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QE2305000-2014-008
主动公开
青安监管〔2014〕20号
青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4.06.30
各镇、街道安全管理事务中心,各委、局、区直属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高温季节即将来临,季节性不安全因素逐渐增多,容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4〕9号),《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灾害性突发天气和防汛防台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沪安委办〔2014〕17号)等文件要求,切实加强高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做好夏季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夏季高温,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属于事故高发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夏季高温季节的规律和特点,精心组织好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可控。
二、严守安全红线,抓好高温季节安全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能因天气炎热而放松检查,更不能放宽检查标准,要切实落实好高温季节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督促工矿商贸等生产经营单位合理安排高温季节作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生产,特别是高危行业、高空作业、露天施工等,要督促企业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落实防暑降温用品的发放,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禁高温疲劳作业,严禁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发生,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更好的促进本地区和本行业的安全发展。
三、树立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我区安全生产“1+11+X”工作方案、“3*11*2”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深化隐患排查整治。
(一)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夏季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雨水多等因素,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放和使用产生影响。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防范,特别是要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储罐和管道的防爆、防雷电、防泄漏等工作。
(二)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夏季高温易引起工作场所员工的中暑情况,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做好高温季节各项工作的通知》(沪委办发电〔2013〕1号)的要求,做好高温天气下的防暑降温工作。尤其针对露天工作、高温工作的要合理安排劳动时间,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同时夏季高温导致挥发性化学品挥发量大、而现场作业人员穿衣少、皮肤暴露面积多,进一步增加了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可能性,亦容易引起职业性中毒事件。各有关单位对高温季节的职业卫生工作丝毫不能松懈,确保工人有个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防止出现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的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三)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各有关单位要深刻吸取我区近年来触电事故高发的教训,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现象,做好现场用电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严禁电线私拉乱接,要规范对临时线路布线、加强对现场电路管线的检查与维修,严禁电工无证上岗,减少触电事故发生。
区安监局将在每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组织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检查。各街镇及相关单位要结合本辖区、本行业企业特点,制定检查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夏季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加大对受高温、雷雨气候影响较大的行业及重点生产环节的监管,并在9月30日前将检查工作总结提交区安监局监察科。
四、强化保障措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市政府、区政府领导关于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要进一步制定并完善防范夏季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储备好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特别是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具有夏季生产事故特点的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并提前进行演练与完善,强化企业自救及处理事故的应急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防止事态扩大与恶化。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部门间的联系沟通与协调联动,建立预报预警工作机制,保证事故信息有效传递,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切实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营造安全氛围,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各有关单位要通过发宣传画、设咨询台、开安全讲座等方式,以多样化的形势来宣传和普及夏季高温季节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努力使从业人员能够在安全意识上发生“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宣传安全知识,营造人人懂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的安全氛围。
201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