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缓中有升 转型升级深入推进 ——2014年青浦区规模工业运行分析(青浦统计信息2015-2)
QC5301000-2015-002
主动公开
无
青浦区统计局
2015.01.27
2014年,我区工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结构,深化转型,规模工业生产和效益总体呈现“缓中有升、平稳发展”的总基调,经济周期转换的征兆更趋明显。同时,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工业经济回升基础依然不牢,存在着重点产业发展不均、工业投资持续低迷、内外生力量可持续性和均衡性较弱等问题。
一、工业总体情况
1、工业生产缓中有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2014年末,全区在原有的879家规模工业企业基础上新增64户,退出37户,年末有906户。12月份,共完成规模产值163.6亿元,达全年最高水平,累计完成产值1579.7亿元,比去年增长3.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5个百分点。
(1)外销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销售产值1567.4亿元,比去年增长4.6%,其中。其中,内销1166.7亿元,比去年增长3.6%,外销400.7亿元,比去年增长7.5%,外销占比25.6%,比去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内外销结构比重约为3:1。
(2)亿元企业增加了7户。全年产值完成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84户,占全区规模企业户数的31.3%,比去年增加7户。实现产值1290.4亿元,比去年增长5.3%,占规模产值比重达81.7%。
(3)百强企业拉动增长2.8个百分点。产值前百强企业全年完成产值962.7亿元,比去年增长4.6%,占全区规模比重60.9%,比去年增长0.3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
2、工业效益呈恢复性增长,但增势较缓
2014年,全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4.4亿元,比去年增长4.5%,高于产值增速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8.4亿元,比去年增长2.2%,持续了6月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增势趋缓。
(1)企业亏损稳步好转。2014年末,全区规模亏损企业179家,企业亏损面为19.8%,分别比一、二、三季度末缩小22.2、10.2、7.6个百分点,亏损面逐步缩小;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4.5亿元,比去年增长12.6%。
(2)利润增长集中于少数行业。2014年,有15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共计新增利润10.1亿元,但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该三个行业净增利润6亿元,占全区净增利润比重的59.4%,拉动全区规模利润增长6.9个百分点,其余12个行业增长分散且相对较少。
(3)资金占比依旧居高。2014年,全区规模工业产成品存货和应收帐款净额两项资金共为484.2亿元,比去年增长6.8%,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为45.2%,占用仍处于高位区间。
二、分角度看工业发展情况
1、分地区看,产值“八升五降”,生产继续向一园三区聚集
2014年,全区十三个地区“八升五降”,其中张江高新区青浦园、金泽、出口加工区、青浦工业园区和徐泾五个地区产值增幅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分别有10%、9.1%、5.1%、4.8%和3.8%。而盈浦、重固、练塘、夏阳和赵巷五个地区产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工业重点地区一园三区全年实现规模产值921.3亿元,占全区比重达58.3%,占比比去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区的工业生产继续向园区聚集。
2、分规模看,大中型企业齐头并进,小微型企业收效乏力
2014年,大型企业完成产值362亿元,比去年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16.6亿元,比去年增长5.2%,增幅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6和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完成产值568.8亿元,比去年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40.5亿元,比去年增长11.1%,利润增速居首;而小微型企业完成产值648.9亿元,比去年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31.2亿元,比去年下降8.6%,收效显乏力。
3、分经济类型看,三资总量居首,私营动力减弱
2014年,三资、私营、国有集体工业分别完成产值1055.1亿元、377.9亿元和146.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6.1亿元、21.5亿元和10.8亿元,无论是产出总量还是获利总量,三资工业均居首位;从产值增速看,国有集体工业比去年增长16.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而三资和私营工业分别为2.7%和1.6%,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利润增速方面,三资和国有集体工业分别为8.1%和5.4%,而私营企业下降11.6%,直接下拉全区利润增长3.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经营动力有所削弱。
4、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成行业翘楚,前十大行业产值占比逾七成。2014年,全区产值总量前十行业与去年没有变化,前十大行业共完成产值1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8%,高于全区规模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比重达73.2%。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97.9亿元,取代汽车制造业成产值规模最大的行业,比排名第二的汽车制造业多出39.5亿元,且增幅也在全区之首,比去年增长19.4%,拉动全区规模产值增长2.1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该行业的出口也在飞速增长,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39.8亿元,比去年增长79.2%,领先全行业,产品出口率也从去年的13.8%提高到了20.3%。但从获益情况看,利润最高的行业仍为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比去年增长20.5%,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8.7亿元,位居第二。
三、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2014年, “三新三优一品牌”主导产业共有企业416户,完成产值1007.2亿元,比去年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64.1亿元,比去年增长3.4%,产值和利润增速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1和1.2个百分点。在当前工业运行面临发展方式转变、自身结构调整、环境资源约束等多重压力,作为调结构转型时期的新增长极,我区的“3+3+1”产业发展格局出现显著分化。
2014年“三新三优一品牌”主导产业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
户数
|
产值(亿元)
|
利润总额(亿元)
|
||
2014年
|
增长
|
2014年
|
同比
|
||
全区合计
|
906
|
1579.7
|
3.5
|
88.4
|
2.2
|
“三新三优一品牌”合计
|
416
|
1007.2
|
4.6
|
64.1
|
3.4
|
占全区规模比重(%)
|
45.3
|
63.8
|
0.7
|
72.5
|
1.2
|
三新合计
|
164
|
322.2
|
1.9
|
33.2
|
-18.2
|
高端装备
|
57
|
95.6
|
1.8
|
4.4
|
3.5
|
生物医药
|
27
|
38.8
|
7.4
|
5.1
|
-32.7
|
新材料
|
82
|
189.5
|
1.1
|
12.8
|
-17.0
|
三优合计
|
306
|
669.8
|
6.5
|
37.6
|
17.6
|
印刷传媒
|
20
|
38.1
|
-0.5
|
3.9
|
17.1
|
精密机电
|
238
|
490.8
|
5.4
|
32.0
|
9.1
|
电子信息
|
52
|
154.6
|
12.1
|
3.5
|
3.1倍
|
品牌合计
|
9
|
116.7
|
1.0
|
10.2
|
15.8
|
注:三新和三优中有重复企业63家
1、三新企业生产全面增长,但盈利基础不牢
2014年,三新企业完成产值322.2亿元,比去年增长1.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占主导产业比重32%,比去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虽然分产业生产均实现正增长,但获利形势不容乐观,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3.2亿元,比去年下降18.2%,获利空间收窄,仅高端装备产业同比增长3.5%,实现了盈利。
2、三优企业转型势头良好,提质增效有力
2014年,三优企业完成产值669.8亿元,比去年增长6.5%,拉动全区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产值比重达42.4%,比去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7.6亿元,比去年增长17.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4.9个百分点。从分产业看,信息电子产值比去年增长12.1%,利润总额比去年增长了3.1倍,是今年提质增效最显著的主导产业;精密机电完成产值490.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2.9亿元,是绝对量最大三优产业;而印刷传媒由于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搬迁引起订单减少,导致了产值直接下降,但仍实现了17.1%的盈利增长。
3、品牌企业一企独秀,整体驱动力有待增强
2014年,品牌企业完成产值116.7亿元,比去年增长1%,年末扭转了生产处于长期下降的局面;实现利润总额10.2亿元,比去年增长15.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3.6个百分点。其中,尤妮佳生活用品(中国)有限公司此前受分厂的订单分流影响,减产量较大,但经过最后的冲刺及年度调整,产值基本与去年持平,扭转了品牌产值下降的局面;利润总额也实现了40.7%的大幅增长,直接拉动品牌企业利润增长21个百分点。
三、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企业面临需求不足与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
从需求看,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每月均低于100,连续徘徊在下降区间,持续时间较长,反映出国内外工业品需求不旺,市场回升乏力;从成本看,2014年,全区规模工业的期间费用为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3.1个百分点;从经营成果看,2014年虽然我区规模工业年底实现利润总额2.2%的增长,但仍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全市同比增长10.4%,为预计数,国家还未核定),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下降
2014年,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比增长虽然达到了5%,但是增速仍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产业比重较高的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分别仅增长1.8%和2.5%,远没达到带动全区工业发展的水平。另外,制造业部分的143户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178.6亿元,比去年下降0.5%。数据显示,我区工业部分重点发展产业转型驱动力还不够强,各特色产业间融合度也不够高。
3、工业投资继续萎靡,园区内投资力度大减
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这辆马车,投资增速是工业经济快增长的重要源泉,是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途径。2014年,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比去年下降了19.9%,降幅比去年(下降4.4%)扩大了15.5个百分点,其中改建、技改项目投资额比去年下降68.2%,投资收缩一定程度制约企业生产效率、推进转型程度。另外,一园三区的投资额降幅达到22.6%,与去年增长14.5%相比,投资力度大大减弱。一园三区作为我区工业生产重点地区(占全区规模产值比重有58.3%),大幅度的降低投资力度,将很可能制约全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见下表)
2013-2014年全区工业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
2014年投资额
|
增长
|
2013年投资额
|
增长
|
全区合计
|
53.0
|
-19.9
|
66.1
|
-4.4
|
新建
|
21.9
|
-14.0
|
25.5
|
15.9
|
扩建
|
14.8
|
-29.2
|
20.9
|
29.8
|
改建、技改
|
1.5
|
-68.2
|
4.6
|
-33.7
|
单纯购置设备
|
14.8
|
3.3
|
14.4
|
-40.1
|
其他
|
0
|
-100.0
|
0.8
|
201.4
|
一园三区
|
29.7
|
-22.6
|
38.4
|
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