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0748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05.30
庞言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生态河湖建设,加强淀山湖沿线水岸联动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规划研究与落地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3年2月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以环淀山湖区域为创新绿核,打造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建设世界级湖区。2023年10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规划围绕国家战略要求,落实示范区总体目标,立足自身发展特色,明确先行启动区目标愿景为“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的核心区,最具吸引力的世界级湖区”,在公共空间、文化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明确了以下内容。
(一)公共空间规划。《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明确本市构建“江海交汇、水绿交融、文韵相承”区域生态网络,其中提出要完善环淀山湖的生态区域保护,系统联通淀山湖环湖绿带,与区域形成绿道对接,确保生态空间的连通,形成一体化的绿道网络。至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人,骨干绿道长度不小于200公里,400平方米以上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不低于90%,实现3公里进林地、1公里见湿地、300米进公园。依托淀山湖-元荡生态绿心、太浦河清水绿廊和三条蓝色珠链,结合水环境治理和生态空间建设,整治、开放、贯通岸段,建设总长约190公里,连接小镇、社区和郊野地区的绿色开敞空间。沿线打造连续滨水空间和若干活动节点,植入公共艺术,在一廊三链交汇处建设具有新江南园林韵味的水乡客厅,全面优化先行启动区生态休闲游憩环境,实现还湖于民、还岸于民。
(二)文化设施规划。规划文化设施用地0.81平方公里,鼓励城镇社区、美丽乡村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功能产业及资源禀赋,探索创意设计、会议传媒等新兴文化功能的植入,有针对性地配建博物馆、美术馆、演出场馆等,打造具备江南水乡特色的高能级文化设施。规划4处市级及以上文化设施,其中现状保留朱家角东方绿舟。在水乡客厅规划新增1处区域级文化中心方厅水院,吴江在苏州南站科创新城新增1处美术馆、1处展览馆。规划9处区县级文化设施,其中现状保留汾湖文体中心、鼋荡小馆、规划展示馆3处设施。青浦新增1处西岑文化中心与1处新城绿环文化设施,吴江新增4处文化设施。规划19处镇级文化设施,其中,青浦保留包含朱家角影剧院、朱家角人文艺术馆等在内的5处文化设施,嘉善保留姚庄镇文化中心、西园(中国书法主义文献宫)共2处设施。青浦于朱家角和金泽分别新增1处和6处文化设施,吴江新增3处文化设施,嘉善新增西塘镇文化中心和祥符荡规划展示馆共2处。
(三)综合交通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提出,积极推动交通模式结构绿色化,从顶层设计到目标指标、规划布局、政策标准都贯彻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理念,实现交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绿色方面,坚持“生态优先、水陆并举”,注重环淀山湖和主要河道的蓝道系统构建、水上交通线路方案和绿道系统方案设计。围绕淀山湖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建设绿道、蓝道、风景道等系统构成“慢游”交通网络,打造游憩、运动、文化等主题线路,营建品质多元的特色交通系统;在智慧交通方面,启动开展示范区智能交通及新型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研究,积极推进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提升。鼓励5G、区块链、物联网等智慧交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底座,共建示范区智慧交通监测和管理系统,推进MaaS(出行即服务)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建设。至2035年,绿色交通出行(含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新能源车辆等)比例达到80%,城镇地区轨道交通和中低运量公交站点600米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和就业岗位比例达到65%,先行启动区内部平均通勤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二、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
淀山湖旅游度假区于2020年1月被批准为市级旅游度假区。十四五以来,青浦区积极推进环淀山湖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建成了青西郊野公园、元荡生态岸线、蓝色珠链等重点文旅项目,并联合吴江、嘉善共同建成了长三角水乡客厅,推动了环淀山湖区域的乡村文旅良性、可持续发展。朱家角镇张马村、金泽镇莲湖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环淀山湖区域内111栋民宿完成备案,其中7个民宿获评上海市五星级乡村民宿,金泽美丽乡村游线路入选国家文旅部“春和景明”主题线路,2024年1月金泽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目前正积极推动朱家角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2023年11月,在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牵头推进下,青浦与吴江、嘉善跨省联合申报创建并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同时,成立长三角湖区旅游联盟。以环淀山湖湖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吸收长三角区域文旅联盟成员单位,构建长三角区域的文旅资源优势互补、市场互联、信息互通、游客互送、优惠互享、开创融合。2019至2022年期间,联盟先后开展了“青西协同发展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研讨会策划”“四地红色旅游线路发布会”、《湖区旅游》联盟专刊出版等相关工作。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方面。目前,“一河三湖”跨域水体生态修复和岸线贯通及功能提升工程全面启动,依托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拟建设环淀山湖绿道上海段17.7公里,该工程共分三期实施,一期4.7公里、已完工约3.7公里,二期3.9公里已开工、预计2025年5月底建成;青浦区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已全面贯通并向市民逐步开放。互联互通方面。沪苏湖铁路、沪苏嘉城际、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等工程都在加快推进中,轨交17号线西延伸预计年中可上线调试、沪苏湖铁路预计今年年底具备通车运营条件;东航路-康力大道、复兴路-曙光路等省际断头路已经通车。智慧交通方面。示范区内首个5G+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11月向游客免费开放试乘体验。项目一期为环元荡岸线吴江段及元荡慢行桥,运营长度约5公里,后期青浦段也将持续推进。项目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理念,共部署了6个重点路侧单元和云控平台,实现路侧设备对车端的主动信息交互,未来将与苏州市级云控平台、青浦区车路协同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区市联动和跨区域协同。未来将在无人驾驶的接驳车的基础上,增设自动驾驶零售车、自动驾驶清扫车等配置,进一步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的文旅需求。产业能级方面。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长三角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等建设项目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等一批牵引性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方面。金泽商榻全域土地整治等乡村振兴项目启动实施,示范区先行启动区金泽镇和朱家角镇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完成,乡村规划布局不断强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等一批高品质公共服务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下一步,在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的统筹指导下,青浦区将进一步加强淀山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文旅业态提升,推动环淀山湖旅游度假区的高质量建设、运营、发展,并携手吴江、嘉善,推动示范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标杆典范。
此复。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