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支撑绿色青浦建设——上海市青浦区林业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简介 2025-10-27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基层林业单位的科研创新能力与生态治理水平,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林业站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成立院士工作站,下设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等三个工作小组。工作站由上海师范大学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地理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共有8名正教授(含1位院士)、12名副教授和讲师,以及2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面向青浦区林业建设和发展需求,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围绕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森林湿地建设与管理、以及生态科普教育三大方向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设青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系统

依托青浦区森林湿地监测样地、青西郊野公园、南月圩、大莲湖和淀山湖等典型生态区,建设长期生态监测体系,对植被群落结构、水文过程、生物多样性、碳汇功能等进行连续观测。通过长期数据积累与模型分析,工作站为研究城市森林湿地在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碳储存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青浦区乃至上海市的生态补偿、生态红线划定及湿地修复工程提供决策支撑。
服务青浦森林湿地建设与生态修复发展需求

工作站积极推动本地生物多样性调查、森林湿地生态修复评价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实践。通过对青浦区湿地的长期调查,提出了湿地生态健康的鱼类和浮游生物指示物种清单。同时,还为区内重大生态项目提供技术评估与咨询服务,承担湿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建立青浦区湿地数据库。此外专家们在大莲湖和张马村开展了蛙类栖息修复成效监测、碳汇评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工作,助力青浦构建科学、可持续的森林湿地管理体系。
面向中小学与公众的生态科普教育与传播

依托青浦区现有的自然教育资源与科普设施,工作站定期举办走进森林湿地生态课堂、青少年自然观察营、湿地保护主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师生走进青西生态实景,沉浸式体验自然之美,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乡土地理环境。五年来,工作站累计接待来自青浦以及上海各区的中小学师生、大学生、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以及社会公众1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助力青浦生态科普品牌建设。
展望未来,青浦区林业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坚持“科技引领、智力支撑、社会联动”,持续完善生态观测网络,加快成果转化,扩大科普影响力,以青浦为核心,辐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协同路径,为建设“人水和谐、林湖共生”的生态青浦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