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浦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工作计划
QA5204000-2017-04
主动公开
青知联办〔2017〕2号
无
青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7.04.11
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上海市青浦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规划(2013—2020年)》,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2017年青浦区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制定本计划。
1. 围绕“7+7”主导产业和我区三个科创中心建设及轨交17号沿线软件信息服务业建设等,支持行业组织、专利联盟、专业机构等联合开展知识产权布局与运营服务。在创新集群的培育过程中探索引入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等工作机制,研究支持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促进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和运用。
2.完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注重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鼓励申请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植物新品种,支持商标国际注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软件著作权登记、集成电路布局设计登记等知识产权创造。
3.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二、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工作,健全知识产权管理
4.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中加强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推动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在重点领域合作中开展知识产权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切实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支持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提高竞争力。
5.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和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事业单位等项目,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等环节,引导企业尊重、管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提高企业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6.引导优秀服务机构与区内外向型企业对接,推动建立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事务协调机制。
7.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搭建企业和代理服务机构之间专利代理服务“桥梁”,增加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推动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与经济、法律、科技、产业运行等其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发展“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等新模式,培育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8.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创业投资等机构广泛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促进知识产权质押、出资入股、融资担保工作。推进专利质押、专利入股、专利保险等的政策落实。
9.鼓励外商投资知识产权服务业,并着力培育区内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实务操作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10.加强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集聚更多扎根青浦、懂得国际法律和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继续推进专利管理工程师、专利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公需科目培训,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实务人才经验交流和继续教育,加强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文学艺术创作人员、教师等为重点知识产权培训。
四、加强宣传引导,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体系
11.深入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日宣传等活动,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推动科普工作全面纳入知识产权内容。结合专利试点示范学校的工作,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12.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完善常态化打防工作格局,进一步优化全程打击策略,全链条惩治侵权假冒犯罪。深化行政执法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提升信息应用能力和数据运用水平,完善与电子商务企业协作机制。加大对侵权假冒商品的打击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严堵侵权假冒商品的流通渠道。充实行政执法力量,加强打假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13.加强民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侵权假冒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对视听节目、文学和游戏网站、跨境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及大型商业场所、服饰小商品、家用电器、建筑材料、药品批发等重点市场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定综合治理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加强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利保护力度。
14.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在线监测,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假冒行为专项行动。加强对网络服务商传播影视剧、广播电视节目、音乐、文学、新闻、软件、游戏等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建立信息报送、线索共享、案件研判和专业培训合作机制。
15.进一步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治理能力,探索建立便捷、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形成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人民调解于一体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运用“两法链接”平台,全程监控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各成员单位上报线索、移送案件情况。
16.落实《青浦区关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过渡期办展的运营保障工作制度(试行)》,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型展会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机制,从展前排查、展中检查、现场调处等方面加大执法维权力度。
17.进一步落实“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的承诺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规范使用承诺标志等;落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培育单位项目,完善商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
18.将知识产权资助信息、侵权记录等纳入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并探索采集、处理和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青浦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