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62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2.05.20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盛小宝委员:
您在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62号提案《关于加强青浦区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我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1年)》(沪委办发〔2018〕24号),我区制定了《青浦区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1年)》(青委办〔2019〕77号)。实现了三个“明显”:即本区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明显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明显提高,技能人才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明显改善。期间完成11.7万名劳动者技能培训;实现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市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52名,区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138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35%;打造“青能浦卓”职业培训品牌;企业新型学徒制、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工作居全市前列;在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全国扶贫技能大赛等均佳绩。具体如下:
一、加大政策扶持,提升劳动力技能促就业
贯彻落实《关于对本市劳动者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的通知》(沪人社规〔2021〕5号),对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本市户籍的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和原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职从业人员、本市中职和高等院校的毕业学年学生、残疾人、退役五年内的退役士兵等经认定的人员和外省市户籍、在本市就业的在职从业人员,参加经本市人社部门备案的企业或社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组织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均予以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劳动者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不同等级,补贴标准分别为初级工(五级)1500元/人,中级工(四级)2000元/人,高级工(三级)2500元/人,技师(二级)3000元/人,高级技师(一级)3500元/人。补贴对象范围内的本市户籍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和原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残疾人、退役五年内的退役士兵按补贴标准享受100%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在职从业人员按补贴标准的80%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高等院校毕业学年学生在毕业学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补贴标准的80%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年学生在毕业学年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补贴标准的80%享受1次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二、创新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培训就业信息互通
我局将各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全新的“青浦人社”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各类就业培训政策、招聘信息和培训招生信息,扩大培训就业信息互通,增加技能人才风采栏目,加大我区技能人才典型的宣传力度。此外我局自2015年6月开始编印《蓝金领》月刊,发挥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舆论导向,《蓝金领》图文并茂,有政策百事通、热点关注、培训机构介绍、培训专业介绍、技能明星、招生信息等栏目。每月一期,每年10期,送到各街镇、社区和园区,定期向全区600多家企业、职工发布最新的职业培训相关政策和职业培训讯息。
三、企校对接,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
区人社局长期以来致力于服务企业、服务人才,助力企业留住人才。围绕“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四大主题,为各类从业人员制定并推进政策实施落地,惠及各行业企业单位。2020年起重点推行“新型学徒制”工作。招工即招生,以与学徒制实施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或企业内部因为开展新业务、使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的转岗人员为培养对象,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订制化培养模式培养学徒。实施单位按照生产服务实际确定培训项目,选拔本单位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导师,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市、区两级分别对实施单位给予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对新招用人员市级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初级工水平)、6000元(中级工水平)、8000元(高级工及以上水平),对转岗人员市级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区级补贴标准为符合市级补贴条件的实施单位叠加每人每年2000元。学徒完成培训和考核鉴定并经实施单位评价合格的,按补贴标准给予100%补贴。
四、注重选拔推优,完善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
我区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建设。2011年起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区级层面首席技师项目资助工作。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国资委等部门成立了青浦区首席技师培训选拔工作小组,共同推进区首席技师资助项目,对区首席技师资助项目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从2014年起,我区将区首席技师项目带头人纳入区人才队伍管理,区首席技师和区拔尖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即对工作室带头人每年给予1万元首席技师津贴,通过每年考核最长可资助5年。此外,每年还享受一次学术休假、一次健康体检,还给他们发放区人才服务金卡,享受健身等相关服务,并择优推荐参评市首席技师资助项目。2017年起,我区把对区首席技师项目的企业一次性资助提高到10万元,2021年起,对工作室带头人每年给予2万元首席技师津贴,通过每年考核最长可资助3年。上述对项目企业和领衔人的资助力度在全市领先。“十四五”期间,将对不少于60个青浦区首席技师项目给予资助或追加资助。
五、发挥资金效益,推进区域职业培训品牌建设
2017年,青浦区委区政府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局牵头,会同区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其他6家成员单位,委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统筹部分,组织实施 “青能浦卓”青浦区推进企业职业培训重点项目,通过三个层级的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打造与区域产业体系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建设高地。第一层级针对企业高层,依托学院高端师资资源,培养企业家核心发展能力,起到带动效应,服务青浦人才战略。第二层级是面向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的专题课程,开展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快递物流、会展服务、民用航空、创意产业、智能制造、电商运营、总部经济、大数据、供应链等培训,帮助企业中高层人员实现知识技能的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第三层级是开展企业一线职工个性化移动学习平台,针对企业职工受制于各种因素无法参加面授学习的情况,开发了以微信、手机APP为载体的青浦区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在线移动学习平台,微课程涵盖生产制造、运输物流、商贸旅游、创业技能等行业领域,使职工的职业能力提升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职业技能。截止2021年底,“青能浦卓”项目第一层级累计培训299人,第二层级累计培训4365人,第三层级平台累积注册63090人,累计选课学习419997人次。
六、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新业态技能提升项目培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越来越庞大。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更好纳入整体社会保障体系,新就业形态相关企业如何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都急需解决。根据《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青浦区、上海顺衡物流有限公司被列入第二批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合作开展顺丰网约配送员岗位培训和技能等级培训。根据网约配送员作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工作和生活特点,培训工作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员实地参与并充分学习、掌握培训内容,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我区针对该试点项目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对每个完成岗位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补贴200元。截止2021年底,该项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岗位培训3396人,补贴人数3170人。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组织实施“青能工程”,做好各项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围绕本区产业布局,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对先进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实施精准化培养,加速壮大一个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集群。通过组织实施“首席技师”资助项目、打造传统技能挖掘保护传承“一镇一特色”、评选表彰首批“特级技师”等工作,支持青浦区打造“五个新区”、建设“五个体系”、创造“五个一流”的服务国家战略新目标。
二是推进技能竞赛和技能实训衔接,进一步推动技能竞赛成果转化。2022年是世赛年,我区将大力建设区域技能人才培育实训基地,支持竞赛项目在技能人才培育中的成果转换。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作用,开展侧重于数字技能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带动技能提升。组建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供应链管理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等专业集训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竞赛带动人才培育和成长。
三是主动跨前,加强示范区三地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拟牵头两区一县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技能培训课程资源,建立示范区数字技能类补贴培训专业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引导推动华为、网易等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数字技能师资培养、课程设计、校企合作等工作。积极打造与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相匹配的技能人才新高地,为打造“上海之门”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主办单位: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