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02号提案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5.10.20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周宏梅委员:

您在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科技赋能,让乡村振兴向“新”提“质”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青浦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三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科技赋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已纳入每年青浦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农业技能人才持续增加,确保“十四五”末任务完成。

一、筑巢引凤、优化环境,培育农村农业人才队伍

1.健全完善人才引培机制。结合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牵头制定了《青浦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创业人才和农业青年人才引培激励办法》,建立并不断完善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2024年经街镇、合作社(企业)推荐以及区农业农村委评审,并经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会审议,19人纳入激励人选名单(其中农业创业人才4人、农业青年人才15人)。

2.优化高水平人才培育。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围绕乡村振兴高水平人才培养,在平台搭建、项目申报、职称晋升、人才申报等方面出台政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支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聚焦本区农业特色产业和时代发展要求,支持个人职业理想与单位事业发展契合,鼓励青年人才大胆尝试创新攻关,“十四五”以来已培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太浦英才1人、上海市东方英才(乡村振兴领域)青年英才2人、“青峰人才”青浦领军人才1人、“青峰人才”青浦拔尖人才5人、青浦区青年英才1人。

3.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创新培训方式,引入专业化培训机构,聚焦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2024年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训的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培训学员247人;单项引导性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开设33个班次,培训学员1225人次;专门业务培训开设22个班次,培训学员1763人次;实训基地培训项目3个,培训学员93人。“十四五”以来已完成三期共19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育。

4.挖掘农业创新创业典型。为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已连续举办四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大赛,每年表彰进入决赛的10位选手获评“青浦区十大农业创新创业典型带头人”称号(截至2024年已表彰60人次)。以农业创新创业典型带头人在农业方面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推动乡村产业富裕富民。

二、创新赋能、科技助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1.大力培育科技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青浦薄稻米、茭白、草莓、淀山湖土著鱼、南美白对虾及“七彩”神仙鱼等特色产业,推动产学研创新发展,支持科技人员和合作社技术人员投身到农业及农业相关科技研究领域,“十四五”以来全区共支持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科技发展基金农业项目69项,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资金农业项目12项。区农业农村委协同区科委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3家。1家获评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本区生产实际,加快推进具有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特色的蔬菜机械化发展,加快蔬菜“机器换人”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区已成功创建了上海世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弘阳农业有限公司、上海恒尚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郁香园蔬果专业合作社、上海绿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春昌蔬果专业合作社、上海菜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盈鹤蔬菜专业合作社等8家示范基地。

3.推进粮食无人农场建设。2024年完成全区8家合作社8034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主要涉及田块下坡道、过田埂(渠)的适应性改造以及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等多种智能农机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相关信息接入市级“一网、一图、一库”系统。全年组织2期无人农场发展建设培训班,2024年11月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2025年4000亩粮食无人农场建设项目已启动,预计年底结束。

4.完成区农业农村共享平台二期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二期建设项目,总投资287.49万元,通过对现有的培训管理系统、涉农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共享平台(一期)进行应用功能改造和整合,升级区农业农村“一张图”管理平台至2.0版本,同时开发密码应用接口,接入市政务云密码应用管理系统。 实现“以图管地、以图管农、以图智农、以图防灾、以图决策”的应用场景。于2024年10月完成了项目验收,同时APP及小程序同步上线运行。

三、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助力农业创新青浦实践

1.完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青浦区已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始终围绕“一粒米、一棵菜、一枚果、一条鱼”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发力,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科研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科研产学研推,引入上海交通大学青浦教授工作站、华东理工大学“练塘茭白”“青浦薄稻”科技小院、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室2个等,推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数智农业、低碳农业等发展模式。

2.完善农业科技研究支持机制。围绕种植振兴、数智化技术、智能化系统、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等重大农业领域,瞄准我区农业发展难度,开展科研攻关,提升我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支持合作社、农技推广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上海市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科技领域项目,“十四五”以来,主持和参与市级科技项目数十项。

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区农业农村委联合区人保局制定了《青浦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产业人才引培激励办法》,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同时市区街镇机构改革后,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体系已经打破,鼓励各类农业科技服务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团结协作、多元融通,适应新时期农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需要。

主办单位: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