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烘干稻谷150吨,让农户不再有“丰收的烦恼” 2025-11-05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当前正值秋粮收获的关键期,青浦区稻谷烘干工作正有序推进,各粮食烘干中心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全力抢烘,以防秋粮霉变,最大程度解决周边粮食种植户“晒粮难”“存放难”的问题。

在上海青西绿色大米储运有限公司,五台十米高的30吨级“麦稻之星”先进烘干设备“火力”全开,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正在加快烘干刚刚收获而来的稻谷,两旁依次是热风炉和清粮机,再加上除尘、输送等设备,组成了现代化粮食烘干作业流水线。经过烘干系统一系列自动化处理后,最终变成颗粒干爽、色泽鲜亮的达标粮,烘干后的稻谷存入粮仓备用,整个流程高效顺畅,尽显机械化作业的优越性。整个流程高效顺畅、无缝衔接,尽显机械化作业的优越性,不到24小时就能完成从“湿粮”到“达标粮”的转变。
“客户送来的湿稻谷水分含量大概在28%—30%,我们会根据需求通过烘干作业把水分降到14.5%-15%,一个烘干周期差不多24小时。”上海青西绿色大米储运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家聪介绍,稻谷烘干后还会进行抽风降温,之后可以根据农户的需求安排碾米作业,“现在是农忙高峰期,每天烘干任务有150吨,碾米量也能达到60至70吨。”
这样的高效服务,让周边种粮企业受益匪浅。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练塘镇种了2200亩水稻,今年主打品种“青香软526”正在陆续收割。
“目前水稻收割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多亏了这个粮食烘干中心,我们可以按计划安排收割、烘干和稻米加工等工作,省了不少心。”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冯文晓说,田块离加工储运中心近,运输途中能减少时间差,避免稻谷在运输中受潮,更关键的是,中心的绿色加工标准与企业的绿色食品定位契合,“我们的稻谷不是当天全碾完,中心还有冷库可以帮忙储存,解决了我们的仓储难题,质量安全也有保障。”
秋粮收获期最怕阴雨天气,一旦稻谷晾晒不及时,很容易霉变。为守住“颗粒归仓”的底线,烘干中心提前加大设备运维力度,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确保设备不停机、烘干不断档。
“哪怕遇到雨天,也能保证湿粮及时烘干,不让农户的辛苦白费。”吴家聪说。除了烘干,这个综合加工中心还藏着“全链条服务”的实力:不仅能提供粮食烘干,还有2座1500吨钢板原粮仓、2000余平方米原粮准低温库和大米低温库,能精准保障稻米口感与品质;同时具备绿色大米(米粉)加工、包装、运输能力,日产1吨米粉的生产线与年产2.8万吨优质精米的产能,可带动周边粮食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
“从稻谷烘干到仓储、加工,再到最终产出安全营养的大米、米粉,我们想通过全产业链管理,让粮农不用再愁‘丰收后怎么办’。”吴家聪表示,未来还会继续优化服务,通过各产业链的绿色协同,实现“绿色优价”,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