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加强小区宠物与流浪动物管理提案的建议及答复

主动公开

青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9.06.05

 

    背景和问题
    201810月,宁波高新区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因邻居家的狗叫影响睡眠质量,多次交涉未果,遂杀害邻居全家。该命案在互联网传播后,广大网友纷纷叫好。无论是命案发生原因,还是网友的反应,都充分说明:小区宠物、流浪动物扰民问题确实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关于小区宠物狗、流浪动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分析
    1、缺少相应的惩罚机制。宠物狗主人不牵绳子便出来遛狗;宠物狗不办证;宠物狗伤人事件日益增多;有些人家养狗数量较多,甚至三四条小狗等等,虽然这些问题显而易见,但是养狗主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
    2、破坏小区的环境卫生。宠物狗随意大小便的情况非常明显,流浪动物更不用说,他们在小区里肆无忌惮的到处乱窜,破坏绿化,制造垃圾,粪便泛滥,严重破坏小区的环境卫生。
    3、干扰居民的正常作息。小区半夜经常传来“汪汪”的犬吠声,由于犬吠声的声音很大,往往使人无法安然入睡,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特别是到初春时节,小区里的流浪猫,整晚整晚不停的啼叫,严重干扰居民正常休息。
    4、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由于有些宠物狗不及时办理相应证件,也不打疫苗,传染疾病的几率非常高;流浪动物更为甚之,这些流浪动物在小区内随意乱窜,以垃圾为食,非常容易传播各种疾病,如果患有狂犬病,非常容易攻击人,不仅带来环境问题,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宠物狗饲养者加强对宠物的管理,及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不得随意乱放,必须拴绳子有主人领着,不能使之成为流浪狗,造成社会危害。
    2、加强管理,制定出详细的家庭养宠物的细则,并且出台严格的惩罚措施,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的情况,必须将法律措施落实到位,通过不同程度的惩罚给予处分;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展开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给予惩罚。
    3、限制数量。每户人家养狗数量不得多于一只,在领养当天必须要进行登记,严格控制数量。
    4、司法介入。一旦发生宠物伤人事件,司法、公安等机关必须要介入,不仅要追究养宠物者的经济责任,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小区管理部门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议上提出的第090号提案《关于加强小区宠物与流浪动物管理的提案》的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狂犬疫苗管理。参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规要求,制定相关的疫苗招标遴选方案、疫苗及冷链管理工作规章制度,落实各方责任、规范实施开展疫苗管理工作。20174月开始在我市疫苗采购均通过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GPO,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采购,并委托国药控股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市级统一招标)开展疫苗仓储、配送、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服务,无其它渠道来源。接种单位接收疫苗时主动核实疫苗运输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核实疫苗信息包括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数量、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全区疫苗存储冰箱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一天两次手动测温并记录,同时采用了温度自动监控系统。
二是加强犬伤门诊管理。按《上海市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要求》,我区指定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犬伤处置门诊开展犬伤暴露处置及疫苗注射工作,须在本单位内完成疫苗接种,禁止接种非本单位供货、服务对象自带的疫苗,疫苗“日清月结”,疫苗出入库记录及其内容完整,疫苗账物相符。
三是加强防治宣传。每年9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为进一步加强本区的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市民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理解重视,区卫计委指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联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狂犬病主题的宣传活动。
 

 
办单位:青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