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龙塔 2020-07-20

  青龙塔副本.jpg

青龙塔位于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部西南侧,是唐代报德寺建筑群一部分,始建于唐长庆年间(821—854),宋、元、明多次修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赐名吉云禅寺塔,俗称青龙塔。

   青龙塔为砖木结构,塔身砖砌,平面八角形,直径6.6米,开四门,逐层转换。共有七层,原高41.5米,因台风吹倒青龙塔塔刹,现残高29.9米。每层置腰檐,砖砌斗拱,出挑木构件平座栏杆。内壁平面方形,逐层内收并旋转45°。青龙塔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青龙镇留存不多的历史建筑,也是当时海船驶向青龙港的航行标志,196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塔修建历史

唐长庆年间(821——824),青龙塔初建。宋庆历年间(1041——1048),寺塔修葺。元大德三年(1299)、致和元年(1328)、至正三年(1343),水利专家、画家任仁发祖孙三代相继出资修葺。明崇祯十七年(1644),寺塔修葺。1992年,建筑纠偏专家曹时中主持青龙塔倾斜纠偏工程,对倾斜的塔身进行纠偏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