实践腹地;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打造三色融合的文化腹地。

总体发展目标概括为“推动六个深度融合、取得六个显著成效”。具体包括推动区域深度融合,开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动能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治理深度融合,协同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城乡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三生深度融合,人居品质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三色深度融合,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于总体发展目标,《规划》共设计了17项具体工作指标。

接下来,《规划》分别从区域协同、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城乡融合、三生融合、文化建设等六大领域谋划了“十四五”时期练塘镇的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进区域深度融合。与周边地区共同营造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营商环境,共建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共促文旅资源开发,推动基础服务跨区域互通共享,尤其是配合做好通用机场、沪苏湖城际铁路练塘站、南北快速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推进。进一步深化镇企联动。二是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与延伸产业、文旅与健康产业、智造与平台产业、绿色与环保产业等重点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企业服务。同时,加快完善练塘产业社区、有序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进要素资源,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进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能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保障居民的生命与健康。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深入推进城乡精细管理。四是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以交通体系、城镇建设、城乡风貌管控等为抓手,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等措施,加快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五是推进三生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生产绿色低碳、推动生态优良宜居、推动生活安居乐业,实现生产、生态与生活的共融共享。六是推进三色深度融合。努力将练塘打造成为“经纬天地”红色文化的传承地,“锦绣天地”绿色文化的根植地,以及“江南故地”古色文化的辐射地。

基于以上工作谋划,《规划》梳理了重大项目清单,包括阿特麦文化产业园、震坤行新建一站式工业品智能仓储平台项目等7个产业发展类项目,污水厂扩建、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等2个生态环境类项目,建设南北快速路、练塘镇物流中心、航道整治等11个基础设施类项目,以及建设长三角师资培训交流中心、唯实希望小学文体综合楼、配套安置房等12个社会民生类项目,总计32个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