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印发《2022年青浦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计划》的通知

QE3303000-2022-005

主动公开

青绿容〔2022〕20号

上海市青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2.04.20

各街镇绿化林业主管部门、区建管委、农业农村委、水务局、房管局、新城公司、青发集团、现代农业园区绿化林业管理部门:

现将《2022年青浦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青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2年4月20日

2022年青浦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计划

美国白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典型的杂食性食叶害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为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等重大有害生物的入侵扩散,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国家林草局的工作要求,青浦区全面动员、认真部署,全面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2022年青浦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遏制疫情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突出重点、分区治理、联防联治”的原则,严格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预防和除治并重,切实加强疫情监测、科学精准防治,扩大社会宣传,营造“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推进监测预警智能化、检疫御灾信息化、防治减灾社会化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

二、加强领导,层层落实

美国白蛾监测与防控是一项重要职责,要充分认识到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防治的紧迫性,意识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青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专门成立美国白蛾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王滨同志任组长,邓春兴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吴利荣、姚银根任副组长,各相关技术人员为组员;各街镇和相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层层分解任务,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确保美国白蛾监测和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三、强化监测,健全制度

(一)性引诱剂监测。在重点区域布设美国白蛾性引诱剂诱捕成虫,诱捕器挂设林地以杉类树种为主,其他阔叶树种为辅。要结合历年发生情况,合理布设诱捕器,确保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重点区域包括:练塘镇浦南村、东庄村、东方红大桥拦路港南侧;金泽镇西宋水闸、莲西公路两侧、青西郊野公园;重固镇油墩港两侧;朱家角镇张马村、沈太公路两侧、珠溪路两侧;赵巷镇中步村;白鹤镇太平村;夏阳街道夏阳湖周边等区域。其余区域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人员进行定期定点巡查。

(二)测报灯监测。从4月上旬至9月下旬,各街镇要安排人员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测报灯下美国白蛾诱虫的数量。同时,根据各街镇林地分布特点,在重点区域、往年诱捕到美国白蛾成虫的区域加设测报灯或诱捕器,并加大巡查频次,每日观察并做好诱虫记录。

(三)人工监测。根据美国白蛾生活史特性,全面、定期开展美国白蛾疫情调查。在三个世代的幼虫发生阶段(5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开展全区普查,每个街镇安排人员定期对重点路段、重点树种进行踏巡查,尤其注意观察是否有幼虫网幕现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快速处置。

(四)动态监测。及时了解青浦周边地区美国白蛾发生与危害动态,结合实际调查,认真研究分析,预测传播态势及发生风险。

(五)信息报送制度。建立疫情和重大信息报告制度,实行每日疫情“0”报告制和发现疫情即刻报告制。4月1日至10月31日,每日上报监测情况,并在微信小程序“疫报告”中做好每日监测数据录入。

四、严格防控,综合除治

美国白蛾防治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要求进行,重点查治第一代,严密查防第二代,全面监控第三代。在美国白蛾疫情发生时,可采取以物理、生物、仿生等无公害防治方法为主的综合除治措施。

(一)人工防治

喷雾防治:喷雾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在幼虫发育初期、破网前进行防治,可安排防治4-5次,第一代幼虫防治2次,第二代幼虫防治1次,第三代幼虫防治1-2次。在高龄幼虫期防治时,要适当加大药量、增加防治次数;重点区域适当进行补防。药剂必须选择登记注册在美国白蛾防治上的农药品种。全年预计人工防治面积6万亩次。

除卵防治:以街镇为单位,在诱捕到美国白蛾成虫、发生过美国白蛾幼虫危害的林地,于美国白蛾产卵期组织人员开展产卵情况调查和人工摘除卵块工作,可达到降低美国白蛾虫口基数目的。人工摘除的带有卵块的叶片、枝桠要集中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

围草诱蛹: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发生严重林地、河道林网、交通干道等区域,可在树干离地1-1.5米处,按照上松下紧围绑草帘诱集幼虫化蛹,第1、2代蛹每隔5-7天更换一次草帘,第3代蛹于越冬蛹调查结束后统一收集,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剪除网幕:根据美国白蛾幼虫4龄前结网危害的习性,组织力量进行人工摘网作业,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用黑色塑料袋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剪网时要尽量避免幼虫外溢,剪下的网幕必须做到就地喷药、烧毁或深埋处理。网幕越小,剪网防治效果越好。

蛹期除治:11月至次年3月,美国白蛾幼虫已完全化蛹,进入越冬状态。相比第一、第二代化蛹及孵化时间,越冬代化蛹孵化时间长达三个月,是开展除蛹工作的最佳时机。在这段时间内,各街镇可安排人员进行挖蛹工作,能有效降低美国白蛾越冬虫口基数。

清理林地:要及时清理疫情严重地块的枯死树木、枯枝落叶,能部分杀灭未入地在树皮缝隙、树下草叶中化蛹的虫蛹。清理出的枯枝落叶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扩散。

(二)无人机防治

针对虫口密度大、人工防治无法覆盖的廊道、片林、林带等区域开展无人机防治。开展无人机喷药防治前,要提前做好飞防区域内绿色作物种植、林下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场所的安全告知和避让、迁移防护工作。全年计划开展无人机飞防1.8万亩次。

五、强化检疫,严堵漏洞

从美国白蛾的习性及特征来看,人为传播在美国白蛾扩散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即随物资及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蔓延。加强检疫环节工作是防止美国白蛾扩散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严把植物检疫关,能有效降低外来入侵的风险。对辖区内苗圃地,严把植物检疫关,定期开展日常巡查、风险排摸和监督管理;对造林、绿化建设项目,建立造林绿化工程普查制度,查清苗木来源,第一时间排查外来隐患,有效降低外来入侵的风险;在办理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过程,做到报检手续齐全,受检程序严谨,准确掌握调运对象的来龙去脉,禁止林业有害生物随着调运载体进行传播,严防疫情人为传入。

六、组织培训,加强宣传

强化美国白蛾监测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普及美国白蛾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简易识别和监测办法,使社会公众了解美国白蛾的危害与基本知识,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增强参与美国白蛾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层层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监测、检疫、除治和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林业和绿化有害生物突发事件能力。

七、落实资金,储备物资

美国白蛾危害性极大,一旦疫情暴发,在短时间内就能威胁到林业建设成果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做好药剂药械等物资储备工作是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区财政连续多年加大有害生物监测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2022年我区共安排150万元美国白蛾专项资金,可用于加强必要的应急防治设备、药剂储备等,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救灾经费保障。各街镇和相关单位要结合防治工作实际,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开展好美国白蛾普查、专业防治和群防群治工作,确保疫情除治和防控工作需要。

八、畅通信息、联防联治

美国白蛾扩散速度快,寄主对象杂,发生范围广,要推进区域、部门联动,各街镇、相关单位可通过建立微信联系群,加强沟通协作,多途径、多形式与本辖区绿化、农业、水务、交通、房管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联合监测预警、联动防控治理。同时,积极开展村与村、镇与镇、区与区之间的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工作,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