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因素助推青浦区工业快速增长(2010-4-14)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10.04.14
七大因素助推青浦区工业快速增长
索取号:QC5301000-2010-019 发布日期:2010-4-14
今年以来,青浦区工业经济承接上一年回升良好态势,继续向好发展。一季度,全区工业实现产值34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7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9%,占全区工业总量80.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8个百分点。初步分析七大因素助推全区工业快速增长。
一、三资企业总量独占鳌头,拉动全区工业增长19.2个百分点。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一季度我区三资企业实现产值186.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量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为53.9%,为各经济类型之首,比上年同期增长37.6%,高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增长19.2个百分点;其他依次是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40.7亿元、国有集体企业实现产值18.6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产值总量40.7%和5.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1%、37.8%(见下图)。

二、各地区产值全面增长,青浦工业园区首屈一指。分地区产值来看,一季度全区十一个地区产值全面增长,其中青浦工业园区实现产值1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7%,高于全区工业增幅9.3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3%;华新镇和白鹤镇对全区工业增长贡献率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别贡献14.8%和6.3%(见下表)。
一季度分地区产值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
年度指导性计 划 |
一季度 实际完成 |
比上年 同期增长 (%) |
对全区产值 增长贡献率 (%) |
完成计划(%) |
全区总计 |
1528 |
345.7 |
30.4 |
100.0 |
22.6 |
# 夏阳街道 |
20 |
5.1 |
54.3 |
2.2 |
25.5 |
盈浦街道 |
13 |
2.7 |
22.2 |
0.6 |
20.6 |
工业园区 |
665 |
150.5 |
39.7 |
53.0 |
22.6 |
赵 巷 |
55 |
12.9 |
23.9 |
3.1 |
23.5 |
徐 泾 |
146 |
33.2 |
9.7 |
3.6 |
22.8 |
华 新 |
216 |
52.0 |
29.8 |
14.8 |
24.1 |
重 固 |
41 |
9.9 |
9.2 |
1.0 |
24.1 |
白 鹤 鹤 |
84 |
19.0 |
36.8 |
6.3 |
22.7 |
朱 家 角 |
110 |
22.4 |
24.3 |
5.4 |
20.4 |
练 塘 |
90 |
20.3 |
20.9 |
4.3 |
22.6 |
金 泽 泽 |
69 |
13.5 |
17.6 |
2.5 |
19.6 |
三、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显现,精密机电、信息电子行业快速上升。2010年以来,我区“4+1”主导产业进一步复苏,其回暖速度明显快于全区工业,一季度实现产值14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9%,增幅高于全区规模工业5个百分点(见下图)。其中精密机电和信息电子实现产值75.8亿元、28.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共拉动主导产业增长37.9个百分点;从我区“4+1”主导产业所占比重上看,一季度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1.8%,较之于金融危机时期的最低点48.2%,回升了3.6个百分点,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区主导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四、工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各工业园区比翼齐飞。一季度“1+2”工业园区及其原白鹤、朱家角工业园区共实现产值19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2%,高于全区规模工业4.3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68.5%,比上年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27.4个百分点。除青浦工业园区增幅36%略低于规模工业外,其余各地工业园区增幅均超过规模工业,其中白鹤镇工业园区增长逾一倍,练塘镇工业园区增长71.3%、朱家角镇工业园区增长49.3%、徐泾镇和华新镇工业园区增幅均在40%以上(见下表)。
一季度“1+2”等工业园区产值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
一季度 |
去年同期 |
比上年 同期增长 (%) |
增幅与全区规模工业 比增减 (百分点) |
占规模比重(%) |
合 计 |
191.8 |
135.8 |
41.2 |
4.3 |
68.5 |
朱 家 角 |
9.0 |
6.0 |
49.3 |
12.4 |
53.3 |
练 塘 |
9.6 |
5.6 |
71.3 |
34.4 |
70.6 |
徐 泾 |
17.3 |
12.2 |
42.3 |
5.4 |
57.5 |
华 新 |
9.2 |
6.5 |
41.3 |
4.4 |
23.1 |
白 鹤 |
9.6 |
4.7 |
103.3 |
66.4 |
71.8 |
工业园区 |
137.1 |
100.8 |
36.0 |
-0.9 |
49.0 |
五、逾八成行业生产有所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十大行业领衔全区排行榜。分行业看,在全区3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占全区行业数总量逾八成。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无论是行业产值总量还是增量均居首位,一季度实现产值43亿元,净增产值17.4亿元;其次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值20.5亿元,净增7.4亿元;再者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29.6亿元,净增7亿元;以后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共实现产值200.7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产值59.8亿元,增长42.4%,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29.3个百分点(见下表)。
一季度产值净增前十位行业情况
单位:亿元
排名 |
行 业 |
一季度 |
与去年同期比 |
拉动规模工业增长 (百分点) |
|
净增 |
增幅(%) |
||||
|
十大行业合计 |
200.7 |
59.8 |
42.4 |
29.3 |
1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43.0 |
17.4 |
68.0 |
8.5 |
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
20.5 |
7.4 |
56.0 |
3.6 |
3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29.6 |
7.1 |
31.5 |
3.5 |
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2.8 |
5.2 |
68.5 |
2.5 |
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1.8 |
4.8 |
28.0 |
2.3 |
6 |
塑料制品业 |
13.5 |
4.6 |
51.9 |
2.3 |
7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25.4 |
4.4 |
20.9 |
2.1 |
8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1.4 |
3.5 |
43.5 |
1.7 |
9 |
金属制品业 |
15.8 |
3.0 |
23.1 |
1.4 |
1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9 |
2.5 |
58.3 |
1.2 |
六、工业出口回春还暖,金融危机阴影逐步淡化。金融危机以后我区出口交货值急剧下滑,去年全线下降,今年以来逐步走出危机阴影,在经历一年的持续下跌以后,逆转上行,并呈两位数增长(见下图)。一季度全区规模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增幅比去年12月份提高了39.7个百分点,回升速度快于全区规模工业生产。

分行业看,在全区27个工业出口大类行业中,有18个行业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占比66.7%。一季度有五大行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净增亿元以上,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4.8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7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4亿元)和塑料制品业(1.3亿元),五行业共净增出口交货值11.6亿元,拉动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0个百分点。
七、六成以上企业实现增长,新大洲本田等16家企业成为全区工业增长的领头羊。从各规模企业实现产值情况来看,一季度工业产值实现增长的企业有1005家,占全区规模企业总量63.9%,共实现产值2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1.4个百分点。其中增产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6户,共实现产值59.2亿元,增产29.4亿元,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14.1个百分点,引领了全区工业的增长。位居前三甲的是华新镇的新大洲本田摩托车有限公司、徐泾镇的星科金朋(上海)有限公司和青浦工业园区尤妮佳生活用品(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净增产值4.2亿元、3.1亿元和2.9亿元。
增产5千-1亿元的企业有12户,增产8.4亿元;增产3-5千万的企业34户,增产12.7亿元;增产1-2千万的企业100户,增产15.9亿元(见下表)。
一季度规模企业增产情况 |
|||||
|
|
|
|
单位:个、亿元 |
|
按增产值分段 |
单位数 |
1-3月 |
增减绝对值 |
同 比 增 幅 (%) |
拉动规模 工业增长 (百分点) |
增产企业合计 |
1004 |
228.5 |
86.5 |
61.0 |
41.4 |
1亿元以上 |
16 |
59.2 |
29.4 |
98.7 |
14.1 |
5千万-1亿元 |
12 |
17.9 |
8.4 |
88.9 |
4.0 |
3-5千万 |
34 |
32.4 |
12.7 |
64.5 |
6.1 |
1-2千万 |
100 |
46.2 |
15.9 |
52.4 |
7.6 |
0-1千万 |
842 |
72.8 |
20.1 |
38.3 |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