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前三季度商业运行情况(2013-10-29)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13.10.29
青浦区前三季度商业运行情况
索取号:QC5301000-2013-035 发布日期:2013-10-29
前三季度青浦区商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城镇市场商品供应充盈,品种丰富,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消费能力随着节日的到来进一步增强,销售持续稳步增长。前三季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完成30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2亿元,同比增长15.4%。
一、主要特点
初步分析,前三季度青浦区消费品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零售总量不断攀升,增长幅度降势趋稳。
1-9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2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全年目标的74.4%,,预计年终基本达到社零总额415亿的目标要求。
1-9月同比增长15.4%,比1-8月提高0.2个百分点,在今年前8个月增幅连续下滑后,首次出现回升,全年增速降势回稳。
(二)季度零售额突破百亿,月度零售额呈波浪形增长。
前3个季度全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亿元、108.8亿元、103.5亿元,绝对值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4.5亿元、15.2亿元和10.6亿元。从第二季度开始,每季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呈现良好平稳增长态势。
从每个月的情况来看,前两个月受到元旦、春节等假日和外来人口返乡的影响,波动起伏较大。而后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假日接踵而至,二季度各月都保持着较高的完成额,7、8月受高温天气影响,月度零售额有所回落,9月再现回升。月度零售额总体呈平稳增长势头,我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趋于稳定。
(三)商业形态趋于稳定,限上连锁比重稍稍下滑。
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企业共完成106.3亿元,占34.4%。其中,国家标准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5亿元,增长17.8%,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1.5%,占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连锁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9亿元,增长2.8%,占比为12.9%,占比下降1.6个百分点。
上海标准企业完成销售24.8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8%;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和上海标准的单位共完成131.1亿元,同比增长16.3%,所占比重42.4%,比去年同期微增0.3个百分点。
个体户实现销售93.5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0.3%。
2013年前三季度青浦区社零构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
2013年 1-9月 |
2012年 1-9月 |
所占 比重% |
较去年比重 增减 |
全部 |
3089389 |
2677363 |
100 |
|
1、限额以上 |
1063373 |
951965 |
34.4 |
-1.1 |
国家标准 |
664723 |
564072 |
21.5 |
0.4 |
连锁企业 |
398650 |
387893 |
12.9 |
-1.6 |
2、限额以下 |
2026016 |
1725398 |
65.6 |
1.1 |
# 上海标准 |
247795 |
175158 |
8.0 |
1.5 |
法人 |
524094 |
493790 |
17.0 |
-1.5 |
个体户 |
934750 |
782489 |
30.3 |
1.0 |
各类市场 |
214630 |
166718 |
6.9 |
0.7 |
其他 |
104747 |
107243 |
3.4 |
-0.6 |
注:国标是指年批发额大于2000万元、年零售额大于500万元的批零企业和营业额大于200万元的住宿、餐饮企业;上标是指国家标准的一半;连锁是指大型连锁企业在我区的实地门店(如各类加油站、好德便利等)。
(四)几大特色商圈增势良好,汽车市场稳中有升。
我区几大重要商业区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9月赵巷商业商务集聚区实现销售29.3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赵巷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实现销售19.8亿元,同比增长20.3%,在其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仍保持着较快增长;1-9月盈浦桥梓湾购物中心实现销售7.7亿元,同比增长20.1%;重固意帮国际建材品牌中心完成销售2.2亿元,同比增幅98%;徐泾永业购物中心,由于其商场内的德颐购(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徐泾店于今年3月关闭,1-9月其实现销售4.4亿元,与去年相比滑落13.8个百分点。
1-9月我区达到国家标准的15家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实现销售14.2亿元,增长7.9%,其中累计销售额达亿元的公司有6家,全年预计实现销售近20亿元。
二、需关注问题
(一)社零增速走低。
社零累计增幅从年初增长19.2%到1-9月增长15.4%,下降了3.8个百分点。增速下滑存在以下主要因素:一是整体经济疲软,消费市场不景气;二是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直接影响社零增长,1-9月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5%;三是外来人口增量减少对社零增长拉动作用减弱,今年开始我区外来人口增长开始明显放缓,2012年我区来沪人口净增长7.84万人,而今年1-9月仅净增长了1.2万人;四是去年基数较高,去年全年社零增长19.6%,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其中1-9月增幅为21.9%。
综合上述因素,社零增速走低是必然且长期的趋势,预计明年我区将结束自2003年以来长达10年的15%以上年度增幅,转入低速平稳增长周期。
(二)连锁超市增长不力。
各类连锁超市直接反映着我区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地区居民收入、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我区今年从大型商家超市到小型连锁专卖总体增长皆不乐观。1-9月我区农工商超市完成2.2亿元,同比下降1.2%;世纪联华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4.5%;苏宁电器1-9月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3.5%;都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总体连锁企业仅增长2.8%。
(三)限上餐饮业七成营收下降。
限上住宿餐饮业1-9月总体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10.9%;其中限上餐饮业实现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15.3%,下降的单位占七成以上。而限下餐饮业和限上表现出相反走势,增长较好,根据我区服务业调查显示,今年抽样的73家限下餐饮业1-9月平均营业收入110.8万元,而去年同期抽样结果为86.8万元,同比增长27.6%。
三、相关建议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也是直接影响社零增长的重要原因,1-9月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5%,明显低于社零15.4%的增幅。城乡居民的收入是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支撑,只有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强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有力地拉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二)适当增加商业网点,合理商业布局。
我区地处上海市郊,商贸业相对落后,社零增幅基本靠赵巷商贸集聚区拉动,城区内近两年大型的商业购物网点无明显变动,且愈发不能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适当增加商业网点,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合理商业布局,方便居民出行购物,可刺激消费,促使商贸业的发展。
(三)关注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产业层级。
积极关注新进优质的电子商务企业,提升我区产业层级。电子商务产业已明显影响传统销售模式,是未来商贸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能有效拉动本区的商品销售额增速,改变我区增速放缓的状态,也是实现商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