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08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1.05.24

徐军代表:

您提出的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81号代表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创建淀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青浦区聚焦淀山湖地区,以打造“江南水乡”特色世界级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建设世界著名湖区为发展目标,整合区域内人文、生态、古镇、乡村等资源,积极推进淀山湖旅游度假区建设。2020年1月2日,淀山湖旅游度假区被批准为上海市级旅游度假区。

一、综合施策,提高湖区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持续开展环淀山湖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淀山湖岸线生态修复及岸线贯通工程,淀山湖上海青浦段岸线已整治开放13.3公里,占全长的42.9%,白曲湾、彩虹桥湿地生态效益显著,环湖生态修复初显成效。二是重塑江南水乡田园风貌,推进“美丽乡村”“农林水联动”双引擎发力,美丽乡村示范村群落和万亩粮田示范片区相继建成。三是以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为基底,聚焦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打造全市唯一以内陆型湖泊湿地及多类型水体为主要特色的青西郊野公园。

下阶段,将以建设“幸福河湖”为目标,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实施剩余岸线综合治理。水域将开展水下地形重塑、水生植物种植、湖滨带生态修复;陆域将打通堵点、断点,构建“一环、三道”的总体格局。同时,联合吴江、嘉善探索全域统筹、分类管控、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淀山湖的高品质贯通、元荡的综合保护和“蓝色珠链”水生态修复。

二、对标提升,推动区域旅游品质升级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先后编制《创建淀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策划与规划》《青浦区西部旅游发展规划》《青浦区水上旅游总体规划》《青浦区淀山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及金泽镇旅游总体规划、朱家角古镇5A景区创建等多个旅游规划工作,为淀山湖旅游度假区对标世界一流、对标最高品质,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引方向并奠定基础。

二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发挥度假区内人文古镇、湖泊湿地、郊野森林等优势资源,依托朱家角古镇和金泽古镇,打造古镇水乡类产品;依托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等,打造帆船、游艇、皮划艇等运动健身类产品;依托东方绿舟、大观园,打造体验式拓展培训、青少年校外活动、大观园回味《红楼梦》等休闲娱乐类产品;依托上海华医淀山湖疗养院、太阳岛度假村等,打造休闲疗养、养生旅游、健康体检等康体疗养类产品;依托青西郊野公园、生态涵养林,打造生态观光、森林体验、观鸟活动等绿色生态类产品;依托金泽镇莲湖村、蔡浜村、岑卜村,打造田园综合体、农庄观光、农事体验等郊野乡村旅游类产品。深度融入人文资源,引进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建筑音乐《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

三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进淀山湖“快进慢游”体系建设,形成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慢行交通、环湖绿道互为补充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接待配套设施,现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宾馆酒店12家和一定数量的民宿。加强旅游厕所建设,重点对朱家角古镇、东方绿舟、大观园、金泽古镇、淀山湖大道等区域进行厕所提升建设,确保达到质量等级标准。完善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网络,启用金泽镇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升青西郊野公园等游客服务中心设施水平,优化朱家角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前期规划方案。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在景区的出入口、停车场、游客中心等位置显著处设置景区全景导览图,在重要景点景物设置了介绍牌、引导标识等,为游客提供全面的导游导览服务。

下阶段,将对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淀山湖度假区建设发展工作的指导协调、政策统筹、资源整合和推进落实。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传承江南水乡文化内涵,注重融入现代文化创意元素,推动文化活态化开发,强力支撑文化旅游项目构建。全面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多层次特色化住宿接待设施建设,完善多元化休闲娱乐设施体系,健全“水陆轨空”立体化无缝对接的交通体系。

三、产旅融合,打造高品质特色区域

随着华为研发中心、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导入,淀山湖旅游度假区产业能级将进一步提升,世界著名湖区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未来将实现淀山湖沿湖生态景观走廊的全线贯通,推进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引进创新型文化体验、创新生态度假、总部基地等产业项目,打造多业态复合发展综合体,发展水上运动,提升淀山湖地区的文化品牌知名度和服务品质,打造为世界级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同时项目规划发展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把淀山湖片区打造为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同时融入生态、创新发展的理念与元素。依托三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大观园等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南文化”主题水乡国家公园和展示体验中心。

四、区域联动,加快文旅一体化发展

立足长三角一体,会同嘉善、吴江、昆山多地旅游部门组建长三角湖区旅游联盟,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旅游协作发展机制,实现共赢发展。推进朱家角“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共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合上海新民传媒发行《湖区旅游》双月专刊,上线“湖区旅游”微信公众号,融合推介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挖掘秋季特色旅游资源,联合吴江、嘉善,推出多条“青新江南醉金秋主题线路”,举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百桥打卡活动,开展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与吴江、东台、南浔、嘉善、苏州开展区域合作与互动,展现长三角地区江南水乡游新魅力,激发文旅消费力。开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旅游惠民活动,大观园、朱家角古镇、东方绿舟、联怡枇杷乐园等多家景区推出优惠活动。加强跨区域旅游交通互通互达,开通多条示范区跨省公交专线以及省际定线旅游包车,串联起东方绿舟、大观园、西塘古镇、黎里古镇、太湖龙之梦乐园等景区景点。

下阶段,将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依托长三角湖区旅游发展联盟,探索建立环淀山湖古镇保护开发、旅游联合营销、旅游交通互联等发展综合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区域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公共服务等专项工作,促进环淀山湖地区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此复。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