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077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10.29
沈卫星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第077号委员提案《关于警惕各类诈骗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关于“加强源头打击”的建议。2023年年底,本市大闸蟹二维码、抽奖二维码等相关快递引流案件接报呈明显上升态势。 该类案件的控降重在源头管控,需要区邮政管理局对全区快递行业提升从业人员防诈意识,加强邮寄用品检验制度管理,注意发现邮寄“两卡”、“引流二维码”等涉诈作案工具的情况。区邮政管理局已与快递总部建立企业网点安全管理情况通报机制,同时也将督导总部企业担负起加盟企业网点的员工教育培训和普法宣传责任,认真做好邮件实名收寄、验视、安检等工作,严防禁止寄递物品和有社会危害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公安分局依托区联席会议制度,召集相关街镇反诈分中心、属地派出所、相关快递物流企业,以快递点位和物流快件为媒介, 对本区快递引流类诈骗案件开展针对性反诈工作。通过街镇反诈分中心、属地派出所、快递物流企业一起参与,丰富街镇反诈分中心实体化运行的内容边界,加强政企、警企反诈工作合作共建。2023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在市联席办指导下,区联席办组织开展了快递物流企业集中宣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于“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的建议。公安分局坚持每日在
案件分析梳理基础上,制作《青浦反诈日历》,发动区联席会议 各成员单位开展线上转发推送,每日转发朋友圈1890余个,转 发微信群5800余个,宣传受众60余万人。打造“青浦警坛”视频号,截至目前已制作上报反诈宣传短视频13条,其中被部级平台录入3条,被市级平台录用2条,以此提升市民群众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度,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关于“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议。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该法为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今年以来,公安分局基于《反诈法》处理行政案件58起、涉及65人,同比分别上升163.2%、上升80.6%。
关于“跨部门合作”的建议。公安分局紧密联系网信、通信运营商等协作单位,全面解析、研判涉诈APP、网站信息,全力打击技术环节的开发者、运营者,注重涉及行业内部人员涉案线索的深挖彻查,坚决铲除行业“内鬼”。市场监管局在重点加强网络交易领域的监督管理基础上,不断拓展网络监管范围、提升监测发现能力,同时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方面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可能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违法市场行为,依法依职查处,发现可能涉及犯罪的,及时移交,做到行刑衔接。
关于“创新技术手段”的建议。今年年初,区反诈分中心会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对本区非接触类诈骗案件被害群体开展专题调研,现根据调研成果在手机端小程序研发宣传对象精准画像交互测验工具——“青可测”精准宣传二维码,该工具有助于劝导队员快速找准重点宣讲的手法类型,提升宣传效能。
关于“举报奖励制度”的建议。区财政局拟积极配合协作,形成举报奖励制度,落实资金保障,鼓励公众积极举报案件线索,形成“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关于“国际合作”的建议。前期,在区委政法委指导下,经公检法机关反复研商、紧密协作,2023年底我区负责接收的第一批(60名)缅北回流人员的审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近期本市又新接收了百余名缅北、菲律宾移交人员,本区接收1人(正深挖审理)。从情报研判和国际执法工作来看,后续还将会有新的移交人员。公安分局会在上级统一指挥下,做好承接专项工作和专案的准备,确保打击震慑效果。
此外,基于全区各层面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信息咨询、劝阻指挥、宣传提示、账户管控等需求,区反诈分中心开通了“反诈百事通”热线电话(号码:22176287),通过反诈日历等载体对外公示。近期已在与区电信局沟通,拟选取“靓号”(96110要素)迭代热线电话,并在每个街镇均设置一通,便于在反诈方面更好地服务全区群众。
特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