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42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5.10.20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蒋晓敏委员:

您在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赋能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乡村农文旅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挖掘乡村资源潜力、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与城乡交流方面。因此,我区积极探索,在土地布局、人才引育、共治共享机制等方面发力,推动其发展。

一、统筹安排入市土地布局

我区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深化规划用地服务保障工作,为各类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加速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科学开展乡村规划编制。注重规划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2023年11月已实现了全区郊野单元规划全面覆盖;并根据地区发展不同诉求精准对接,坚持因地制宜,通过规划积极引导乡村产业布局,个性化服务属地街镇,其中就完成了赵巷镇方夏村规划编制工作,以保障乡村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二是合理配置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秉持“好项目绝不缺土地”原则,坚持高效利用每一寸宝贵的土地资源。根据2025年新增150公顷建设用地指标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区规资局按照5%预留了7.5公顷指标定向用于乡村振兴领域。

三是推进土地流转公开市场建设。按照《上海市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沪规划资源乡〔2023〕201号)的要求,我区制定了“1+3”入市配套文件并于去年开展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工作。全区已建立8所土地流转交易街镇分中心,土地流转公开交易率接近100%。截至24年底,已累计挂牌土地流转项目848个,挂牌流转交易面积达9.14万亩。通过入市交易,杜绝农村产权交易行为中存在的转包租、无合同等违规行为,防止暗箱操作,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权益。尽管试点工作于2024年底结束,后续集土入市项目暂缓,但我区将持续指导街镇和开发主体,灵活运用入市、作价入股、使用等供地方式,提升土地供应的适应性,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创新农业人才引育机制

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和区级储备人才招录,目前我区共有30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岗服务于18家农业合作社;创新开展“扬帆来青”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一线;用足用好青峰人才政策,支持青年人才、高端人才、技能人才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度第一批农业人才激励政策人选共通过农业创业人才4人和农业青年人才15人;选派驻村指导员,2023年7月,市级、区级共选派28名优秀同志奔赴金泽、练塘、朱家角和白鹤四镇28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开展第三批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

二是构建培训体系。形成区级、街镇、村级和基层培训网点(农民田间学校和农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一主多元”的培训网络,十四五期间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406人。积极对接市级政策支持,推荐高素质农民参与“菁鹰”“头雁”“农业经理人”等培养项目;加强与高校和社会化机构的合作,通过专题研修班、职业技能大赛和创业培训等形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是优化培训形式。实施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和能力拓展课为主的课程体系,探索现场教学、小组讨论和实训实操等新型培训模式。建立“督导+考核+研讨”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通过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线下问卷填写的方式收集学员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四是强化示范引领。2024年,青浦区新一届领军、拔尖人才中,农业领域共6名,目前领军2名、拔尖13名。基层1名专技人才刘彬入选2024年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英才项目。三批农业“头雁”项目共孕育19名农业带头人,带动农户1200余户,联合十余家合作社(企业)共同发展。目前,我区累计已创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4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家、市级合作社示范社50家;家庭农场276家。年产值超亿元的经营主体3家,超过千万的16家。

三、构建共治共享联结机制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构建共治共享联结机制成为关键一环。我区积极探索自营、出租、入股、合营等多种方式,旨在通过“资本经营、项目共管”的村企合作模式,有效盘活碎片化资源,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一是镇级统筹引领。成立镇级招商平台,统筹规划闲置农房盘活方案。如金泽镇成立“聚而泽”平台,先后与3家公司签订协议,盘活闲置农房42宗,其中,三塘村流转签约农房19幢,探索“科创小院”新模式,实现产业和资源的良性集聚。二是集体担当先行。引导村集体成立村级运营公司,集中回租闲置农房,实行点位串联后统一再出租。比如,练塘镇东庄村成立文化旅游公司,设计打造“四色”文旅线路,推动盘活闲置农房26幢,涉及面积约2000平方米;东厍村成立文旅项目管委会,总体配置运营整村资源,盘活公共服务用房700平方米和闲置农房48幢。三是农户自主盘活。充分利用市场化激励,鼓励农户对闲置农房进行自主盘活。和睦村利用近郊乡村的区位优势和周边环境资源,主线打造“和睦水街”,鼓励两岸村户对闲置农房进行盘活利用,目前,36栋农民住宅流转出23栋,招商率100%;金泽镇塘北村、河祝村、田山庄村、任屯村等受华为研发基地建成运营的影响,农户主动进行房屋改造升级以满足人才居住需求,月租金收入涨幅5倍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与乡村农文旅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乡村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从源头上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二是继续强化政策引领,依据现行政策法规,稳妥推进乡村资源盘活,挖掘供给潜能,规范操作路径,探索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交易机制,切实保障农户权益。三是发挥集体作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选择适宜盘活方式。四是树立典型示范,收集遴选成功案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实效引导各街镇、各村学习借鉴。

主办单位: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