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 巩固成效(青浦统计信息2013-17)
QC53010002013026
主动公开
〔〕号
青浦区统计局
2013.07.24
近期,国家统计局青浦调查队再次对“营改增”涉及的6+1行业(即提供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6个行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部分企业开展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青浦调查队通过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形式对“营改增”企业情况进行了解,共调查样本44户。主要涵盖交通运输服务业、物流辅助服务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分别为6户、8户和30户。调查显示,多数企业税负下降,对未来发展信心有所增强,试点初步取得成效。
1、企业对“营改增”总体评价较高。问卷从“税率的制定”、“税制改革涉及的行业范围”、“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征税设备和发票管理”、“配套政策制定和制定”六大方面进行调查。共有81.8%的企业对改革总体满意或较为满意,满意度较高。但仍有3户企业评价说不清,均为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企业。
2、“营改增”后税负大部分企业减轻。调查显示,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企业税负不同程度减轻,其中有20户企业税负下降20%以上,而有2户交通运输企业和4户物流辅助企业上报税负增加20%以上。
3、企业“营改增”期间存在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从企业对“税负增加”、“在外省市关联企业无法开出增值税票进行有效进项抵扣”、“可抵扣进项税项目较有限”和“简化税负增加部分返还流程”等共7个方面提供的调查数据看,“营改增”存在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其中,各调查选项均选择完全解决和基本解决的企业有25户左右,占样本总数的56.8%。另有6户企业对“简化税负增加部分返还流程”选择没有缓解,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物流辅助业中。
4、有50%的企业表示仍将保持现有经营模式并积极拓展业务,有38.6%的企业则表示将有针对性的转向选择可提供进项抵扣的服务商或供应商,进一步减轻企业压力。
二、“营改增”工作遇到的问题
“营改增”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企业对改革也充满信心,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集中度较高。
1、仍有部分企业税负有所上升明显。交通运输和物流辅助两大行业受到影响较大。目前运输行业改3%的营业税为11%的增值税征收,而占企业主要成本的油费、路桥费、人工成本、网点租金支出,一般较难列入抵扣范围或抵扣手续复杂,导致行业的综合税率比以前平均上升70%左右,虽然目前增加税额部分的70%以政府补贴的形式返回企业,但税负压力仍然较大。
2、企业对返税补贴政策的可持续性表示忧虑。企业对财政返税补贴政策表示欢迎但也表达了对政策是否可持续的忧虑。若企业的增值税进项来源偏少,一旦政策取消,企业税负大幅增长,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进一步简化税负增加部分返还流程。服务业企业往往业务面比较广,可能会同时从事研发和技术服务业或文化创意服务业,行业不同,“营改增”的税率也不同,会出现同企业不同补贴方式,给企业造成不便。对于交通运输等较大业务量的单位一个业务可能达到千万元的资金量,往往需要开几张甚至几十张发票,认证时间周期长,虽可申请大面额的发票,但有效期较短,过了一两个月又要重新申请,比较麻烦。还有商品检验局提供的检验发票允许抵扣,但不能直接认证,需另外单独办理,手续繁琐。另一方面,目前返税周期较长,往往几个月之后才能拿到返回的税收,对于资金流动需求量大的企业来说,无法及时补充流动资金,只能通过融资等方式解决,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4、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与政府沟通的平台。部分企业表示,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无法直接到相应的政策平台寻找对策,无法自我解决,必须赶往税务所,与税务人员当面沟通,层层请示才能解决。同时,缺乏对于新政策的了解渠道,往往是在办税期间才知道相关的操作方法。
三、对“营改增”工作的建议
1、循序渐进,逐步调整行业税率。针对交通运输和物流辅助行业的实际税负增长较快,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从原来3%的税负先调整至6%,给予企业一个过渡的空间,等企业逐步调整经营方式,又用稳定充足的进销项来源后再调整至11%的税率,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主要以人力成本为主,可以采取较低的税率,稳定行业发展。同时,适当放宽进项税的抵扣范围,减轻企业压力。
2、优化返税补贴优惠政策。为顺利开展“营改增”相关工作,应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明确在一年(或固定时期)内相关政策不变。对于税负压力较大或暂时无法寻找充足抵扣来源的行业,可以延长补贴时间周期,打消企业顾虑,合理安排企业运营资金,逐步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度过改革期。
3、简化补贴流程。针对从事多种行业的企业,采取折中方法,让企业选择一个相对符合自身实际的税率,避免出现不同税率。对于大面额的发票申请,放宽至一年申请一次。对于允许抵扣但手续复杂的特种发票,允许企业上报申请,一年内直接进行抵扣,第二年如有需要或变动,另行申请,年内有效。对企业反响较大的退税时间过长,政府应主动缩短退税时间,明确多少工作日内退税到位,减轻企业运营压力。
4、及时构建政企沟通平台。一是政府主动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宣传和指导。二是借助网络平台,及时公布“营改增”具体细则和各类政策,并在平台上细化解释各类工作流程,给企业查询的平台(税务局网站已开通)。三是企业应主动登录网站平台,掌握政策实施细则,将实施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反馈给政府,真正做到政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