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徐泾镇西虹桥诸光路西侧51-01地块土壤环境修复方案相关信息公开 2021-04-08
徐泾镇诸光路西侧51-01地块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谢卫路/沪青平路交汇处东北侧,四至范围为东至51-07规划地块、西至沪青平公路、南至51-03和51-04规划地块、北至谢卫路,外形为不规则多边形,总占地面积约24539 平方米(m2)。该地块历史上为农村宅基地、农田、树林和商铺。自2017年起至2018年,地块内的建构筑物陆续被拆除。该地块未来拟用作商业服务业用地(C2)和商务办公用地(C8),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二类建设用地”。
该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2019年8月)、详细调查(2019年11月)和风险评估(2020年6月)工作均由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前期的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部分土壤样品中的苯并(a)芘和苯并(b)荧蒽的检出浓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筛选值,且关注污染物苯并(a)芘和苯并(b)荧蒽对人体的暴露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根据风险评估的专家评审意见,需对超风险的污染土壤,编制修复方案,开展土壤修复工程。
因此,受上海市青浦区土地储备中心委托,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前期地块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对现场的污染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实验室内开展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可行性研究,并编制了本修复技术方案。
根据前期初调、详调和风评结果,项目地块的清理目标值和修复目标值,如表所示。
基于修复目标值,本地块污染土壤截弯取直修复面积688.26平方米,建议修复深度0~1.5米,修复方量为1135.17立方米,目标污染物为苯并(a)芘和苯并(b)荧蒽。
经过修复技术的筛选、评估和实验室可行性研究,确定了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参数。针对污染土壤中的苯并(a)芘和苯并(b)荧蒽,采用化学氧化工艺,药剂添加比例为CaO1%,过硫酸钠2.5%。
形成如下修复技术路线:针对PAHs污染土壤,采用异位化学氧化技术进行修复,达标后可作为清洁土回填挖掘形成的基坑。
整个修复工期预计60日历天,具体包括施工准备工作、现场清表和修复区域建设、污染土壤修复、验收监测等。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本项目修复费用总计为304.9万元。土壤修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做好二次污染的防治工作。
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单位和效果评估单位。其中,环境监理单位对该地块土壤修复实施全过程开展监理工作,重点关注修复实施过程与修复方案要求的相符性,以及修复过程的二次污染防控情况。效果评估对修复完成土壤开展验收工作,并对验收过程和数据有效性、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