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青浦区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Qb3201000-2021-001
主动公开
青人社〔2021〕5号
上海市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02.21
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人事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各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现将《青浦区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2月21日
青浦区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青浦开启全面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今年本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五届区委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人社局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抓好创业培训、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工作,深化改革,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努力实现本区人社工作进入“第一梯队”的发展目标。
一、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全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各项稳就业、扩就业政策措施,及时评估和优化到期稳就业政策,梳理政策框架,做好政策衔接,在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长三角就业创业一体化、多渠道灵活就业方面开展政策探索研究和政策工具储备。加强就业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完善就业形势跟踪监测机制,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管理,强化后台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完善应对预案和处置机制,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强化目标约束,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8000个,其中新增非农就业岗位5000个;新增本地户籍就业人数20000个;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290人以内。
继续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创业型城区(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同步推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园和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青浦分基地、众创中心建设,强化对创业平台管理监督,拓展平台服务内容。广泛开展第六届青浦区创业大赛系列活动,推荐优秀创业者参加市、区各类创业评选活动。全年帮扶引领成功创业500人,其中青年大学生300人。
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把高校毕业生作为重中之重,协同各方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向2021届我区应届高校毕业生推送岗位信息,定期开展就业状况排摸及就业服务。深化“扬帆回青”大学生(青年)实习品牌建设,以岗位实习、职业训练、技能提升等途径增强大学生(青年)就业能力。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稳定在青农民工就业,鼓励支持农民工就地过春节。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等活动,强化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发布招聘岗位5.5万个,开展各类招聘和政策宣传活动各100场;帮助235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行动,积极落实企业职工线上培训补贴和以工代训补贴政策,重点推进新型学徒制工作,持续打造“青能浦卓”职业培训品牌。围绕我区产业布局,推广实施“高师带徒”计划,继续开展首席技师项目资助,项目遴选向重点行业、企业倾斜。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深入推进职业技能一体化建设,探索开发一批适应示范区产业发展需求、满足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协同要求的技能培训项目,持续推进三地联合技能竞赛,配套建立示范区技能人才培育和竞赛实训基地。配合市局有序推进第46届世赛筹办工作,充分利用3D数字游戏艺术、油漆与装饰等市级竞赛集训基地优势,做好选手集训工作。全年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7500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550人。
二、提供更加精准便利的人才人事服务
全面推进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把握好承接两大国家战略机遇期,高标准先行先试海外人才新政,丰富“长三角海外人才服务专区”功能,加快建设“长三角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园”,研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集聚扩充各类国际人才资源。做强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线下平台,推进线上平台“一网两号一平台”建设,加强长三角联合招聘,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推进本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围绕“一城两翼”发展需要,推荐认定区域优质企业作为重点机构,配合区域特殊人才引进,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能力水平。全面落实本市新时代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和本区青峰人才新政,突出人才服务精准度便利度,联合街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广度,持续打造“尚善慧聚”人才服务品牌。整合优化各类人才培养,落实上海领军人才实施意见和高层次人才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本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探索成立本区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助力示范区职称资格互认政策落地,深入推进长三角人才评价一体化。实施人才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推进人才引进业务,进一步提高”一网通办“成效。建立完善“一口式”人才服务窗口,优化高层次人才专窗服务。
有序规范事业单位等人事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业务整合,推进全区事业单位人员全流程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全职业生命周期可查询,使我区事业单位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持续做好本区事业单位、社工、三支一扶等人员集中公开招聘工作。落实本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办法。规范开展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继续深化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善事业单位行业分类,做好本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社工薪酬调整工作。探索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做好本区机关事业单位福利保障和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三、高质量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城乡居保政策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入户调查结果,着力提升宣传实效,引导参保人员多缴长缴,落实在沪居住的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参加城乡居保,积极做好贫困人员和重点残疾人参保,发动无帐户人员参保,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深化城乡居保业务向社区延伸,指导街镇业务经办,实现业务“零材料”申报。
按期调整发放养老待遇。制定2021年四类体制外人员生活费调整意见,指导各街镇做好2021年原乡镇办企业中原居民户口退休人员养老金、未参保城镇及自理口粮户老年人养老补贴的调整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保养老待遇、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和一次性节日补贴。严格执行稽核内控管理制度,重点做好重复领取人员和服刑人员多发养老待遇追回。加强征地养老人员信息比对及个人账户维护更新,严格规范征地养老经办操作,强化资金收支各环节管控。
大力推进征地规程实施。优化调整征地经办规程内容,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搭建跨部门业务沟通协作平台,探索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快速审批制度,强化征地保障项目前期工作指导。严控征地保障业务经办风险,督促街镇妥善化解本区现存28个老批文未办结项目,扎实做好本区征地社会保障工作。
四、依法高效开展劳动关系和信访工作
多方协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强化创建企业达标激励,重点关注达标企业状况,申报创建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不低于610户。加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优化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加强新型用工模式劳动关系问题的统计分析和前瞻研究。提高欠薪保障金垫付效能。继续推进本区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开展本区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巩固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提升信访和12345热线工单处置的办理质量和效率。
大力提升劳资矛盾预警处置效能。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加强根治欠薪工作考核。落实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大恶意违法惩戒力度。依托大数据归集,做好劳资纠纷数据的分析研判,提高劳资矛盾预警效能。进一步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各街镇的属地责任,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劳动关系矛盾。大力实施精准监察,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全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实率不低于30%,举报投诉按期结案率不低于98%。
着力打造调解仲裁特色品牌。探索调解仲裁互联网服务,在劳动争议案件量较多街镇试点设立仲裁派出庭,深入推进街镇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行属地化争议一站式解决模式。落实常态化调解仲裁沟通协调指导机制,统一办案规范标准。建立调解仲裁疑难问题研究机制。加强与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和法院的合作。探索仲裁监察“一口受理”模式,探索建立速裁庭,针对群体性争议案件、农民工欠薪案件、简易案件,建立“速立+重调+立裁”的快速处置机制,降低劳动维权成本。全年综合调解率不低于68%,仲裁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2%。
五、全面提升人社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不断强化依法行政能力。按照全面依法治区各项要求,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督,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工伤疑难案件讨论制度,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答复答辩和债权申报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监督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制审核机制,做好备案审查、评估和清理工作。全面推进人社政务公开工作,扩大人社政策法规宣传覆盖面,开展各类法规政策宣传活动。
积极提升人社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行政审批“证照分离”改革落地,继续做好“一网通办”公共数据归集,强化公共数据运用,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推进落实“稳就业一件事”“出具档案证明一件事”。完善修订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双减半”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主动接受企业群众监督和评价。强化基层基础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持续推进大调研常态化、制度化。
六、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内规章制度,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项目为抓手,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加强政风行风督查,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落实各项干部管理规定。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全方位加强干部职工一线锻炼,继续开展干部培训和练兵比武活动。继续开展“五星”创建活动,搭舞台、树典型,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的作用,积极做好关心关爱干部职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