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二):衣食住行,是百姓身边小事也是“温暖家”里的大事 ( 2024年01月12日 )
2024两会时间开启
吹响了新一年的“冲锋号”
聚焦创新发展
代表委员们释放出哪些信号?
下一步又将有哪些举措?
展开“施工图”
描绘“实景画”
一起来听代表委员们的心声!
蒋超 青浦区人大代表 练塘镇浦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我所关注的还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今年提交了两份报告,也是关注“一老一小”的建设和推进。在2023年青浦民生领域取得了很多很大的成就,红房子医院的建立、新建学校布局,也在逐步地向我们青西地区倾斜,对于青西老百姓的就医、学生的上学,都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对于2024年来说,报告中有六个“变”,我觉得还是在“稳中求变”、在“变中生存”。2024年,我们村也在积极申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的片区化推进,希望能让我们村的集体资产反哺给我们老百姓,让我们的村民得到实惠,真正成为我们“温暖家”品牌的主阵地。
【名词解释】“五好两宜”:指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乡风好、管理好、宜居宜业
王印 青浦区政协委员 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政府在大力推进我们高标准菜田的规划,从传统的6型棚、8型棚,到现在高标准的联动棚,在天气寒冷的特殊季节,在青浦地区零下七度的时候,我们高标准菜田的菜苗几乎是没有冻伤的,这就是高标准菜田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型的机械设备和智能化的应用可以规划进去。
作为一个农业人,我们在引领这方面要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不能光低头种地,还要抬头看市场。因为上海是典型的土地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如何解决两个问题,产业链往后端走其实是一个途径。“田头工厂”的模式,在田头包装、在田头加工,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之后,这些富余劳动力就到车间来工作,解决就业问题,他的幸福指数就很高,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一个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把这些残余的剩菜、剩叶处理掉,让它们在田头变成有机肥料。
【名词解释】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