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与市文化和旅游局签订支持青浦新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请示

QB73020002021017

主动公开

青文旅〔2021〕24号

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03.31

青浦区人民政府:

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大新城是“十四五”时期上海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新城高水平建设要“打到外线去,开辟新战场”,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关于“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将文化品牌作为新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新城的文化实力和魅力”。

为了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十四五”时期上海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市、区两级文化资源集聚和协同,更好地引导各新城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彰显独特的文化实力和魅力,市文旅局计划与各区签订市级支持各大新城文化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奉贤和嘉定两区已经完成签约。

根据市文旅局工作安排,区文旅局正着手准备青浦区与市文旅局签约工作,旨在通过本次签约,充分发挥文旅赋能效应,整合市区两级文旅资源,共同打响“江南水乡生态之城”的青浦城市品牌,合力推进青浦新城打造成为一站式文旅休闲服务综合体和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样。

4月,本市古镇能级提升现场会将在朱家角举办。与市文旅局的签约仪式拟作为本次古镇能级提升现场会一项议程同时举办。

现将有关签约工作安排及代拟协议文本提请区政府审议。

以上妥否,请批示。


附件:1.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人民政府——赋能江南水乡  打造生态之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审议稿)

          2.法律审核意见



                                                                                                             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3月31日

(联系人:徐云杰;联系电话:021-59721952。)



附件1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人民政府

赋能江南水乡打造生态之城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审议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比学赶超”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五大新城”承接主城核心功能,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青浦区人民政府商定开展战略合作,坚持文化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并举,以文塑城、以城彰文,充分发挥文旅赋能效应,共同打响“江南水乡生态之城”的青浦城市品牌,合力推进青浦新城打造成为一站式文旅休闲服务综合体和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样板。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如下: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在进博会永久举办地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青浦新城建设将锁定“江南风、水乡情、宜居城”九字方针,以“融入全球网络的长三角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发展目标,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青浦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配置、加快重大文旅项目落地、优化文旅产业结构、打造特色文旅活动品牌,着力构建都市文化功能核心区,整体提升青浦新城文化设施能级和城市品位,不断承接上海全球城市功能溢出效应,将青浦新城建设成为带动环淀山湖范围、辐射长三角区域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上海未来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动机。

二、主要任务

(一)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激活文旅先行核心动能

1.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文化枢纽打造能级。围绕“进博会永久举办地”定位,指导青浦文旅行业不断强化住宿接待能力、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强化旅游消费承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完善系统公共服务,提升青浦城市品位和服务能级,切实擦亮“进博会永久举办地”这一闪亮的城市金字名片。

2.深化一体化文旅合作。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文旅先行示范区创建,打造江南庭院、水乡客厅。立足“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定位,优化一体化先行区内文旅综合协调机制,共谋文化事业联动和文旅产业发展。统一示范区公共文旅服务体系标准,推出区域文旅联合品牌完善公共文旅惠民合作一体化机制。

3.实现文旅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将青浦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宜居环境,以“艺术振兴乡村”为路径,不断深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白鹤草莓节”、“练塘茭白节”等乡村文化节庆能级;结合乡村振兴策划考古、研古、赏古游产品;在古镇古遗址等点位强化文化元素植入,实现文化名镇名街名村文旅业态提升,打造网红打卡点;支持民宿产业发展。

(二)实施精品文旅工程,推动全域产业转型升级

4.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着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青浦旅游发展布局及旅游产品结构,支持青浦立足特有的江南文化、水乡风情、历史遗存及革命记忆,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推动青浦高品质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切实发挥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5.推动文旅产业能级提升。支持青浦打造以百老汇项目、长三角演艺中心为代表的文化演艺新地标,推动以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为载体的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发展以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为重点的电竞生态资源聚合产业基地,构建以国家会展中心和赵巷商业商务区为核心的会商旅文融合产业集群、以青西三古镇为引擎的江南水乡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

6.加快文旅智慧平台建设。支持青浦文化旅游智慧化发展,打通市、区文旅信息、咨询、投诉、消费等数据,进一步推动文化场馆、旅游场景、文旅消费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将青浦全部文化因子融入到“全域旅游”的发展氛围中,为游客提供贴身且多样的一站式服务,为政府实现一网式的产业监测,促进青浦旅游和文化向高端化、精品化的“全域旅游”和“青浦名片”的方向发展。

(三)聚焦特色基因挖掘,提升文旅公共服务能级

7.加快区域文旅功能聚集。支持一批具有较高能级、较大体量的功能性重点文旅设施项目落地。指导青浦联合环淀山湖周边地区联合打造环淀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古镇业态能级提升,指导朱家角古镇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全力支持朱家角古镇国家AAAAA级景区和其它旅游企业的等级创建工作、青西三镇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8.打造文旅活动特色品牌。推动青浦文旅资源整合,策划“青”彩四季特色旅游产品,推出青浦特色文创宣传品。助力淀山湖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购物节等区级节庆品牌提档升级,举办“江南灯彩荟”“江南民歌荟”“非遗嘉年华”等一批具有长三角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旅节庆品牌活动。以虹馆、水乐堂、课植园牡丹亭为代表,营造传统与现代相遇、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的演艺文化高地。提升青溪园知道书院名人馆运营,以“江南文化”为主题举办文化讲学、论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

9.推动精品群文艺术创作。开展各类文艺培训活动,开发文艺创作人才,提升青浦艺术创作水平。健全文艺创作激励和保障机制,促进文艺创作从偏重数量转变为偏重质量。合力创新文艺创作与展示平台,建立类型多样、涵盖面广、多种艺术形式适用的文艺作品推广机制。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等重大题材,指导青浦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及系列展示展演展播活动。

10.打造上海古文化走廊。研究、提炼崧泽、福泉山、青龙镇三个古文化遗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以三大遗址为核心,以通波塘为轴线,打造上海古文化走廊,体现“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历史”。指导尽快完成各古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发布,加强青龙镇、福泉山考古工作站建设,对青龙镇遗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保护和申遗开展指导。

三、工作机制

双方成立全面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明确市、区合作的工作重点和阶段性目标,统筹协调各类重大战略合作事项及相关政策,促进双方交流合作。

双方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协商、部门处室深化合作的共商协调机制,形成例会制度,定期沟通研究推进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的重大项目、行动方案、支持政策等。

双方构建文化场馆共建、展览展示共办、公共服务共享、文旅活动共推、人才队伍共育五大工作机制,不断促进合作共建的长效化、常态化。

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签署人:                                                                                  签署人:

盖章:                                                                                     盖章:

                                                                                               2021年  月  日



附件2


法律审核意见.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