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季度青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1-10-21)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11.10.21
2011年三季度青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着力于结构调整与转型优化,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性增长后的健康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1-9月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二、主要特点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初步测算,1-9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7亿元,同比增长12.6%,预计完成年指导性计划的70.2%。其中第三产业完成176.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4%,预计完成年指导性计划的68.4%。第三产业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三产占比38%,比2010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9月份,全区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24.9亿元,单月产值创年内月度新高,累计完成101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完成年计划的72.2%。
三资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9月,三资规模工业累计完成产值69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高于全区规模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比重达68.5%,拉动全区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私营和国有集体工业分别完成规模产值269.6亿元和50.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和0.6%。
五地区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9月,除练塘镇和夏阳街道规模产值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1%和0.1%外,其余地区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五个地区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分别是白鹤镇、重固镇、出口加工区、赵巷镇和青浦工业园区。
一园三区增幅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9月一园三区完成规模产值5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高于全区规模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51.6%。
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值增长较快。据预测,前三季度全区将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值2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高于全区规模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较快增长
今年全区各主要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1-9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亿元,增幅19.8%,完成年度目标的75%。
其中:赵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今年1-9月实现零售额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徐泾永业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盈浦桥梓湾商圈实现零售额5.8亿元,增长19.4%。1-9月三个商业中心共实现零售额24.1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4.1亿元,增长20.3%。
(四)投资领域二增二减
前三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7%,完成年度计划的80.3%。四大版块二增二减,工业完成投资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商贸业完成1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公共基础设施完成15.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5%,房地产完成投资128.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9%。
工业投资稳步增长。1-9月份完成投资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增幅较上月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内资完成投资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外资完成投资1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0.4%,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珠江创展带动商贸业投资增长。1-9月商贸业项目共7个,且皆为结转项目,共完成投资额1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增幅环比提高5.4个百分点。今年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分别为珠江创展项目6.4亿元、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综合交易区项目3.0亿元和吉盛伟邦二期项目1.9亿元。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收窄。9月我区公共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15.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5%,增幅环比收窄7.8个百分点。今年公共基础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较去年相比都有一定程度下降,去年共78个项目,千万元以上项目29个,而今年项目共51个,千万元以上项目28个。
房地产建设性投资稳中有增。1-9月,全区房地产完成投资128.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比去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其中土地款70.6亿元,比去年同期106.7亿元减少了36.1亿元、下降33.8%。剔除土地款后房地产建设性投资完成57.9亿元,比去年同期51.8亿元增长11.8%。
房屋施工面积稳步增长,1-9月,全区房屋施工面积588.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8.4 %,其中新开工面积207.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99.4 %。
(五)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1-9月全口径财政收入16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5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1-9月全区财政支出6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六)招商引资持续发展
1-9月全区新增私营企业811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1.1%,9月末私营企业户数达69299户,比去年9月末增长10.4%。1-9月私营企业实现税收8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占全区比重达52.2%,比去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
1-9月共新批项目86个,合同外资7.6亿美元。其中新批外资制造业项目26家,合同外资3.4亿美元,占比45.1%;新批服务业项目60家,引进合同外资4.2亿美元,占比54.9%。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为上海和赵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29678万美元,合同外资为25658.5万美元。剔除房地产合同外资后1-9月服务业合同外资1.3亿美元,占比17.0%。1-9月实到外资4.4亿美元,同比增长63.8%,完成年计划的88%。
(七)出口增幅逐月扩大
截止8月底,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8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出口4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比一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比1-6月提高2.4个百分点,自1-6月累计同比实现正增长以来,增幅稳步扩大。1-8月累计进口3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8%。
从主要出口地区看,1-8月对美国累计出口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对日本累计出口7.4亿美元,增长17.1%,对欧盟累计出口6.8亿美元,增长15.1%。
(八)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前三季度全区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亿元,上涨8.5%;农业增加值5.8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9.2%。从农业各产业产值构成来看:农业(种植业)产值9.4亿元,比去年上升10.0%;林业产值3912万元,比去年上升2.7%;畜牧业产值2.1亿元,比去年增长20.4%;渔业产值2.0亿元,比去年下降5.7%。农业服务业3080万元,比去年上升2.0%。
农业生产特点:一是夏收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二麦播种面积96870.6亩,比上年同期增长71%;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普遍上升;三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据统计前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升7.3%,其中粮食收购价不断提高,今年小麦收购价为1元/斤,比上年提高5.3%,据了解水稻收购价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前三季度畜禽生产价格上涨22.4%。
三、关注问题
(一)要完成全年各类指标尚需努力
工业产值:1-9月工业规模产值完成年度目标1406亿元的72.2%,离进度目标75%距2.8个百分点,缺口达38.7亿元,若要完成年度目标,则在余下的3个月月均产值必须达到130亿元,目前预计全年将完成规模产值1387亿元,距全年指导性计划缺口在19亿元左右,形势很不乐观。
三产增加值:初步测算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6.8亿元,同比增幅15.4%,完成年度目标的68.4%,预测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在15%左右,要实现全年增长16.5%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影响,2010年全区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3.5%,房地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年初指导性计划三产增加值及地区生产总值目标的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受工业完成全年目标形势不乐观、三产受房地产业难以完成全年目标的影响,预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左右,要完成年初增长12.5%的目标仍需加大工作力度。
(二)关注房地产业的影响
随着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我区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明显降低,今年1-9月房地产业完成税收19.1亿元,比去年同期微增1.9%,占全区税收的12.5%,比重比去年全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房地产交易方面,虽然自今年6月起随着亿华里、御澜湾和旭辉玫瑰苑等项目的陆续推出,我区的房地产销售稍有起色,但总量不大,1-9月销售面积4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而四季度我区可供销售房源较少且销售形势并不乐观,预计全区房地产交易市场将持续低迷。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会影响今年全区的经济,还会给明年我区的税收、财政收入及经济总量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高度关注。
(三)工业发展后续动力不强
1、新项目、大项目少,投资尚需加力。
今年我区工业项目共155个,比去年少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徐泾星科金朋设备购置完成3.6亿,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购买设备1.4亿),今年工业项目平均每个投资额为2626万元。
全区四大支柱产业投资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1-9月四大支柱产业投资完成17.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1%,其中现代纺织和印刷传媒分别完成2.1亿元和1.1亿元,降幅分别为29%和84.2%。
2、老企业运行质量存在隐忧。
支柱产业产值连续三月增幅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9月,四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产值4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低于全区规模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比重47.7%,主要是受生产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疲软、产品竞争激烈、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精密机电和印刷传媒增幅分别达到16.2%和14.3%,高于全区规模平均水平,另两大大产业信息电子和现代纺织均低于全区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分别为5.4%和5.9%。
利润增幅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亏损额扩大。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升、银行信贷紧缩等因素影响,企业运营成本在增加,企业总体利润空间受到挤压。1-8月,全区规模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4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利润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低了7.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进一步扩大:1-8月,全区规模亏损企业22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0.8%,亏损面达25.5%,比去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8%,增幅比上半年扩大了10.7个百分点。
小企业发展面临困难。我区886户规模企业里小企业占82.3%,是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1-8月小企业应收账款比去年同期增长15.2%,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货款回收期延长,且小企业贷款难度大、融资成本高、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成本上升承受能力差,小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很大压力。
对欧出口增幅呈减缓趋势。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我区对欧盟出口近二个月的增幅呈小幅缩减之势,和全部出口总额增幅不断扩大的趋势呈相反走势,1-8月增幅比1-6月增幅减少了3.3个百分点。1-8月对欧出口占我区出口总额的14%,欧洲经济形势的发展及其对我区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关注。
(四)节能降耗需要关注
根据市统计局核定,我区上半年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08%,与年度目标(下降3.7%)相差0.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67%,低于全区平均降幅0.41个百分点。由于去年年末工业产值基数较高,预计今年产值增速将放缓,这将影响万元产值能耗的降幅进一步收窄,全年节能降耗形势需要关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招商力度
贯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针,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业”三大领域,充分发挥张江的品牌和政策资源,关注大项目、高新项目,举全区之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龙头,形产业链,确保我区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快项目推进
对于已引进项目要进一步抓好项目的协调和推进,各部门要形成合力,优化审批流程和缩短时间,抓建设、抓进度,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三)加大财政扶持
加大财政专项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缓解中小企业发展压力,尽早考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推进我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四)确保完成目标
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年初目标,各镇、街道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集中精力、加大力度、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各项目标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