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中小学生伤害调查的通知
QG8302000-2015-020
主动公开
青卫计预防〔2015〕29号
青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09.15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博文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小学(青湖校区)、朱家角中学:
为掌握本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食品污染物以及健康状况、伤害发生流行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该人群营养状况、食品污染物、伤害发生流行与各种相关疾病的关系,提出有针对性地干预对策和控制措施,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人群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文件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1〕24 号)、原卫生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的通知》(卫疾控发〔2012〕34 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制定的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 年)的通知》(沪府办〔2000〕40 号)等要求,市卫生计生委、市教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上海市中小学生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调查的通知》,在全市抽取中小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和伤害调查,其中我区博文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小学(青湖校区)、朱家角中学被抽中为监测学校。为做好我区中小学生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伤害调查,区卫生计生委、区教育局联合制定了《青浦区中小学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一下工作要求,请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膳食营养因素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改善膳食、合理营养是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伤害的发生也非不可避免,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区卫生计生委和区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和调查组,全面负责我区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饮食习惯、行为生活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调查点学校要从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儿童青少年人群山石与健康状况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辖区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行政管理,保障监测工作及伤害调查工作必需的人、财和物,确保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二、各司其职,强化工作协调配合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要求,明确并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司其职。同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管理下,建立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及时协调解决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得到落实。
三、指导督导,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区疾控中心作为全区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相关培训,加大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确保工作质量。区卫生计生委、区教育局将根据我区调查进度和情况,加强对工作进度、质量和效果的督导,确保调查有序推进。
附件:青浦区中小学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方案
青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9月11日
青浦区中小学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及伤害调查工作方案
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了解国情、国力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膳食不仅可以保证其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也为成人时期乃至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伤害的发生也非不可避免,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为掌握本市中小学生膳食营养、食品污染物以及健康状况、伤害发生流行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该人群营养状况、食品污染物、伤害发生流行与各种相关疾病的关系,提出有针对性地干预对策和控制措施,根根《关于开展上海市中小学膳食与健康状况
监测、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调查的通知》(沪卫计疾控〔2015〕19 号)要求,现制定本区监测工作方案。
一、监测目的
1、掌握本区中小学生的食物消费现状、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2、掌握本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素摄入现状、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3、掌握本区中小学生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暴露现状、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4、掌握本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
5、探索本区中小学生膳食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二、监测范围与对象
依据上海市监测方案抽样要求,我区4 所学校被抽中为监测学校,见下表:
街道(乡镇) | 学校 | 性质 | 编号 |
香花桥街道 | 博文学校 | 初中 | 38 |
盈浦街道 | 青浦区实验小学 | 小学 | 39 |
夏阳街道 | 青浦区实验小学(青湖校区) | 小学 | 40 |
朱家角镇 | 朱家角中学 | 高中 | 41 |
三、内容与方法
(一) 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采用电子面访系统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身体活动、伤害发生状况三部分内容,分别录入《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身体活动调查问卷》和《上海市学生伤害流行状况调查问卷》。询问调查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校或入户开展面对面询问调查以及问卷自填。
(二) 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包括连续3 天24 小时膳食询问调查(在家和在校)、家庭调味品称重调查、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调味品称重调查、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膳食信息询问表和食物频率法问卷调查。
1、连续3 天24 小时膳食询问调查(在家):对调查对象采用询问调查的方式,让被调查者回忆调查前24 小时内的进食情况,记录在家和在外吃的所有食物(在校吃的食物除外),包括主食、副食、饮用水、零食、水果、酒、饮料等,连续3 天入户询问进食情况,同时记录营养素补充剂的消费情况,以获得个体每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12 岁以下儿童可由家长或主要看护人协助完成。
2、连续3 天24 小时膳食询问调查(在校):调查人员在被调查者餐后收集调查对象剩余的食物进行称重,记录在校吃的所有食物,包括主食、副食、饮用水等。
3、调味品称重调查:采用称重法调查家庭/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三天内各种食用油、盐、味精等主要调味品详细的消费量,同时记录用餐人次数。调味品称重调查时间应与学生连续3 天24 小时膳食询问调查调查时间保持对应与同步。
4、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膳食信息询问表:此表用于询问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高年资工作人员,应由调查员询问并配合工作人员共同完成。调查人员记录/称重学生在校就餐餐次、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供给食物的生重和熟重及每份食物的熟重。此表调查时间应与学生连续3 天24 小时膳食询问调查(在校)调查时间保持对应与同步,还应保证每天进行询问的调查员与食堂工作人员不能更换,以控制误差。
5、食物频率法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在过去3 个月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以获得个体食物消费模式等信息。
(三) 食品实验室检测
1、检测烹饪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其他主要营养素、微量元素等。
2、检测调查对象消费的烹饪后食物中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物质。
(四)医学体检及生物样品实验室检测
学生医学体检设在学校中进行,体检场所要求至少3 个房间,分别用于抽血、分血、男女体检。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标准方法集中进行测量身高、血压、腰臀围、体重和体成分等,并填写《医学体检表》。
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8ml、尿液50ml。血液样本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高敏C 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尿液样本用于后续检测金属离子。
四、组织实施
(一)领导小组
组长:胡炯、江雪元
副组长:徐瑞芳
成员:郭晓虎、金朝林、赵锦江、沈雷、张雅芳、唐卫琴、陈忠辉、顾志辉、张军、朱庆云、顾青、肖峰、曹红、蒋伟勇、吴建新、徐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如下:
主任:徐瑞芳
副主任:赵锦江、郭晓虎、金朝林
成员:高红梅、郁晞、田建国、沈玉根、钱春芳、刘红卫、马春来、张丽红、左小华、戴海辉、徐渊辉、曹红、吴冬梅、王琦、唐贇
(二)监测工作组
组长:赵锦江
副组长:高红梅
质控人员:杨洋、马英、朱忆闻、何丽云
成员:由区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人员组成,学校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调10 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抽调2 人,疾控中心抽调20 人,共计64 人。负责入户入校调查与现场体检等工作,工作组分为3 个小组,具体如下:
1、调查组
调查组成员由区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约需36 人,2 人一组,承担入户入校询问调查和膳食调查。
2、体检组
社区人员组成,至少需要12 人(身高测量1 人、体重和体成分测量2人、腰臀围测量2 人、血压测量2 人、辅助1 人)疾控抽调4 人在体检现场辅助(包括收发体检表发放礼品2 人、样品运转2 人)。
3、检测组
社区人员6 人,负责采血、分血、采尿及尿液检测。
(三)部门职责
1、区卫生计生委
负责项目开展的领导和管理。组织督促项目的开展,组织检查和评估项目的进度、质量与效果。
2、区教育局
配合区卫生计生委做好项目开展的协调工作。
3、区疾控中心
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组建监测工作组;制定监测工作实施计划;负责辖区内调查人员二级培训、督导及质量控制;按规定向市疾控中心交送生物样品;负责本辖区监测数据管理及上报;负责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学校。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按照要求落实调查人员,在区疾控中心的安排下开展现场调查工作。调查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参与工作。负责监测点组织管理、入户入校询问调查、膳食调查与医学体检。负责监测数据的整理与上报。
5、监测学校
负责本校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做好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动员,知情同意书发放与回收,做好监测所需的环境、物资和资料的准备。与监测工作组衔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本项目有关的咨询,协助调查人员进校、进学生家庭开展调查。负责提供本学校供餐的情况,配合有关膳食供应和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调查。负责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学生及家长。
6、学校供餐单位
配合项目组开展供餐单位情况和膳食供应方面的调查。
五、数据管理和结果反馈
按照统一的数据采集和工作手册要求,汇总本区所有监测学校的原始信息,区疾控中心负责进行数据整理、核查,将各部分调查数据合并导出,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完整的数据库进行逻辑核查、极端值核查以及缺项漏项核查等,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核实修订,及时将数据上传至市疾控中心数据库。区疾控中心负责将数据和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将结果反馈给调查对象,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六、质量管理与控制
区监测工作组按照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规范及方法,负责并配合市级项目工作组完成本区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各调查组要在区监测工作组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1、询问调查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中问卷询问调查部分采用现场录音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对象对于录音应有知情权,调查员在得到调查对象允许后方可进行录音;录音过程中调查员应尽量保证录音清晰易辨识,录音结束后应对音频资料妥善保管。录音监听人员应认真仔细,能反馈出所有录音中和问卷中不符的地方并做相应记录。原则要求问卷与录音相符率大于95%,并填写《问卷录音审核表》。
录音起始内容中必须包括:录音日期、时间、学校、调查对象名称和编码、调查问卷名称。为保证录音质量,录音应尽量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录音设备应尽量靠近被访者,录音应贯穿整个调查全过程。录音应尽可能的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其他人听到调查内容。调查员应对录音做妥善保存,以学校-年级-家庭编码文件夹做统一命名,以便易于和问卷关联识别。
2、问卷质量控制
伤害调查问卷:对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核查,抽取每所学校原始问卷的10%进行审核,包括漏项、逻辑错误及填写不清等,发现后及时与调查员核实并纠正,完成《伤害调查问卷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记录表》。
区级质控人员负责督导辖区内所有调查员入户问卷调查工作,旁听调查员调查过程,包括调查员是否为培训合格人员、问卷询问技术、问卷填写质量检查、及时向调查员提供咨询等。要求调查员对问卷理解正确、询问恰当、信息输入符合规范,并完成《问卷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记录表》。对所有监测对象在调查问卷完成后7 日内,对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核查,及时与调查员核实并纠正。审核后问卷误差率不超过3%。问卷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访问记录是否按要求填写,特别是一个调查对象全部结束后填报的项目是否有遗漏;
(2)是否准确地填写了个人编码;
(3)是否存在前后内容不一致的答案,是否有违反逻辑的错误存在。
区级质控人员负责保管调查用电脑、食物称等调查相关用具,督促工作组专人进行纸质问卷收集和保管,按照方案要求向项目组上交纸质调查问卷及上传面访系统调查问卷。及时填报《调查问卷完成情况统计表》。
3、膳食调查质量控制
对本辖区内所有调查员膳食调查第一天入户工作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家庭调味品购进量和废弃量称量及记录、三天膳食情况自我记录表的核对及膳食调查录入等,要求调查员称量操作合格、表达无误、估量有据。将质控结果记录在《入户膳食调查现场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记录表》。
对本辖区内所有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食堂调查第一天工作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用餐人数登记及食物称量等,要求调查员称量操作合格、表达无误。将质控结果记录在《食堂调查现场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记录表》。
对本辖区内所有学校学生在校集体就餐第一餐记录工作进行督导,督导内容为学生剩余量称重,要求调查员称量操作合格。将质控结果记录在《在校就餐调查现场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记录表》。
4、体格检查质量控制
使用统一的测量方法,所有测量员参加统一培训及考试,持合格证上岗。每一测量项目要配备2 名工作人员,便于纠正姿势、核对读数、防止差错。质控人员在调查开始前对所有体检用仪器进行计量检定。每天检查测量员的工作过程,每天审核体检表,对于填写不合理的数据要及时追查原因并纠正。
对监测学校,以随机方式按5%的比例抽取复测对形态指标进行复测以检验检测误差,填写《学生体检现场质控表》。质控人员在计算检测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指标发生率同时,还应注意统计哪些指标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的次数最多,以便提请有关检测人员和检测负责人注意,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
七、进度安排
2015年9月6-18日 | 工作方案的制定;学校信息摸底,确定调查班级及调查对象;部分物质准备;成立现场调查组;学校的组织发动;知情同意;调查人员培训。 |
2015年9月21-22日 | 项目启动。 |
2015年9月23日-11月7日 | 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数据提交。 |
2015年12月-2016年2月 | 数据汇总;结果反馈;项目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