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水务局关于2021年水利行业长效管理(镇级)年度考核的通报
QB9301000-2022-029
主动公开
青水〔2022〕48号
上海市青浦区水务局
2022.06.24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提升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效能,青浦区水务局组织检查工作小组,结合区级巡查,每月对每个街镇抽取至少1个行政村(居委)开展中小河道、镇管水利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工作的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区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相关专项检查和年度考核。现将本年度检查情况和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检查整改情况
(一)检查数量
2021年对全区11个街镇开展了包括重要道路两侧河道养护、镇管水利设施汛前汛后养护、农污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淤泥清理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共检查水利长效管理设施3224处,详见下表:
2021年青浦区镇管水利行业长效管理检查数量统计表
(二)整改情况
2021年共下发长效整改单171865张,各街镇整改情况详见下表:
2021年青浦区镇管水利行业长效管理检查整改单数量统计表
注:中小河道整改情况以当月核查情况为准。
(三)考核结果
根据全区11个街镇全年度镇管水利行业长效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现场检查情况、台账检查情况以及问题整改情况等,考核组按照相关考核办法要求进行综合评分,其中中小河道的养护成效考核项、镇管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考核项、农污设施的管理成效和水质监测考核项直接反映了市场化养护单位的工作成效。全年考核结果如下:
2021年镇管水利行业长效管理检查年度考核评分表
注:中小河道、镇管水利设施、农污设施三个条线年度考核详细评分详见附件。
二、管养成效评价
(一)总体情况
本年度通过开展持续常态检查及专项检查,检查机制更加成熟,各街镇及相关部门配合更加默契,水利长效管理成效提升明显。
1.中小河道管理养护
一是落实长效管护。2021年各街镇持续推进镇村级河湖长效养护,结合河长制、湖长制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强化河湖监管,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实施办法要求落实常态保洁养护到位,同时结合市、区各级检查、巡查等,不断解决存量问题,控制新增问题,全年累计处置涉河轻微问题17.96万个,有效保障全区河湖环境面貌。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按照重点工作挂图作战任务安排,2021年累计开展11轮集中养护和专项整治,包括2轮清漂、2轮陆域保洁、2轮绿化养护和5轮水生植物专项整治等,各街镇积极组织养护力量开展集中整治,全年累计整改问题8042处、清理水域面积53.39万平米,涉及河道4045条次。在进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各街镇通过加大保洁养护力度、提升保洁养护频次,持续保障虹桥商务区及主干道路周边、省界水域等重点区域河湖环境,有力保障第四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
三是做好星级创建。2021年,各街镇通过自检申报、环境提升、资料归档、宣传发动等措施,累计申创一星级河道14条、二星级河道7条。经检查验收,21条河道均创建成功,成为养护管理的新亮点。
2.镇管水利设施运行维护
一是完成日常管理工作。养护维修方面,镇管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突出抓好汛前、汛后养护成效,严控维修进度与质量,保障设施设备运行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面,运行人员基本落实持证上岗,设施运行更加规范、专业、高效。闸容闸貌方面,进一步推进闸区封闭管理,明确水闸管理范围,杜绝各类侵占闸区、违章搭建、乱堆乱放现象,闸区面貌明显提升。安全管理方面,持续开展各类隐患排查和整改,水闸安全运行得到有力保障。
二是提升市场化运行水平。各街镇开展两轮在岗运行人员持证情况自查,严格落实运行人员培训工作,全年累计组织328人次参加操作技能培训。按照《青浦区水闸长效管理办法》(试行)、《青浦区水闸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各街镇加强了对镇管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行的监管力度,设施运行安全稳定。督促各运行单位严格落实水资源调度方案,及时响应防汛调度指令,预降到位、排涝及时,有效保障了防汛安全。
三是开展行业文明创建。相关街镇以探索、推动水闸风貌改造试点为特色,积极开展星级文明窗口创建。2021年度共申创12个星级文明窗口,夏阳、华新、朱家角完成三个圩区的风貌提升试点。各星级文明窗口、风貌改造试点涉及的圩区水闸进一步提高了维护标准,加强运行管理,提升闸容闸貌,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养护
一是强化长效机制。2021年以来,各街镇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量、水质运行记录的通知》《2021年青浦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水质区级监督性监测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置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落实常态水量水质记录、污泥检测处置、出水水质监测等,长效管护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是落实管护举措。根据全年重点工作安排,1-12月检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96座次,管网检测主干管35.5公里、支连管5000条段,共下发1863整改单。各街镇通过强化专业设备(如CCTV、QV)和专业技术人员投入,积极落实管养措施,全年共完成整改回复1832张,管养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打造样板站点。重固镇、香花桥街道等从强化人员设备、安全措施、运维管理以及规范巡检记录等方面着手,紧扣水质达标和规范化运维,率先打造了旺塔泾、前民、听基等样板站,接待各级参观交流近百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污水系统管理养护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
通过本年度镇管水利行业现场检查和整改落实情况的分析,目前各街镇镇管水利行业长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小河道管理养护
一是养护保洁有待加强。2021年各街镇通过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加强保洁养护,河湖环境面貌得到有力保障,但在个别支河、凹荡等死角盲区,还存在养护保洁不到位的现象,河湖管护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问题整改有待提升。在全市“周暗访、月通报、季约谈、年考核”的高标准、严要求下,2021年各街镇对市、区两级巡查以及各级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反馈情况有明显提升,但个别街镇整改情况仍不理想,仍存在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现象,影响全区整改成效。
三是台账整理有待规范。台账资料是记录日常养护保洁工作的过程资料,也是各级检查、考核必查内容,从年终考核情况来看,个别街镇对于台账资料整理归档仍然不够重视,资料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
2.镇管水利设施运行维护
一是设施运行维护水平仍需提高。检查中发现,部分设施仍存在养护死角,如液压设备、拦污栅等养护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设施仍存在闸区未封闭、闸区范围被侵占、电气线路不规范、安全防护要素缺乏等现象,增加了日常管理难度,也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运行人员技能水平仍需提高。目前全区镇管水利设施已全面实现市场化运行管理,运行人员基本实现持证上岗,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运行人员年龄逐步偏大等问题客观存在,运行人员更替和技能水平提高需持续推进,同时,需进一步提高运行人员安全意识,落实现场操作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三是台账整理归档水平仍需提高。运行单位台账方面,对重点设备和区域日常巡检、记录还要进一步规范加强,养护维修台账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及时记录、汇总,运行操作过程要按照运行台账要求做好记录。监理单位台账方面,对日常巡查过程及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及时下发整改单并督促运行养护单位整改。管理单位也要进一步履行好监管职责,客观、实际反映管理过程中的工作。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养护
一是管护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目前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监管措施较为得力,但个别街镇仍然存在管养制度落实不到位情况,对养护单位考核、通报、扣罚等制度落实不彻底,一定程度影响管养成效。
二是运维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区级两次全覆盖水质监督监测情况来看,部分处理站出水水质不够稳定;从每月现场检查来看,部分处理站站容站貌较差,需加强维修养护,进一步提升处理站养护成效。
三是问题整改有待进一步加强,2021年各街镇针对各级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反馈率明显提升,但部分街镇仍存在整改不及时、不到位情况。另外,部分街镇对出水水质超标站点的整改方案针对性不强,存在反复超标现象。
三、相关工作建议
针对镇管水利行业长效管理检查发现的问题,2022年将继续深化检查形式与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长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中小河道管理养护
一是加强河湖长效管护。目前全区河湖养护工作总体较好,河湖环境面貌逐年改善,下阶段各街镇要重点加强省界水域、支河、凹荡等偏僻角落的保洁养护,扫除管护盲区死角,保障全区河湖环境面貌。
二是加大问题处置力度。对于涉河问题处置不及时、整改不到位等情况,各街镇要认真总结分析,充分依托河长制平台,协调村居委、养护单位等共同参与,及时、有效完成整改。此外,对于市级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按照市级要求,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处置反馈并上传系统,确保全区管护成效。
三是规范台账资料整理。各街镇要进一步加强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尤其督促养护单位在常态养护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规范记录,按照考核要求分类梳理,形成完善的河湖管护档案。
(二)镇管水利设施运行维护
一是压实管理主体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各街镇镇管水利设施主管单位或部门,要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明确考核标准和管理目标,继续加强对镇管水利设施运行维护工作进度、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做到养护不留死角,维修及时到位,运行安全可控。
二是加强运行管理,彰显社会效益。严格按照方案落实好运行调度工作,保障防汛安全,加强畅流活水,助力水环境面貌改善。加强水闸内部管理,完善安全防护要素,保持环境整洁,提升闸容闸貌。加强在岗运行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运行人员技能水平。
三是积极落实整改回复,巩固整改成效。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要求,进一步加强水闸安全运行检查力度,加强自查自纠。同时,针对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反馈整改成果。对发现的问题提高重视程度,举一反三,避免重复出现,真正发挥督查督促的成效。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养护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管护制度。各街镇应进一步加强农污设施长效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要求,落实常态检查、考核、通报、扣罚等制度,倒逼养护单位加大养护力度,加强问题整改,提升管养成效。
二是深化“站网分离”养护模式。建议由专业化单位分别负责处理站和管网养护,落实水质检测要求,加强对进水水质和处理过程各项运行指标的监测,确保农污设施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达标率。
三是推动农污设施精细化管理。各街镇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年度管理养护计划和长效管理措施,同时根据市水务局《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运行维护规范化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运维模式。
特此通报。
附件:1.2021年度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年终考核评分汇总表
2.2021年度镇管水利设施长效管理考核评分汇总表
3.2021年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考核汇总表
上海市青浦区水务局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