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升(2013-8-6)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13.08.09
青浦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升
索取号:QC5301000-2013-027 发布日期:2013-08-06
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青浦农村居民随着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扩大,日常生活水平得以明显提高。一、农村居民消费增幅明显快于收入增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7940元,2010年的13206元,增长到2012年的16738元,年均增长率达11.2%。人均消费支出从2005年的5736元,2010年的9048元,增长到2012年的15377元,年均增长率达15.1%。如下图1:
图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持续优化。在消费支出的八个方面里,住房、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有大幅度增加,人均住房支出从2005年到2012年平均增长率达20.2%,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从2005年到2012年平均增长率达19.8%。而医疗和文化教育类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在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具体见表1:
表1:八大类消费支出占比情况
|
2005年 |
2010年 |
2012年 |
食品 |
36% |
37% |
35% |
衣着 |
5% |
5% |
6% |
住房 |
18% |
22% |
24%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6% |
6% |
5% |
医疗保健 |
10% |
9% |
7% |
交通和通讯 |
11% |
11% |
14% |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
12% |
8% |
7% |
其他商品及服务 |
2% |
2% |
2% |
三、服务性消费支出稳步上升,但比重下降,消费层级不高。数据显示,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2005年到2012年平均增长率达10.3%。发展型服务如在外饮食、通讯、文娱旅游及居住服务等方面支出明显上升,保障型服务如教育服务等方面支出比重逐步下降,体现了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享乐型发展的转型。而服务性消费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从2005年的33%,下降到2012年的26%,下降了7个百分点。是农村居民消费层级低,偏向实物性消费,对服务性消费信心及预期不高的表现。
图2: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状况
单位:元
四、低收入组消费偏向生存型、保障型服务,高收入组消费偏向质量型、享乐型服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结构最重要及最基本的因素,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对服务性消费倾向及比重也有所不同。根据表2显示,从不同服务性消费占比的增幅来看,从2005年到2012年,低收入户对在外饮食、文娱服务及医疗服务的支出比重分别都增长了4个百分点。中低收入户及中高收入户增长较多的则是居住服务的支出比重,达15个百分点。中等收入户相对偏向居住服务及文娱服务,支出比重都增长了7个百分点。高收入户增长最多的是文娱服务,达10个百分点。从不同收入户对各项服务性消费占比增幅来看,在外饮食及文娱服务增幅最大的是高收入户,医疗服务增幅最大的是低收入户及中等收入户,居住服务增幅最大的是中低收入户及中高收入户。教育服务的支出占比各收入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高的是中高收入户,达18个百分点。另外交通通讯服务占比波动最大的是高收入户,下降了7个百分点,这与高收入户中生活用汽车的普及增多,交通费下降有一定关系。结合各服务性消费在不同收入户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到,低收入组消费更偏向生存性资料及保障型服务方面,高收入组消费则更看重质量,偏向享乐型服务消费。
表2: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服务性消费占比情况
|
在外 |
居住 |
交通通讯服务 |
文娱 |
医疗 |
教育 |
|
2012年 |
低收入户 |
9% |
25% |
17% |
6% |
26% |
15% |
中低收入户 |
9% |
29% |
17% |
6% |
24% |
13% |
|
中等收入户 |
12% |
25% |
19% |
10% |
22% |
11% |
|
中高收入户 |
13% |
28% |
19% |
10% |
17% |
9% |
|
高收入户 |
15% |
30% |
15% |
12% |
14% |
11% |
|
2005年 |
低收入户 |
5% |
26% |
19% |
2% |
22% |
22% |
中低收入户 |
8% |
14% |
16% |
4% |
28% |
25% |
|
中等收入户 |
6% |
18% |
20% |
3% |
18% |
28% |
|
中高收入户 |
9% |
13% |
17% |
2% |
27% |
27% |
|
高收入户 |
8% |
23% |
22% |
2% |
17% |
23% |
五、高档消费耐用品不断增多,汽车百户拥有量达到19辆。以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数据情况分析来看,空调拥有量从2005年的87台,增长到2012年的196台。移动电话拥有量从2005年的144部,增长到2012年的232部。电脑拥有量从2005年的32台,增长到2012年的79台。生活用汽车拥有量从2005年的1辆,增长到2012年的19辆。
六、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首先是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完善。截至2012年,在我区农村住户调查样本中,通公路、电话、水电、电视的村覆盖率为100%;距最近车站2公里以内的村个数达100%;距最近卫生所2公里以内的村个数达97%;距最近小学2公里以内的村个数占31%、2-5公里以内的占53%,5-10公里以内的占16%。其次是居住条件明显提升。我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5年的51.9平米增长到2012年的64.5平米,增幅24.3%。截至2012年,农村调查样本户中,有99%的住户拥有水冲式卫生设备;95%的住户通过空调取暖;97%的住户使用清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